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詞典 3分類詞匯 14
《漢語大詞典》:鞍座
(1).鞍子。用以乘坐,故稱。 清 蒲松齡 《日用俗字·氈匠》:“氆氌毧堪為鞍座,多羅呢可冒風(fēng)寒。”
(2).自行車上供人騎座的部件。如:自行車鞍座。
《國語辭典》:鞍馬(鞍馬)  拼音:ān mǎ
1.鞍和馬,借指騎馬或戰(zhàn)斗的生活?!稘h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赫然發(fā)憤,遂躬戎服,親御鞍馬,從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馳射上林?!?br />2.一種體操器械,形似馬,背部有兩個半圓環(huán),選手以手臂支撐身體,在鞍馬上做腿的擺動、回旋、交叉等體操動作。
《國語辭典》:鞍轡(鞍轡)  拼音:ān pèi
馬鞍和韁繩,二者皆為騎馬的用具。唐。白居易 和高仆射罷節(jié)度讓尚書授少保分司喜遂游山水之作詩:「鞍轡鬧裝光滿馬,何人信道是書生?!埂度龂萘x》第四回:「操謝曰:『愿借試一騎。』卓就教與鞍轡?!?/div>
《國語辭典》:鞍韉(鞍韉)  拼音:ān jiān
鞍,馬背上的坐墊。韉,鞍下的墊褥。二者皆為騎馬時放在馬背上的坐具。《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唐。杜甫 送人從軍詩:「馬寒防失道,雪沒錦鞍韉。」
《漢語大詞典》:馬韉(馬韉)
亦作“ 馬韀 ”。亦作“ 馬帴 ”。 墊在馬鞍子下面的東西。晉書·張方傳:“於是軍人便亂入宮閤,爭割流蘇武帳而為馬帴?!?span id="k07nvq7" class="book">《隋書·云定興傳》:“ 述 ( 宇文述 )素好著奇服,炫耀時人, 定興 為製馬韀,於后角上缺方三寸,以露白色?!?宋 葉廷圭 海錄碎事·衣冠服用:“ 蘇秦 先貴, 張儀 來謁,坐於馬韉而食之?!?清 錢謙益 《哭稼軒一百十韻》:“改葬新班劒,輿尸故馬韉。” 沈凱 《古瑪河春曉》第三四章:“馬韉是馬鞍子下面緊貼馬背的那張皮子?!?/div>
《漢語大詞典》:鞍勒
鞍子和套在馬頭上帶嚼口的籠頭。漢書·匈奴傳下:“安車一乘,鞍勒一具?!?span id="tuvxmsb" class="book">《宋史·儀衛(wèi)志六》:“先是,御馬以織成帊覆鞍勒,今后以 廣 絹代之?!?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二:“其狀真騾真馬也,惟被以鞍勒,則伏不能起?!?/div>
《漢語大詞典》:驏騎(驏騎)
謂不用鞍子騎馬。 唐 令狐楚 《少年行》之一:“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四章:“跟著我學(xué)了一點,也能夠驏騎烈馬。”
分類:鞍子騎馬
《漢語大詞典》:踏鐙(踏鐙)
(1).立在馬鐙上。《水滸傳》第七八回:“只聽得兩軍吶喊喝采,果是馬軍踏鐙抬身看,步卒掀盔舉眼觀。”
(2).即馬鐙。掛在馬鞍子兩旁供騎馬人踏腳的東西。 沙汀 《闖關(guān)》十四:“ 余明 已經(jīng)理好那匹汗水剛剛干透的小紅馬的佩帶,只等把腳套進(jìn)踏鐙。”
(3).指車沿的踏板一類裝置。《海上花列傳》第八回:“出至 尚仁里 口,見是兩把皮篷車,自向前面一把坐了。隨后 趙 家娒提銀水煙筒前行, 翠鳳 挈著 金鳳 緩緩而來,去后面坐了那一把。 高升 也踹上車后踏鐙?!?br />(4).踏燈,賞燈。 清 顧祿 清嘉錄·燒十廟香:“ 厲樊榭 《武林踏鐙》詞云:‘鬧蛾樷里斗新糚,去點 吳山 十廟香?!?/div>
《漢語大詞典》:鞍帕
覆蓋在鞍子上的帕巾。 唐 李余 《寒食》詩:“剪渡歸來風(fēng)正急,水濺鞍帕嫩鵝兒?!?唐 張祜 《公子行》:“鐙金斜雁子,鞍帕嫩鵝兒?!?/div>
分類:覆蓋鞍子
《漢語大詞典》:踏蹬
(1).借指床前踏腳板或凳子。 宋 洪邁 《堅夷支志景·胡秀才》:“夜則使臥於床里,且命一婢宿踏蹬上,所以防閑之甚至?!?br />(2).即馬鐙。掛在馬鞍子兩旁供騎馬人踏腳的東西。贛劇《張三借靴》:“你若是騎馬去,要買四兩檀香熬盆水,你把那踏蹬兒潔凈的洗,切莫污損我的靴子底。”
《漢語大詞典》:踏凳
(1).即踏腳凳。《孽?;ā?/span>第二四回:“那當(dāng)兒,趕車的預(yù)備了車踏凳,要扶 雯青 上車。” 沙汀 《老太婆》:“她沒有多少信心,但卻已經(jīng)用腳在踏凳上尋找著鞋子?!眳⒁姟?踏腳凳 ”。
(2).馬鐙。掛在馬鞍子兩旁供騎馬人踏腳之用。《雪巖外傳》第九回:“ 香官 一躍而上,馬夫送上鞭子, 香官 把踏凳一扇,那馬兒便得得地走去?!?/div>
《國語辭典》:踏腳凳(踏腳凳)  拼音:tà jiǎo dèng
登高處時用以墊腳的工具。比喻努力發(fā)展時被借以利用的人或物。如:「他拿小王做踏腳凳,順利進(jìn)入這家大公司?!?/div>
分類:上下下車
《國語辭典》:跨鞍子  拼音:kuà ān zi
古代婚禮中的一種儀式。新娘于進(jìn)夫家大門時跨過一個馬鞍子,取步步平安的意思。《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舅太太看她吃了東西,便上上下下花團錦簇?fù)矸隽顺鰜怼3鲩T跨鞍子、過火盆、迎喜神、避太歲,便出了那座游廊屏門?!?/div>
《漢語大詞典》:肚帶(肚帶)
圍繞馬騾等的肚子,把鞍子等緊系在背上的皮帶。 元 馬致遠(yuǎn) 《耍孩兒·借馬》套曲:“歇時節(jié)肚帶鬆鬆放,怕坐的困尻包兒款款移?!?span id="tvt3c7x" class="book">《水滸傳》第五七回:“ 呼延灼 把馬背上捎的衣甲取將下來,鬆了肚帶,坐在門前,等了半晌?!?白樺 《小溪奔向大?!?/span>:“接著他就幫著警衛(wèi)員給 賀老總 的戰(zhàn)馬緊肚帶?!?/div>
《國語辭典》:判官頭(判官頭)  拼音:pàn guān tóu
馬鞍前頭凸起的部位。《負(fù)曝閑談》第一○回:「等那馬掃過一趟,掃到第二趟,把韁繩望判官頭上一擱,在腰里掏出套料的鼻煙壺來,把鼻煙磕在手心里,慢慢的聞著?!埂秲号⑿蹅鳌返谒幕兀骸钢灰娔桥酉铝梭H兒,把扯手搭在鞍子的判官頭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