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18,分75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鼓翼
暮鼓
鼓旗
臘鼓
腰鼓
鼓浪
鼓笛
蛙鼓
衙鼓
天鼓
枹鼓
鼓噪
鼓院
歌鼓
津鼓
《國(guó)語辭典》:鼓翼  拼音:gǔ yì
振翅,鼓動(dòng)翅膀。如:「一聲槍響,鳥兒鼓翼而飛。」
分類:振翅
《漢語大詞典》:暮鼓
鼓樓晚間報(bào)時(shí)的鼓聲。 唐 王貞白 《長(zhǎng)安道》詩:“曉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 宋 歐陽修 《和丁寶臣游甘泉寺》:“城頭暮鼓休催客,更值橫江弄月歸。” 高云覽 《小城春秋》第十六章:“鼓樓上傳來暮鼓的聲音。”
《漢語大詞典》:鼓旗
鼓和旗。古代軍中用以指揮戰(zhàn)斗的工具。管子·輕重乙:“鼓旗未相望,眾少未相知,而 萊 人大遁。”史記·封禪書:“祠 蚩尤 ,釁鼓旗?!?span id="nxfvbw2" class="book">《宋史·禮志二四》:“分騎士數(shù)千為左右翼,節(jié)以鼓旗。”
《國(guó)語辭典》:臘鼓(臘鼓)  拼音:là gǔ
古人常在臘日或臘前一日擊鼓,以趕走不祥的疫鬼,祈求平安。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shí)記。十二月》:「諺言:『臘鼓鳴,春草生?!淮迦瞬艏?xì)腰鼓,戴胡公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沐浴轉(zhuǎn)除罪障?!?/div>
《國(guó)語辭典》:腰鼓  拼音:yāo gǔ
1.樂器名,打擊樂器。古今形制不同。隋唐以來用于胡樂,廣首細(xì)腰,掛在腰間,用兩手拍擊?,F(xiàn)在使用的腰鼓,則兩端小而中腰較粗,奏時(shí)用綢帶系鼓縛在舞者腰間,雙手各執(zhí)鼓槌交替擊奏。
2.一種舞蹈。腰間掛腰鼓,邊跳舞邊打擊。最先盛行于陜北。
《漢語大詞典》:腰鼓兄弟
古代腰鼓兩頭大而腰細(xì)小,故以“腰鼓兄弟”喻在兄弟行中成就相形見絀。南齊書·沈沖傳:“ 沖 與兄 淡 淵 名譽(yù)有優(yōu)劣,世號(hào)為‘腰鼓兄弟’?!?/div>
《漢語大詞典》:鼓浪
鼓起波浪。 晉 崔豹 古今注·魚蟲:“﹝鯨﹞鼓浪成雷,噴沫成雨,水族驚畏?!?/div>
分類:起波波浪
《國(guó)語辭典》:鼓笛  拼音:gǔ dí
樂器名。一種無鍵短笛,常與小鼓合奏。
分類:樂器
《漢語大詞典》:蛙鼓
亦作“ 蛙皷 ”。 群蛙叫聲。 宋 邵雍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蛙皷未足聽,蚊雷未易驅(qū)?!?清 陳淏才 《花鏡·養(yǎng)鱗介法·蟾蜍蛙》:“一蛙鳴,百蛙皆鳴,其聲甚壯,名蛙鼓,至秋則無聲?!?姚光 《夜起一首次鈍根》:“悄步中庭羣籟寂,惟聞蛙鼓似談經(jīng)?!?李瑛 《讓水》詩:“蛙鼓敲不響,知了緊繃弦?!?/div>
分類:叫聲
《漢語大詞典》:衙鼓
舊時(shí)衙門中所設(shè)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唐 白居易 《晚起》詩:“臥聽鼕鼕衙鼓聲,起遲睡足長(zhǎng)心情?!?元 貢師泰 《又寄王魯川推官》詩:“曹吏盡隨衙鼓散,理官獨(dú)抱獄書歸?!?陳三立 《十月晦雪后瞻園夜集依韻答樊山》:“便拂衣履就輿輦,踵逐歸鴉衙鼓外?!眳⒁姟?衙參 ”、“ 放衙 ”。
《漢語大詞典》:天鼓
(1).天神所擊之鼓。傳說云天鼓震則有雷聲。史記·天官書:“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span id="kl20z4p" class="book">《云仙雜記》卷九引 晉 葛洪 抱樸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唐 李白 《梁甫吟》:“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天鼓鳴:“ 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時(shí),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響。”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節(jié):“雷聲隆隆,好象誰在猛擊天鼓助威風(fēng)!”
