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5 【介紹】: 宋秀州崇德人,字秉忱。游太學(xué),以上書直言遭貶,隱于孤山。朝廷召之不起,賜號悟靜處士。
全宋文·卷三八一八
王衷(?——一一三五),字秉忱,秀州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西南)人。游太學(xué),以上書直言遭貶,隱于杭州孤山,修佛徒凈業(yè)。朝廷召之不起,賜號悟靜居士。紹興五年八月卒。見《至元嘉禾志》卷一四,《樂邦遺稿》卷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0—1154 【介紹】: 宋平江府常熟人,字知原,號正靜居士?;兆谡臀迥赀M(jìn)士。授諸暨主簿。累遷太常丞、秘書郎、戶部員外郎。高宗紹興間知廣德軍,歲饑,發(fā)常平倉賑濟(jì),民賴以生。精于《》,急于行義,為鄉(xiāng)里所推。有文集及《論語解》。
全宋文·卷三九八六
錢觀復(fù)(一○九○——一一五四),字知原,平江府常熟(今江蘇常熟)人。政和五年進(jìn)士,為溫州州學(xué)教授,調(diào)湖州司戶曹事。紹興間守廣德,又為諸王宮大小學(xué)教授,官至尚書戶部員外郎。觀復(fù)深于《》,急于為義,鄉(xiāng)里推之,號正靜居士。紹興二十四年十一月卒,年六十五。見《錢君墓志銘》(劉一止《苕溪集》卷五一),《宋會要輯稿》崇儒一之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開封人,字友之,號虛靜居士。世宗大定三年,鄉(xiāng)、府、省、御,四試皆第一,時稱孟四元。授供奉翰林,改曹王府文學(xué),兼記室參軍。工詞。遷同知單州軍事。丁母憂,哀毀卒。
中州集
宗獻(xiàn)字友之開封人大定三年鄉(xiāng)府省御四試皆第一供奉翰林曹王府文學(xué)兼記室參軍以疾尋醫(yī)久之授同知單州軍州事丁母憂哀毀致卒劉無黨題其詩卷后云簪紱忘情累山林閱歲陰選官堂印手說法老婆心(友之深于內(nèi)典)世路嗟前卻人生變古今公乎真不死名姓斗之南相人孔嗣訓(xùn)挽云二十年間事才名一夢新衰羸驚喪母哀毀竟亡身魂返愁楓夜情留淚草春黃公酒壚在此去只悲辛汴人高公振特夫云見說平生夢前途盡目前(友之未第時夢中預(yù)見前途所至于今皆驗(yàn))乘除雖有數(shù)兇禍竟何緣禮樂三千字才名二十年仁人遽如許無路問蒼天又云誰謂詩成讖清冰果自焚(友之雪燭詩固知劫火終無盡誰謂清冰也自焚未幾下世)人嗟埋玉樹天為落文星(友之鄰舍李生言六月中連二明星隕于友之所居虛靜軒前)數(shù)詩雖不盡工姑并記之有以見先生于出處之際死生之變造物者皆使之前知其以天下重名畀之者為不偶然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6—1229 【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字應(yīng)祥,一作祥仲,號蟾塘,又號閑靜居士。危稹弟。寧宗開禧元年進(jìn)士。嘉定七年為上元主簿,立祠祀程顥,真德秀為之記。知德興縣,振荒有惠政。有《蟾塘文集》。
全宋詩
危和(一一六六~一二二九),字應(yīng)祥,號蟾塘,又號閒靜居士,臨川(今屬江西)人。稹弟。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進(jìn)士。嘉定七年(一二一四)于上元主簿任立祠祀程顥(《西山文集》卷二四《明道先生祠堂記》)。知德興縣。理宗紹定二年卒,年六十四。有《蟾塘文集》,已佚。事見《蒙齋集》卷一七《危君墓志銘》,《宋史》卷四一五《危稹傳》附。
全宋文·卷六八七七
