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4詞典 1分類詞匯 83
《漢語大詞典》:匿形
隱匿形跡。 明 張居正 《與薊遼督撫書》:“虜若大舉,必不止於八千一萬。審欲大舉,亦必匿形歛翼,豈肯以三路之説,明告於人?”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其煌煌居歷史之首,而終匿形于卷末者,殆以此歟?”
《漢語大詞典》:避跡(避跡)
亦作“避蹟”。 避藏形跡;隱匿。《再生緣》第三七回:“母親與郡主兩年避跡在于 萬緣尼菴 內(nèi)?!?span id="qfslmkk" class="book">《玉嬌梨》第八回:“晚生寒舍雖在郡中,卻有一個小園在前面 白石村 中,晚生因在此避跡讀書,到了城中住的時少,又癖性不喜妄交朋友,所以賤名不能上達(dá)?!?br />見“ 避跡 ”。
《漢語大詞典》:隱鱗(隱鱗)
神龍隱匿其鱗。比喻賢者待時而動。 三國 魏 曹植 《矯志》詩:“仁虎匿爪,神龍隱鱗。”文選·任昉〈為蕭揚(yáng)州薦士表〉:“猶懼隱鱗卜祝,藏器屠保?!?張銑 注:“隱鱗,謂君子如龍之隱也?!?/div>
《漢語大詞典》:告緡(告緡)
指告發(fā)富戶隱匿財產(chǎn),逃漏稅款。史記·酷吏列傳:“出告緡令,鉏豪彊并兼之家?!?張守節(jié) 正義:“ 武帝 伐四夷,國用不足,故稅民田宅、船乘、畜產(chǎn)、奴婢等,皆平作錢數(shù)。每千錢一算,出一等,賈人倍之。若隱不稅,有告之,半與告人,餘半入官?!?span id="submy1x" class="book">《后漢書·鮮卑傳》:“乃興鹽鐵酒榷之利,設(shè)告緡重稅之令?!?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四:“監(jiān)司督責(zé),以刻為明,簿法之苛,過於告緡。” 清 吳偉業(yè) 《短歌》:“胠篋從他誤攫金,告緡憐我非懷璧?!?/div>
《漢語大詞典》:蔽形
(1).遮掩身體。 漢 班固 《白虎通·衣裳》:“圣人所以制衣何?以為絺紘蔽形,表德勸善,別尊卑也?!?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愆禮·公車徵士汝南袁夏甫》:“巾所以飾首,衣所以蔽形。” 晉 王嘉 拾遺記·秦始皇:“﹝ 宛渠國 ﹞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br />(2).隱匿形跡。指隱身術(shù)。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潤州處士:“女至兄前,兄不之見也,乃棄刀於水中,復(fù)往,兄乃見之……復(fù)令取刀持之,則不能蔽形矣?!?/div>
《國語辭典》:黑馬(黑馬)  拼音:hēi mǎ
1.黑色的馬。《水滸傳》第六○回:「左右兩邊,項(xiàng)充、李袞,中間擁出那個混世魔王樊瑞,騎一匹黑馬,立于陣前?!?br />2.比喻競賽中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獲勝者。如:「他在初賽時成績平平,沒想到?jīng)Q賽竟奪得冠軍,成了此次競賽的黑馬?!?/div>
《漢語大詞典》:屏竄(屏竄)
謂隱藏,隱匿。 漢 王充 論衡·程材:“材能之士,隨世驅(qū)馳;節(jié)操之人,守隘屏竄。驅(qū)馳日以巧,屏竄日以拙?!?唐 盧照鄰 《雙槿樹賦序》:“學(xué)涉蕪淺,文多瞽漏。宜其屏竄,用其靜默。” 宋 蘇軾 《與曾子固書》:“ 軾 負(fù)罪至大,茍生朝夕,不自屏竄,輒通書問於朋友故舊之門者?!?/div>
分類:隱藏隱匿
《漢語大詞典》:窟藏
隱匿之所。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時觀閒隙,出為寇盜。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div>
分類:隱匿
《漢語大詞典》:遺隱(遺隱)
遺漏隱匿。宋書·劉穆之傳:“ 穆之 亦竭節(jié)盡誠,無所遺隱?!?span id="luucdrz" class="book">《南史·梁紀(jì)上·武帝》:“若懷寶迷邦,藴奇待價,蓄響藏真,不求聞達(dá),各依名騰奏,罔或遺隱?!?/div>
分類:遺漏隱匿
《漢語大詞典》:逃隱(逃隱)
逃避隱匿。左傳·成公二年:“下臣不幸,屬當(dāng)戎行,無所逃隱?!?漢 賈誼 新書·官人:“大臣奏事,則俳優(yōu)侏儒逃隱?!?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合家細(xì)弱,悉出逃隱?!?/div>
《漢語大詞典》:遁散
亦作“遯散”。
(1).猶逃散。 宋 葉適 《南安軍三先生祠堂記》:“其治 南安 ,劇賊遁散,兵不用?!?br />(2).謂隱匿散失。 宋 葉適 《彭子復(fù)墓志銘》:“初, 子復(fù) 能勝冠,東南之學(xué)起。昔之宿聞腐見皆已遯散剽剝,奇論新説忽焉交列橫布?!?/div>
《漢語大詞典》:容匿
猶隱匿包庇。北齊書·薛修義傳:“ 修義 少而姦俠,輕財重氣,招召豪猾,時有急難相奔投者,多能容匿之?!?明 劉基 《前江淮都轉(zhuǎn)動鹽使宋公政績記》:“而府縣及大府官吏卒咸有恒餽遺,以故互為容匿不舉,歲冒破米二萬五十石,鈔二萬餘錠?!?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猾夏之漸:“然 明 季至國初,各省私設(shè)之天主教堂,未奉追毀。而西人方以得自引其教,恃為護(hù)符,互相容匿。於是開堂傳教之風(fēng)久而愈熾?!?/div>
分類:隱匿包庇
《漢語大詞典》:隱謀(隱謀)
(1).謂隱匿其智謀。墨子·節(jié)葬下:“無敢舍餘力,隱謀遺利,而不為親為之者矣。” 孫詒讓 間詁:“隱謀,謂隱匿其智謀?!?span id="jdtaizt" class="book">《荀子·王制》:“故法而議,職而通,無隱謀,無遺善,而百事無過,非君子莫能?!?br />(2).密謀;陰謀。漢書·楚元王劉交傳:“ 交 與 盧綰 常侍上,出入臥內(nèi),傳言語諸內(nèi)事隱謀?!?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丁鴻傳》:“人道悖於下,效驗(yàn)見於天,雖有隱謀,神照其情?!?陶成章 《教會源流考》:“﹝五祖者﹞聚徒授拳傳教,隱謀恢復(fù)之舉。”
《國語辭典》:隱盜(隱盜)  拼音:yǐn dào
隱匿并盜取公家財物?!杜f唐書。卷一八。宣宗本紀(jì)》:「今后凡隱盜欠負(fù),請如官典犯贓例處分?!?/div>
《漢語大詞典》:伏息
隱匿形跡。《漢書·禮樂志》:“姦偽不萌,祅孽伏息,隅辟越遠(yuǎn),四貉咸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