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別擇(別擇)
鑒別選擇。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棗:“五六日后,別擇取紅軟者,上高廚而曝之?!?梁啟超 《新史學·中國之舊史學》:“二曰難別擇,即使有暇日,有耐性,徧讀應讀之書,而茍非極敏之眼光,極高之學識,不能別擇其某條有用,某條無用?!?/div>
分類:鑒別選擇
《國語辭典》:賞鑒(賞鑒)  拼音:shǎng jiàn
欣賞、鑒別。唐。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凡所進拔,盡為名將,此則有道之人倫,武侯之賞鑒也?!埂都t樓夢》第八回:「原來姐姐那項圈上也有八個字,我也賞鑒賞鑒?!?/div>
《國語辭典》:巨眼  拼音:jù yǎn
敏銳的明辨是非、洞察真?zhèn)沃b別能力。《紅樓夢》第一回:「自為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也?!?/div>
《漢語大詞典》:識鑒(識鑑)
亦作“ 識鑑 ”。 見地和鑒別人材能力。晉書·桓彝傳:“性通朗,早獲盛名。有人倫識鑒,拔才取士,或出於無聞,或得之孩抱?!?span id="ty61wfk" class="book">《陳書·沈君理傳》:“ 君理 美風儀,博涉經(jīng)史,有識鑒?!?span id="beffppl" class="book">《明史·吳寧傳》:“ 寧 方介有識鑑?!?/div>
《漢語大詞典》:至鑒(至鑒)
指極高的觀察、鑒別能力。 晉 衛(wèi)鑠 《與釋某書》:“仰憑至鑒,大不可言。” 宋 陳師道 《古墨行》:“了知至鑒無遁形, 王 家舊物 秦 家得?!?/div>
《漢語大詞典》:鑒衡(鑑衡)
亦作“鑒衡”。 鑒別,評定。 明 李東陽 《擬楊文懿公謚議》:“又見諸考校,為鑑衡模范,昭不可掩?!?清 汪懋琨 《〈白雨齋詞話〉序》:“予竊喜鑒衡不爽,而生之素所蓄積可知矣。”
分類:鑒別評定
《國語辭典》:識相(識相)  拼音:shì xiàng
能夠自知、自量、知趣。如:「你要識相點兒,別自討苦吃!」
《國語辭典》:鑒定(鑑定)  拼音:jiàn dìng
判定事物的是非真?zhèn)?。如:「這幅書法需要請人鑒定真假!」
《國語辭典》:鑒定(鑒定)  拼音:jiàn dìng
對人或事物的辨別評定。
《漢語大詞典》:裁鑒(裁鑒)
(1).謂品評、鑒賞。 唐 鄭谷 《讀前集》詩之二:“ 殷璠 裁鑒《英靈集》,頗覺同才得旨深?!?br />(2).特指鑒識人才。新唐書·高儉傳:“入為吏部尚書,進封 許國公 。雅負裁鑒,又詳氏譜,所署用,人地無不當者?!?br />(3).裁斷鑒別。《平山冷燕》第四回:“以上數(shù)款,俱考較事宜,謹遵旨條奏,乞圣明裁鑒定奪。” 姚瑩 《論詩絕句》之一:“可惜飄零《流別論》,至今裁鑒費工師?!?/div>
《漢語大詞典》:甄采
鑒別采用,選擇采用。宋史·選舉志一:“其屢不中科則衰邁而無成……故常數(shù)之外特為之甄采?!?清 曾國藩 《〈湖南文徵〉序》:“茲編所録,精於理者,蓋十之六,善言情者,約十之四,而駢體亦頗有甄采?!?黃侃 《漢唐玄學論》:“此時道家言論可供甄采者,良堇堇也?!?/div>
《漢語大詞典》:具耳
鑒別韻律的聽力。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詩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聲。聞琴斷,知為第幾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線,此具眼也?!?/div>
《漢語大詞典》:品定
鑒別評定。南史·柳惲傳:“ 梁武帝 好弈棊,使 惲 品定棊譜……第其優(yōu)劣,為《棊品》三卷?!?宋 蘇軾 《論給田募役狀》:“仍以肥瘠高下,品定頃畝,務令召募得行?!?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吳中四泉》:“ 張又新 本非端人,而名泉乃經(jīng)其品定,不足為榮?!?/div>
分類:鑒別評定
《國語辭典》:甄藻  拼音:zhēn zǎo
辨別品評人才?!逗鬂h書。卷六八。郭太等傳。贊曰》:「林宗懷寶,識深甄藻?!?/div>
分類:鑒別人才
《漢語大詞典》:裁別
判斷鑒別。 清 方苞 《萬季野墓表》:“故言語可曲附而成,事跡可鑿空而構,其傳而播之者,未必皆直道之行也,其聞而書之者,未必有裁別之識也。”
分類:判斷鑒別
《漢語大詞典》:銓藻(銓藻)
評量鑒別。舊唐書·劉仁軌郝處俊等傳論:“ 正平 銓藻吏能,文學政事,頗有深識?!?/div>
分類:評量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