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詞典 1分類詞匯 17
《國語辭典》:幾回(幾回)  拼音:jǐ huí
1.多少次。表疑問語氣。如:「人生難得幾回醉?」
2.幾次。如:「這幾回大雨給嘉南地區(qū)的農(nóng)作物帶來不少損失!」
《國語辭典》:借問(借問)  拼音:jiè wèn
1.詢問?!端螘?。卷八七。蕭惠開傳》:「慮興宗不能詣己,戒勒部下:『蔡會(huì)稽部伍若借問,慎不得答?!换蓍_素嚴(yán),自下莫敢違犯?!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2702' target='_blank'>任華 寄杜拾遺詩:「杜拾遺,知不知,昨日有人誦得數(shù)篇黃絹詞,吾怪異奇特借問,果然稱是杜二之所為。」
2.請(qǐng)問。為向人打聽情況時(shí)的客氣話。唐。崔顥 長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埂端疂G傳》第三回:「史進(jìn)道:『借問經(jīng)略府內(nèi)有個(gè)東京來的五教頭嗎?』」
3.詩中常見的假設(shè)性問語。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晉。陶淵明〈悲從弟仲德〉詩:「借問為誰悲?懷人在九冥。」唐。韓愈送僧澄觀〉詩:「借問經(jīng)營本何人?道人澄觀名籍籍。」
《漢語大詞典》:能無(能無)
反問語。猶能不。《論語·子罕》:“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span id="5ztdvmv" class="book">《左傳·襄公三十年》:“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門,以介於大國,能無亡乎?” 明 劉基 《旅興》詩之十:“人生非草木,能無感中情?”參見“ 能不 ”。
《漢語大詞典》:能不
同“ 能否 ”。史記·淮陰侯列傳:“上常從容與 信 言諸將能不,各有差。”
分類:能不
《國語辭典》:能不  拼音:néng bù
1.不能不、豈能不。唐。白居易 憶江南詞三首之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
2.能力的強(qiáng)弱?!妒酚?。卷九二。淮陰侯傳》:「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
《漢語大詞典》:孰與(孰與)
(1).與誰。《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莊王 曰‘子去我而歸,吾孰與處于此?吾亦從子而歸爾?!?span id="je4ukdn" class="book">《史記·孟嘗君列傳》:“ 齊 無 秦 ,則天下集 齊 , 親弗 必走,則 齊王 孰與為其國也!”新唐書·韓翃傳:“時(shí)有兩 韓翃 ,其一為刺史,宰相請(qǐng)孰與, 德宗 曰:‘與詩人 韓翃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長遠(yuǎn)別,孰與最關(guān)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
(2).猶言何如。意謂還不如,常用于反詰語氣。荀子·天論:“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漢 班固 《東都賦》:“且夫僻界 西戎 ,險(xiǎn)阻四塞,脩其防御,孰與處乎土中?!?span id="vnoqr7m" class="book">《周書·杜杲傳》:“若使 齊 寇乘之,則彼此危矣。孰與心忿悔禍,遷慮改圖?!?br />(3).比對(duì)方怎么樣,表示疑問語氣。用于比照。墨子·耕柱:“ 巫馬子 謂 子墨子 曰:‘鬼神孰與圣人明智?’”戰(zhàn)國策·齊策一:“我孰與城北 徐公 美?”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功彰萬里之外,聲名光輝傳於千世,君孰與 商君 、 吳起 、大夫 種 ?”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賢良松泉二詩·松》:“試問蒼官值歲寒,戴白孰與蒼然好?” 明 徐渭 《自為墓志銘》:“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潔而死者眾矣,乃 渭 則自死,孰與人死之?”
《國語辭典》:何敢  拼音:hé gǎn
豈敢、怎敢。反問語氣,表示不敢。如:「我只不過是個(gè)新手,何敢與前輩相比?」《漢書。卷三五。荊燕吳傳。吳王劉濞》:「膠西王瞿然駭曰:『寡人何敢如是?』」《三國演義》第七回:「背義之徒,何敢賣我!」
《漢語大詞典》:能有
反問語。古時(shí)多見于詩詞。 宋 周邦彥 《蘇幕遮·風(fēng)情》詞:“隴云沉,新月小。楊柳梢頭,能有春多少?” 宋 辛棄疾 《清平樂·木樨》詞:“打來休似年時(shí),小窗能有高低,無頓許多香處,只消三兩枝兒?!?/div>
《漢語大詞典》:曷勝(曷勝)
何勝。用反問語氣表示不勝。續(xù)資治通鑒·元仁宗延祐六年:“朕與卿等居暖室,宗戚、昆弟遠(yuǎn)戍邊陲,曷勝其苦!”
