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1分類詞匯 10
《國語辭典》:一文  拼音:yī wén
1.一條斑紋?!痘茨献?。說林》:「見虎一文,不知其武;見驥一毛,不知善走?!?br />2.一篇文章。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序志》:「夫銓序一文為易,彌綸群言為難?!埂蛾悤?。卷二六。徐陵傳》:「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傳寫成誦?!?br />3.舊時稱錢一枚為「一文」。
《國語辭典》:銅器(銅器)  拼音:tóng qì
由銅與錫合金的青銅所鑄制的器具。質(zhì)地細(xì)致,色澤優(yōu)美而有光澤。發(fā)達(dá)于商、周時期,鐵器出現(xiàn)后,則逐漸衰微。
《漢語大詞典》:紅錢(紅錢)
(1).舊時在 新疆 通用的銅幣普爾錢的俗稱。因系紅銅所鑄,故稱。
(2).染紅了的銅錢。舊時和尚放焰口超度亡魂,把紅錢和其他祭品一齊撒向臺下,任人拾取。 巴金 《秋》二五:“許多人等著那個端坐的老和尚撒下染紅了的青銅錢?!?巴金 《秋》二五:“于是老和尚開始撒紅錢了。 覺民 看見別人俯下身子去拾,去搶紅錢?!?/div>
《漢語大詞典》:環(huán)錢(環(huán)錢)
中國 古代銅幣名。圓形,中央有一圓孔。是方孔錢的前身。也稱圜金。
《國語辭典》:蟻鼻錢(蟻鼻錢)  拼音:yǐ bí qián
一種古錢。上狹下廣,背平面凸,長七分,下闊三分,上銳處約闊一分,重十二銖。因正面文字連寫,筆畫有如一只螞蟻,而兩口像鼻孔,故稱為「蟻鼻錢」。也稱為「鬼臉錢」。
分類:銅幣常見
《漢語大詞典》:壯布(壯布)
新莽 時所鑄十銅幣之一。漢書·食貨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長寸五分,重十五銖,文曰:‘小布一百?!孕〔家陨?,各相長一分,相重一銖,文各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長二寸四分,重一兩,而直千錢矣。是為布貨十品?!?顏師古 注:“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div>
分類:銅幣新朝
《漢語大詞典》:銅四開(銅四開)
方言。舊時稱面值為一分之銅幣。 徐珂 《清稗類鈔·方言·上海方言》:“銅四開,銅元也,猶 杭州 人謂之銅板, 江 北人謂之銅角子,北方謂之銅子也?!?/div>
《國語辭典》:吃角子老虎  拼音:chī jiǎo zi lǎo hǔ
一種電動玩具。投入銅幣即可開始游戲,中獎可以得酬,唯中獎率極低,其性質(zhì)近似賭博,故稱為「吃角子老虎」。
《漢語大詞典》:镚子(鏰子)
原指 清 末不帶孔的小銅幣,十個當(dāng)一個銅元。后把小形的硬幣叫鋼镚子或鋼镚兒。也說镚兒。 劉半農(nóng) 《揚(yáng)鞭集·面包與鹽》:“兩子兒的面,一個錋子的鹽,擱上半喇子兒的大蔥?!?/div>
《國語辭典》:三銖錢(三銖錢)  拼音:sān zhū qián
一種漢代銅幣。因上有「三銖」二字,故稱為「三銖錢」。于武帝建元元年開始鑄造,建元五年停鑄。《史記。卷三○。平準(zhǔn)書》:「令縣官銷半兩錢,更鑄三銖錢,文如其重。」《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有司言三銖錢輕,輕錢易作奸詐,乃更請郡國鑄五銖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