危和(一一六六——一二二九),字應(yīng)祥,號閒靜居士,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危稹弟。開禧元年進(jìn)士,為上元主簿。改知德興縣,多有惠政。紹定二年八月卒,年六十四。著有《蟾塘文集》。見袁甫《危君墓志銘》(《蒙齋集》卷一七),《宋史》卷四一五《危稹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33—1385 【介紹】: 元明間江西九江人,字來儀,后以字行,更字附鳳。元末避亂居湖州,領(lǐng)鄉(xiāng)薦,為安定書院山長。再遷吳中,與高啟等為詩友。明初,舉賢良,不出。洪武四年,徵至京師,廷對稱旨,擢太常寺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淵閣事。以事謫嶺南,中路召還,知不免,投水死。文章精潔有法,尤長于詩,明初與高啟、楊基、徐賁比唐初四杰。有《靜居集》。
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來儀,潯陽人。洪武時官翰林待制,有《靜居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來儀,以字行,更字附鳳,潯陽人。居吳,仕元為安定書院山長。國初徵至,擢太常司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淵閣事,坐累竄嶺表,召還,知不免,自投龍江卒。有靜居集六卷。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七
羽字來儀,潯陽人,徙于吳。元末領(lǐng)鄉(xiāng)薦,為安定書院山長。洪武初,徵至京,應(yīng)對不稱旨,放還。再徵授太常司丞,坐事竄嶺南,未半道召還,自知不免,投龍江死。有《靜居集》六卷。 (《書史會要》:張羽喜臨《蘭亭帖》。 李日華《六硯齋筆記》:張來儀不獨(dú)能詩,兼亦善畫。曾臨高房山小幅,感而作歌,有云,「我縱有心嗟欲老?!褂衷疲骸盖ず剖幗?,縱我執(zhí)筆嗟何從?」蓋深心于是者。 (《畫史會要》:張靜居畫法米氏父子,筆意最妙。亦喜高房山,曾臨其小幅山水,有「五峰秀出青芙蓉,云氣郁郁如游龍」之句。 《國雅》:張司丞來儀體裁精密,情喻幽深,頗似錢、郎。其《送僧還日本》云:「杖錫去隨緣,鄉(xiāng)山在日邊。遍參東土法,頓悟上乘禪。咒水歸龍缽,翻經(jīng)避浪船。本來無去住,相別與潸然。」字字沈著。至《游山寺》句有:「松老知僧臘,禪空悟佛心。」或譏其剽竊韓翃「僧臘」「禪心」語也。昔子卿有「明月照高樓,想見馀光輝」,子美有「落月照屋梁,猶疑見頷色」,不以為病,今來儀用「老知」「空悟」虛字轉(zhuǎn)妙。余近《題南林禪院》亦云:「門前流水經(jīng)行意,湖上青山宴坐心?!乖⒛康镁洌寂c此合,豈有意述古耶? 田按:來儀榜所居曰「靜者層」,因以名集。高季迪有《靜者層記》云:「今有人焉,處空谷之中,棲長林之下。干戈之聲不聞,車馬之跡不至,其層靜矣。而利祿之念不忘于心,窮約之憂每拂乎慮,雖誇然而行,塊然而坐,顛倒攫攘,無異奔騖于埃壒者。子謂其靜者乎?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鄰有歌呼之喧,門有造請之雜,心倦乎應(yīng)答,身勞于將迎其居非靜矣。而抱廉退之節(jié),慎出處之誼,雖逐逐焉群于眾人,而進(jìn)不躁忽,視世之揮霍變態(tài),倏往而倏來者,若云煙之過目,漠然不足以動之。子謂其非靜者乎?」季迪此言庶幾知退者,而卒與禍會,亦所遭之不幸也。來儀《送季迪赴臺》詩云:「天網(wǎng)詎恢恢,康莊遍榛菅?!棺x之良可悲矣!來儀五古可肩隨孟載,七古奔軼絕塵,超孟載而上之,特方之季迪尚非其倫,如糾髯客見太原公子,未堪并驅(qū)中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32—1893 【介紹】: 清江蘇陽湖人,字惠甫,號能靜居士。三應(yīng)鄉(xiāng)試不第。太平天國起,講求經(jīng)世之學(xué)。咸豐五年入曾國藩幕。湘軍破天京時,在曾國荃幕府,參與機(jī)密。同治間曾為易州知州,興水利,修倉廩,增書院肄業(yè)生,居官五年引疾歸。卜居常熟。所撰《能靜居士日記》,史料價值極高。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俞陛云(1868-1950) 字階青。浙江德清人。俞樾孫。光緒二十四年進(jìn)士,授翰林院編修。有《小竹里館吟草》、《樂靜詞》、《詩境淺說》、《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人物簡介