《國語辭典》:何關(guān)(何關(guān))  拼音:hé guān
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反問語氣,表示無關(guān)。如:「我愛去哪里就去哪里,與你何關(guān)?」《鏡花緣》第九八回:「眾人都嘆口氣道:『這病何關(guān)命運(yùn),總是自作孽!』」
《漢語大詞典》:無亦(無亦)
不也。表示委婉的反問語氣。左傳·成公十二年:“ 子反 曰:‘如天之福,兩君相見,無亦唯是以一矢以相加遺,焉用樂?’”國語·周語中:“女今我王室之一二兄弟,以時(shí)相見,將和協(xié)典禮,以示民訓(xùn)則,無亦擇其柔嘉……體解節(jié)折而共飲食之?!?韋昭 注:“無亦,不亦也?!?明 李東陽 《陸孝子詩序》:“且天下之語誶色忤,食稻衣錦者何限?不彼之責(zé)而責(zé)此,無亦自比於不孝,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丞曰:‘某新肄一曲,無亦愿聞之乎?’”
《國語辭典》:何干  拼音:hé gān
有什么關(guān)系。反問語氣,表示沒有任何關(guān)系?!度龂萘x》第七回:「韓馥無才,愿讓冀州于吾,與爾何干?」《紅樓夢(mèng)》第六九回:「姐姐便不告訴他,他豈有打聽不出來的?不過是姐姐說的在先。況且我也要一心進(jìn)來,方成個(gè)體統(tǒng),與姐姐何干?」
《漢語大詞典》:反言
(1).謂言語與漢語不同。《淮南子·齊俗訓(xùn)》:“ 胡貉 、 匈奴 之國,縱體拖髮,箕倨反言而國不亡者,未必?zé)o禮也。”
(2).違反常體的文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shì):“正文明白,而常務(wù)反言者,適俗故也?!?br />(3).指反問語氣的語句。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反言省乎字例:“讀者毋以反言為正言,致與古人旨意剌謬也?!?/div>
《漢語大詞典》:疑詞(疑詞)
(1).亦作“ 疑辭 ”。表疑問語氣的詞。 唐 柳宗元 《復(fù)杜溫夫書》:“所謂乎、歟、耶、哉、夫者,疑辭也?!?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也邪通用:“論語:‘君子人與?君子人也?!?朱 注曰:‘與,疑詞;也,決詞。’乃古人之文則有以‘也’字為疑詞者。 陸氏 《〈經(jīng)典釋文〉序》所謂‘邪、也弗殊’是也?!?br />(2).猜疑離間的話。 宋 洪邁 容齋隨筆·野史不可信:“或云 王公 ( 王欽若 )數(shù)進(jìn)疑詞於上前,故 萊公 ( 寇準(zhǔn) )因事出之?!?br />(3).不確切的言詞。文獻(xiàn)通考·經(jīng)籍二十:“《通鑑》雖幸復(fù)古,然由千有餘歲之后追 戰(zhàn)國 秦 漢 之前則遠(yuǎn)矣,疑詞誤説流於人心久矣。”
《國語辭典》:何聊賴(何聊賴)  拼音:hé liáo lài
有什么可以依賴。反問語氣,表示沒有依靠,沒有生存的樂趣。漢。蔡琰〈悲憤詩〉:「為復(fù)強(qiáng)視息,雖生何聊賴?」
《國語辭典》:反問(反問)  拼音:fǎn wèn
對(duì)提出問題的人發(fā)問。如:「我等他說完一切問題,反問他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div>
《國語辭典》:何消說(何消說)  拼音:hé xiāo shuō
那里需要說。反問語氣,表示必然如此,不用說也知道?!?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這個(gè)何消說?我從來是一點(diǎn)水一個(gè)泡的人,比不得媒人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