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 提要 序、跋 正語作詞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繁體或異體字:喑瘖
拼音:yīn  韻部:侵、沁
〈動〉
    (形聲。從口,音聲。本義:小兒哭泣不止)
  • 同本義
    • 喑,謂兒泣不止曰喑?!墩f文》
  • 恚怒聲。相當(dāng)于“嗯”
    • 徐郎見言,大怒:“喑,我教你去捉太公,主將倒來取救兵!”——《武王伐紂平話》
  • 又如:喑啞叱咤(發(fā)怒喝叫聲);喑嗚叱(呵叱怒喝)
  • 緘默不語
  • 又如:喑氣(不吭聲;不說話);喑畏(畏懼不敢出言)
  • 因悲傷過度而哽咽,哭不出聲來 。如:喑嗚(悲咽);喑咽(悲傷哽咽)

〈形〉
  • 嗓子啞,不能出聲;失音
    • 遂稱風(fēng)疾,喑不能言。——《后漢書·袁閎傳》
    • 此譬猶瘖者而使為行人,聾者而使為樂師?!赌印?/li>
    • 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聾之指麾也?!妒酚洝?/li>
  • 又如:喑澀(沙啞干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