1868.3.17-1950.10.12,字階青,別號斐盦、樂靜、樂靜居士,晚號樂靜老人、存影老人、娛堪老人,室名樂靜堂、絢華室。浙江德清人,光緒十年(1884年)應(yīng)縣試考取秀才第一名。1885年9月赴浙江應(yīng)鄉(xiāng)試,俞陛云中舉人第二名,稱亞元。1894年彭夫人病故。1895年11月俞陛云的祖父為他續(xù)娶杭州名門之女許之仙為妻(即俞平伯之生母,也通詩文)。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中進(jìn)士后參加殿試,與夏同龢、夏壽田同登戊戌科進(jìn)士前三名,俞陛云以一甲三名賜探花及第,授編修。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欽命出任四川副主考。翌年由江蘇巡府以俞陛云長經(jīng)史,不獨(dú)以科貿(mào)見長,保舉應(yīng)經(jīng)濟(jì)特科復(fù)試,名列一等。1912年(民國元年)任浙江省圖書館監(jiān)督(館長)。1914年被聘為清史館協(xié)修,編修清史,不久由此移居北京,與愛新覺羅·溥儀私交甚厚。1932年3月,接溥儀邀佐政偽滿洲國書,撕信逐使,終生不與往來。1937年蘆構(gòu)橋事變后,他不愿出任敵偽工作,居京郊寓所,以賣字謀生,閉門以書、畫自娛,保持民族氣節(jié)。1950年10月12日卒于北京。俞陛云是清末聞名中外的經(jīng)學(xué)大師俞樾之孫,現(xiàn)代著名文學(xué)家俞平伯之父。
《漢語大詞典》:靜居
(1).安靜地閑居。莊子·盜跖:“靜居則溺,體澤則馮?!?成玄英 疏:“安靜閑居則其體沉溺。” 漢 賈誼 《新書·修政語上》:“舍學(xué)圣之道而靜居獨(dú)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靜居以嘆鳳,臨衢以泣麟?!?br />(2).謂隱居靜修。 蔡東藩 《清史通俗演義》第二二回:“ 圓圓 知無可挽回,便于次晨起來,向 三桂 前求一僻室靜居?!?/div>
《漢語大詞典》:靜處(靜處)
(1).冷靜地立身處世。晏子春秋·雜下六:“且人何憂,靜處遠(yuǎn)慮?!?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權(quán):“故為君虛心靜處,聰聽其響,明視其影,以行賞罰之象。” 宋 周敦頤 通書·圣學(xué):“靜處則明,明則通?!?br />(2).猶靜居。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刑部·熱審之始:“今盛暑,朕與卿等,深居靜處,猶覺可畏?!?/div>
《漢語大詞典》:陰處(陰處)
猶靜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以溲血者,診脈法曰‘病養(yǎng)喜陰處者順?biāo)?,養(yǎng)喜陽處者逆死?!淙讼沧造o,不躁,又久安坐,伏幾而寐,故血下泄?!?三國 魏 曹植 《卞太后誄》:“仰奉諸姑,降接儔列,陰處陽潛,外明內(nèi)察。” 趙幼文 校注:“陰處,猶言靜居。”
分類:陰處靜居
《國語辭典》:結(jié)夏(結(jié)夏)  拼音:jié xià
佛教稱安居期的開始階段為「結(jié)夏」。參見「結(jié)夏安居」條。
《漢語大詞典》:密都
傳說中天帝靜居之地。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又東十里,曰 青要之山 ,實(shí)惟天帝之密都?!?郭璞 注:“天帝曲密之邑?!?/div>
《漢語大詞典》:齊舍(齊舍)
齋戒時靜居之所。漢書·酷吏傳·田延年:“即閉閣獨(dú)居齊舍,偏袒持刀東西步?!?/div>
分類:齋戒靜居
《漢語大詞典》:澄居
靜居,隱居。 明 宋濂 《佛智弘辨禪師杰峰愚公石塔碑銘》:“師澄居攝念,影不出山者,一十六載?!?/div>
分類:靜居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