(2).道家的一種法術(shù)。中央牙齒上下相叩。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知:“夫?qū)W道之人,須鳴天鼓以召眾神也。左相叩為天鐘,卒遇兇惡不祥叩之。右相叩為天磬,若經(jīng)山澤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span id="qt4kjhi"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齒之法……中央上下相對(duì)相叩,名曰鳴天鼓。”
(3).星名。晉書·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牽牛北,天鼓也?!?/div>
《國(guó)語辭典》:枹鼓  拼音:fú gǔ
1.古代戰(zhàn)陣所用的戰(zhàn)鼓,后代指戰(zhàn)爭(zhēng)或軍旅。漢。揚(yáng)雄 解嘲:「叔孫通起于枹鼓之間?!埂妒酚?。卷六四。司馬穰苴列傳》:「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br />2.鼓槌和鼓?!稘h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順之以善政,則和氣可立致,猶枹鼓之相應(yīng)也?!?br />3.盜案發(fā)生時(shí),用來示警之鼓?!稘h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由是枹鼓稀鳴,市無偷盜,天子嘉之?!?/div>
《國(guó)語辭典》:鼓噪  拼音:gǔ zào
1.古代出戰(zhàn)時(shí)擂鼓吶喊,用以擴(kuò)張聲勢(shì)?!逗鬂h書。卷七七。班超傳》:「超乃順風(fēng)縱火,前后鼓噪?!挂沧鳌腹脑搿?。
2.大眾一起發(fā)出呼喊喧鬧的聲音。《文明小史》第四三回:「頓時(shí)一齊鼓噪起來,一直鬧到撫臺(tái)院上?!挂沧鳌腹脑搿?。
《國(guó)語辭典》:鼓噪(鼓譟)  拼音:gǔ zào
1.古代出戰(zhàn)時(shí)擂鼓吶喊,用以擴(kuò)張聲勢(shì)?!蹲髠?。哀公十七年》:「越子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進(jìn)?!埂度龂?guó)演義》第一回:「玄德與鄒靖,引軍鼓噪而進(jìn)?!挂沧鳌腹脑搿?。
2.大眾一起發(fā)出呼喊喧鬧的聲音。如:「場(chǎng)中比賽激烈,場(chǎng)外觀眾亦大聲鼓噪加油。」也作「鼓噪」。
《漢語大詞典》:鼓院
宋 代官署名。登聞鼓院的略稱。 宋 吳自牧 夢(mèng)粱錄·六院四轄:“登聞檢院、鼓院,始建于 和寧 ,繼移于 麗正 左右闕庭之南,左檢院,右鼓院。”宋史·職官志一:“登聞檢院,隸諫議大夫;登聞鼓院,隸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凡言朝政得失、公私利害、軍期機(jī)密、陳乞恩賞、理雪寃濫,及奇方異術(shù)、改換文資、改正過名,無例通進(jìn)者,先經(jīng)鼓院進(jìn)狀;或?yàn)樗郑瑒t詣檢院?!眳⒁姟?鼓司 ”。
《漢語大詞典》:鼓司
宋 代官署名。掌臣民章奏。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二:“ 太宗皇帝 淳化 三年五月辛亥,詔置理檢司,以 錢若水 領(lǐng)之。其后改曰登聞院,又置鼓於禁門外,以達(dá)下情,名曰鼓司。 真宗 景德 四年五月戊申,詔改鼓司為登聞鼓院?!?/div>
《漢語大詞典》:歌鼓
(1).歌唱并擊鼓。亦指歌聲和鼓聲。漢書·禮樂志:“ 巴 俞 鼓員三十六人,歌鼓員二十四人?!?晉 潘岳 《笙賦》:“縈纏歌鼓,網(wǎng)羅鐘律。” 唐 李白 《邯鄲南亭觀妓》詩:“歌鼓 燕 趙 兒, 魏 姝弄鳴絲。” 宋 蘇軾 《和子由踏青》:“歌鼓驚山草木動(dòng),簞瓢散野鳥鳶馴?!?br />(2).歌唱伴奏所用之鼓。舊唐書·音樂志一:“人數(shù)并依八佾,乃量加簫、笛、歌鼓等。”
《國(guó)語辭典》:津鼓  拼音:jīn gǔ
渡頭所置的信號(hào)鼓。唐。李端〈古別離〉二首之一:「月落聞津鼓,人老自多愁?!骨?。汪兆鏞〈憶舊游。隱林梢半角〉詞:「念津鼓敲寒,郵鐙煮夢(mèng),銷損華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