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魚打花(魚打花)
魚浮游覓食時在水面激起波紋或浪花。比喻浮光掠影、不深入。《收穫》1981年第1期:“光是看看走走,那是蜻蜓點水、魚打花,沒有用?!?/div>
《國語辭典》:聞雷失箸(聞雷失箸)  拼音:wén léi shī zhù
本指三國蜀主劉備進食時,聽到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勾蟪砸惑@,筷子遂掉落地上,此時正逢雷雨,劉備乃托言是因打雷受到驚嚇。見《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注引《華陽國志》。后比喻利用巧言掩飾真情。
《漢語大詞典》:四食時(四食時)
佛教語。指諸天、三世諸佛、畜生、鬼神之食時。法苑珠林卷五五:“食有四種:旦,天食時;午,法食時;暮,畜生食時;夜,鬼神食時。”
《漢語大詞典》:焰口經(jīng)(焰口經(jīng))
泛指向餓鬼施食時所誦的經(jīng)文。有《焰口餓鬼經(jīng)》、《焰口儀軌經(jīng)》、《焰口施食儀》等。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僧所誦《焰口經(jīng)》,詞頗俚。然聞其召魂施食諸梵咒則實佛所傳?!?清 袁枚 新齊諧·曹阿狗:“其鄰 曹 姓,大族也,於前夕果延僧人誦《焰口經(jīng)》?!眳⒁姟?焰口 ”。
《國語辭典》:焰口  拼音:yàn kǒu
一種佛教修行儀式。焰口本是一餓鬼名,源于唐代翻譯的密教典籍。據(jù)說一次夜里,阿難正在修行時看到口吐火焰的餓鬼焰口,為免自己墮入餓鬼道,及使諸餓鬼解除痛苦,向佛陀請示。佛陀說出此種施食的方法。后人稱向餓鬼施食的儀式為「焰口」。有關焰口的儀式,由于傳承不一,相互徑庭。也稱為「放焰口」、「施食」。
分類:餓鬼佛事
《國語辭典》:饑虎撲食(饑虎撲食)  拼音:jī hǔ pū shí
1.饑餓的老虎在捕食時,動作迅速猛烈。后比喻來勢兇猛?!缎咽酪鼍墏鳌返诹鸹兀骸杆亟阋灰姖h子進去,通是饑虎撲食一般,抓到懷里,口咬牙嘶了一頓?!挂沧鳌葛I虎撲食」。
2.比喻非常貪婪。如:「他只要見到發(fā)財?shù)臋C會,即如饑虎撲食般不放過。」也作「餓虎撲食」。
《漢語大詞典》:圜壺(圜壺)
古代飲器名。 周 代士旅食時所用之壺。儀禮·燕禮:“士旅食于門西,兩圜壺。” 鄭玄 注:“尊,士旅食者用圜壺,變於卿大夫也。”
分類:飲器食時
《漢語大詞典》:劑子(劑子)
做饅頭、餃子等面食時,從和好的大塊面上分出來的小塊兒。
《漢語大詞典》:擊杖(擊杖)
古代迷信習俗。日月食時,大夫之妻敲打棒杖以救。 漢 班固 《白虎通·災變》:“故角尾交日月食,救之者,謂夫人擊鏡,孺人擊杖,庶人之妻楔搔。”
《漢語大詞典》:擊鏡(擊鏡)
古代迷信習俗。日月食時,諸侯夫人敲打鏡子以救。 漢 班固 《白虎通·災變》:“故角尾交日月食,救之者,謂夫人擊鏡,孺人擊杖,庶人之妻楔搔。”
《國語辭典》:鼻飼(鼻飼)  拼音:bí sì
病人不能用嘴飲食時,用特制的管子通過鼻腔插入胃內(nèi),把流質(zhì)的食物從管子里灌進去。
《漢語大詞典》:笪日
日食時,白天昏暗如夜, 契丹 人稱為“笪日”。 宋 陸游 《南唐書·盧文進傳》:“ 文進 在 金陵 為客言:‘昔陷 契丹 ,嘗獵於郊,遇晝晦如夜,星緯燦然,大駭,偶得一胡人問之。曰:“此謂之笪日,何足異,頃自當復?!绷季霉缙溲?,日方午也?!?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予謂即日食也,彼中不知,故呼笪日耳。笪是竹箔,當取覆蔽之意。或曰海上大魚過,遂能蔽日,名笪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