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 提要 序、跋 正語作詞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上聲

      使       

? ? ? ? ? ? ? ? ? ? ?

其它僻字:

?? ?? ?? ??

入聲作上聲
[音史] [音死] 

? ?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徵 支思韻 上聲 zhǐ 《玉篇》宮徵也?!稜栄拧め寴贰丰缰^之迭。
徵 庚青韻 陰平聲 zhēng 《說文》召也。從微省。??為徵,行于微而文達(dá)者,即徵之。

拼音:zhǐ  韻部:
〈名〉
  • 古代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的第四音。相當(dāng)于工尺譜上的“六”,現(xiàn)在簡譜上的“5”
    • 徵,五聲之一,弦用五十四絲,其聲清?!墩滞ā?/li>
  • 又如:徵羽(宮、商、角、徵、羽五聲音節(jié)中的后兩音)

拼音:zhēng  韻部:
  • 1. “”的繁體字。
  • 2. 召集。如:“徵兵”。《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zhàn)於涿鹿之野。”
  • 3. 責(zé)問、詢問。如:“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泵鳌ば旌胱妗缎煜伎瓦[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jù)云:為鳳田總府莊?!?/li>
  • 4. 驗證、證明?!墩撜Z·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li>
  • 5. 公開尋求、招請。如:“徵婚”、“徵文”、“誠徵女工”。
  • 6. 課取、收取。如:“徵稅”。《周禮·地官·閭師》:“以歲時徵野之貢賦。”《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li>
  • 7. 預(yù)兆、跡象。如:“吉徵”、“兇徵”?!妒酚洝ぞ硭摹ぶ鼙炯o(jì)》:“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li>
  • 8. 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
康熙字典古文:????????

  • 唐韻》陟陵切《集韻》《韻會》知陵切,??陟平聲。 (蒸韻)
  • 說文》召也。從微省。??爲(wèi)徵,行於微而文達(dá)者,卽徵之?!?a target='_blank'>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註》別異諸官,以備王之徵召?!吨苷Z》唯官是徵。
  • 又《廣韻》證也,明也。《書·洪範(fàn)》念用庶徵?!?a target='_blank'>左傳·昭三十年》且徵過也。《註》徵,明也。
  • 又《廣韻》成也?!?a target='_blank'>儀禮·士昏禮》納徵?!对]》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
  • 又問也?!?a target='_blank'>左傳·僖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 又?jǐn)恳??!?a target='_blank'>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妒琛烽値熱鐢堪倮飪?nèi)之賦貢。
  • 又求也。《史記·貨殖傳》物賤之徵貴。《註》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 又《爾雅·釋詁》徵,虛也。
  • 又姓?!?a target='_blank'>廣韻》吳太子率更令河南徵崇。
  • 又《集韻》持陵切,音懲。 (蒸韻)
  • 縣名?!?a target='_blank'>左傳·文十年》泰伯伐晉,取北徵?!兑袅x》今徵縣?!?a target='_blank'>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a target='_blank'>前漢·地理志》左馮翊有徵縣?!对]》卽今之澄城是也。
  • 又《廣韻》《集韻》《韻會》??陟里切,知上聲。 (紙韻)
  • 玉篇》宮徵也?!?a target='_blank'>爾雅·釋樂》徵謂之迭。《樂書》聲出於心,而齒合吻開,爲(wèi)之徵。徵,火也,其性烈而善燭。五音配夏。《禮·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又《樂記》徵爲(wèi)事。《疏》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以徵配事也?!讹L(fēng)俗通》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五行爲(wèi)火,五常爲(wèi)禮,五事爲(wèi)視。凡歸爲(wèi)事。
  • 又與懲通。《荀子·正論篇》凡??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來也。
  • 又與征通?!?a target='_blank'>史記·三王世家》非敎?zhǔn)坎坏脧尼纭?/li>
  • 又葉陟隆切,音中。 (東韻)
  • 《班固·靈臺詩》乃經(jīng)靈臺,靈臺旣崇。帝勤時登,爰考休徵。
説文解字  ?? 古文徵。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召也。召者、??也。周禮司市典祀注、鄉(xiāng)飮酒禮注、鄉(xiāng)射禮注皆曰。徵、召也。按徵者、證也。驗也。有證驗、斯有感召。有感召、而事以成。故士昏禮注、禮運注又曰。徵、成也。依文各解。義則相通。從壬。從微省。會意。微卽?也。陟陵切。六部。壬微爲(wèi)徵。嫌上文未顯。故又明之。已上九字各本譌奪不可讀。今補正。行於微而聞達(dá)者卽徵也。聞各本作文。今依韻會訂。又說壬微之意。言行於隱微而聞達(dá)挺箸於外。是乃感召之意也。

??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善也。從人士。會意。他鼎切。十一部。士、逗。事也。說從士之意。人各事其事、是善也。一曰象物出地挺生也。壬挺曡韻。此說象形。與前說別。上象挺出形。下當(dāng)是土字也。古土與士不甚可分如此。

宋代 徐鉉 徐鍇 注釋

臣鉉等曰:人在土上,壬然而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