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3—559 【介紹】: 即陳霸先。南朝陳開國君主。吳興長城人,字興國,小字法生。讀兵書,多武藝。梁時初為油庫吏,以軍功累遷西江督護、高要太守。后與王僧辯討平侯景,鎮(zhèn)京口。西魏破江陵,元帝被殺,霸先與僧辯共奉蕭方智為梁王。后北齊立蕭淵明為帝,令僧辯迎入建康即位。霸先襲殺僧辯,立方智為帝,擊敗北齊及僧辯舊部,受封陳王。旋代梁稱帝,國號陳。在位期間,效梁武帝,舍身大莊嚴寺。在位三年卒,謚武,廟號高祖。
全陳文·卷一
帝姓陳,諱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下若里人,漢太丘長陳實之后。梁大同中,為廣州中直兵參軍,除直閣將軍,封新安子,授交州司馬,領(lǐng)武平太守。太清中,除振遠將軍、高要太守。元帝承制,授員外散騎常侍、持節(jié)、明威將軍、交州刺史,改封南野縣伯,進信威將軍、豫州刺史,領(lǐng)豫章內(nèi)史,改封長城縣侯,尋授散騎常侍、使持節(jié)、軍師將軍、南江州刺史,進江州刺史,尋授平東將軍、東揚州刺史,領(lǐng)會稽太守,鎮(zhèn)京口,進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承圣末,進司空。敬帝即位,授侍中、大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揚南徐二州刺史,尋授中書監(jiān)、司徒,進爵為公,拜丞相、錄尚書事、鎮(zhèn)衛(wèi)大將軍,進封義興郡公,拜大傅,進位相國,總百揆,加九錫,封陳公,尋進爵為王,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禪,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謚曰武皇帝,廟號高祖。
獨孤善 朝代:北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周云中人,字伏陀。獨孤信子。幼聰慧,善騎射,以父勛封魏寧縣公。進爵長城郡公。入周,除河州刺史,以父有謀逆之嫌,廢于家。武帝保定三年授龍州刺史。后從帝東討,以功除兗州刺史。政簡而惠,民人安之。卒于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3—604 【介紹】: 字元秀,小字黃奴。南朝陳宣帝長子。在位時,大建宮室,終日與寵妃詞臣游宴,不問政事,制作艷詞,被以新聲,如《玉樹后庭花》、《臨春樂》等。自恃長江天塹,隋軍大舉南下,仍縱酒賦詩不輟。隋軍入建康,俘送長安,詩酒如故,隋文帝言其“全無心肝”。病死洛陽。謚煬。明人輯有《陳后主集》。
全陳文·卷四
后主諱叔寶,字元秀,小字黃奴,宣帝長子。天嘉三年,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立為皇太子。十四年正月即位,改元二,至德、禎明,在位七年,滅于隋。仁壽四年薨于洛陽,追贈大將軍,封長城縣公,謚曰煬,有集三十九卷。
俞長城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浙江桐鄉(xiāng)人,字桐川??滴跷迨荒赀M士,官編修。工古文,制藝亦能自成一家。嘗評選宋王安石以來至清初諸老文百二十家。有《可儀堂集》。

人物簡介

中國對聯(lián)甘棠獎
白國成,河北滄州人,網(wǎng)名大姐夫、塞上長城。
《國語辭典》:蒙古高原  拼音:méng gǔ gāo yuán
位于中國北部、大興安嶺以西、長城、祁連山以北,包括甘肅的西北、寧夏的北部。平均高度約海拔一千公尺,地勢平坦開闊,無高山深谷分布。高原上有低淺廣大的盆地以及圍繞的山丘,盆地底部常見沙漠、礫漠、湖泊,以及沼澤。
《國語辭典》:桑乾盆地  拼音:sāng gān pén dì
地名。位于山西省北部及河北省西北部內(nèi)外長城間,為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間的陷落地帶,其形勢為階狀斷層,級級下降,包括大同盆地、宣化盆地,平綏鐵路斜貫境內(nèi),盆地間因桑乾河及支流流貫,故稱為「桑乾盆地」。
《國語辭典》:自毀長城(自毀長城)  拼音:zì huǐ cháng chéng
長城,比喻可資倚重而堅不可摧的本錢或力量。自毀長城指自己毀掉了優(yōu)勢或前程。如:「談判只不過是對方的緩兵之計,我等不可存有任何幻想,免得自毀長城!」
《國語辭典》:飲馬長城窟行(飲馬長城窟行)  拼音:yìn mǎ cháng chéng kū xíng
漢樂府。作者不明,謂征戍之客,至長城而飲馬,婦人思念其勤勞,故作此曲。其后,魏文帝、陳琳、晉傅玄、陸機、梁沈約、陳后主等并有歌辭。
《漢語大詞典》:走西口
(1).舊時關(guān)內(nèi)百姓為生活所迫,出 山西 長城 諸口以謀生。《陜西民歌選·走西口》:“正月里娶過奴,二月里走西口。提起你那走西口,兩眼兒淚汪流?!?br />(2). 陜北 民間小曲名。原流行于 山西 綏遠 ,后流傳到 陜北 各地。 宋之的 《□□□紀念堂》:“在婦女們守靈的夜晚,吹《嘆五更》,吹《走西口》,用他那笛子,去勾引他所熟識的或不熟識的女人?!?/div>
《國語辭典》:內(nèi)長城(內(nèi)長城)  拼音:nèi cháng chéng
在山西北部和察哈爾南部的長城分為兩條,北邊的稱為「外長城」,南邊的稱為「內(nèi)長城」。
《國語辭典》:靖邊縣(靖邊縣)  拼音:jìng biān xiàn
縣名。位于陜西省定遠縣東南方,長城之南,西接甘肅省,為本省西陲重鎮(zhèn)。經(jīng)濟以農(nóng)、牧業(yè)為主,產(chǎn)豆類、黍、馬鈴薯、蕎麥和多種皮毛。
《國語辭典》:臨榆縣(臨榆縣)  拼音:lín yú xiàn
縣名。位于河北省撫寧縣東。地據(jù)長城東端,扼北寧鐵路之中樞,城之東門即山海關(guān)??h西南為秦皇島,是冬季不凍港。
《漢語大詞典》:十八省
清 康熙 時分 長城 以南行政區(qū)為十八省,即 河北 、 江蘇 、 安徽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陜西 、 甘肅 、 福建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湖南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云南 、 貴州 。后沿用為 中國 內(nèi)地代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編》:“﹝新聞官﹞專收十八省及萬方新聞篇有招牌圖記者,以資圣鑑?!?/div>
《漢語大詞典》:牧廠(牧廠)
清 代設在長城和柳邊以外的牧馬場所。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三:“ 布爾尼 收潰卒戰(zhàn),復連敗,以三千騎遁,為 科爾沁 兵射死,凡六閲月平空其故地,置牧廠,隸內(nèi)務府太僕寺。” 清 龔自珍 《擬進上蒙古圖志表文》:“今 蔥嶺 以內(nèi),古城郭之國,既有成書,而 蒙古 獨靈丹 呼圖圖 滅為牧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