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詞典 1分類詞匯 17
《國語辭典》:覯閔(覯閔)  拼音:gòu mǐn
覯,遭遇。閔,疾病。覯閔引申為受人妒忌?!对娊?jīng)。邶風(fēng)。柏舟》:「覯閔既多,受侮不少?!?/div>
分類:遭災(zāi)
《漢語大詞典》:歸全(歸全)
謂善終。不遭災(zāi)難,終其天年。后漢書·崔駰傳:“貴啟體之歸全兮,庶不忝乎先子?!?唐 李邃 《盧夫人崔氏墓志》:“遘疾歸全於東都 依仁里 之私第?!?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伏望陛下,聽其告老,惠以歸全,庶於瞑目之前,少遂安身之計?!?/div>
《漢語大詞典》:幸災(zāi)(幸災(zāi))
因別人遭災(zāi)而高興。左傳·僖公十四年:“冬, 秦 饑,使乞糴於 晉 , 晉 人弗與, 慶鄭 曰:‘背施無親,幸災(zāi)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漢書·蕭望之傳:“未終奉約,不幸為賊所殺,今而伐之,是乘亂而幸災(zāi)也,彼必奔走遠(yuǎn)遁?!?span id="qlopl9i" class="book">《南唐書·皇甫繼勛傳》:“聞諸軍敗績,則幸災(zāi)見於詞色?!?/div>
《國語辭典》:孽子  拼音:niè zǐ
1.婢妾所生的孩子?!睹献印1M心上》:「獨(dú)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dá)。」
2.忤逆不肖的兒子。如:「這個孽子,整天只知玩樂,不知上進(jìn),這個家遲早會被他敗光!」
《漢語大詞典》:及禍(及禍)
遭災(zāi)難。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則及禍?!?明 葉盛 水東日記·何文淵自經(jīng):“鄉(xiāng)人固虞 文淵 必及禍,謂在旦夕?!?/div>
《漢語大詞典》:同難(同難)
(1).同遭災(zāi)難;患難與共。亦指同遭災(zāi)難之人。舊題 漢 黃石公 《素書·安禮》:“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jì)?!?span id="sysbkml" class="book">《紅樓夢》第十四回:“近聞 寧國公 冢孫婦告殂,因想當(dāng)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喪上祭?!?br />(2).一同死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馬壯節(jié)公:“同難者有 董提督 天弼 、 牛提督 天畀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楊武陵:“﹝ 盧忠肅 ﹞雖與 吳阿衡 同難,一放火之人,一救火之人,未可同日而語也?!?/div>
《漢語大詞典》:吊災(zāi)(弔災(zāi))
慰問遭災(zāi)受難的人。左傳·文公十五年:“ 史佚 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賀善、弔災(zāi)、祭敬、喪哀,情雖不同,毋絶其愛,親之道也?!?/div>
《漢語大詞典》:荒耗
謂遭災(zāi)減產(chǎn),民用空竭。《后漢書·伏湛傳》:“ 漁陽 以東,本備邊塞,地接外虜,貢稅微薄。安平之時,尚資內(nèi)郡,況今荒耗,豈足先圖?”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四年:“今天下初定,前者 文泰 之來,勞費(fèi)已甚,今借使十國入貢,其徒旅不減千人。邊民荒耗,將不勝其弊。”
《漢語大詞典》:報荒(報荒)
舊時農(nóng)田遭災(zāi)荒,向官府陳報,以求減免賦稅,謂之“報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二回:“那一群狗送到之后,一天天孳生起來,不到兩年,變了好幾百,內(nèi)中還有變了瘋狗的,踐踏得那田禾不成樣子。鄉(xiāng)下人要趕他,又沒處可趕,迫得到 錢塘縣 去報荒?!?/div>
《漢語大詞典》:厄日
遭災(zāi)受難之日。 李大釗 《五一紀(jì)念日于現(xiàn)在中國勞動界的意義》:“各國資本階級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過這一天,人稱此日是資本家的厄日?!?/div>
《國語辭典》:月值年災(zāi)(月值年災(zāi))  拼音:yuè zhí nián zāi
一個月內(nèi)碰到一年內(nèi)將發(fā)生的災(zāi)難。形容災(zāi)難極多。元。吳昌齡《張?zhí)鞄煛返谒恼郏骸秆?!我待?怎掙?,也是我運(yùn)拙時衰,月值年災(zāi)鬼使也那神差?!乖?。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料他應(yīng)衣絕祿盡,時乖運(yùn)拙,月值年災(zāi),托賴著君王洪福,千秋萬歲,神保天差?!挂沧鳌改隇?zāi)月厄」。
《漢語大詞典》:無妄之憂(無妄之憂)
平白無故遭災(zāi)的憂慮。 唐 韓愈 《憶昨行和張十一》:“無妄之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zāi)?!币嘧鳌?無妄憂 ”。 明 高叔嗣 《簡袁永之獄中》:“本同江海人,俱為軒冕誤。子抱無妄憂,余有多言懼?!?/div>
《國語辭典》:無妄之災(zāi)(無妄之災(zāi))  拼音:wú wàng zhī zāi
古時一人把牛系在路上,卻被路人牽走,而使當(dāng)?shù)厝似桨资艿綉岩珊退巡?。語出《易經(jīng)。無妄卦》:「六三,無妄之災(zāi),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zāi)。」比喻意外的災(zāi)禍?!侗阕印?nèi)篇。微旨》:「盜賊甚多,將何以卻朝夕之患,防無妄之災(zāi)乎?!挂沧鳌肝阃湣?、「無妄之禍」。
《漢語大詞典》:魘蠱(魘蠱)
以巫術(shù)、妖術(shù)使人遭災(zāi)或神智迷糊。太平廣記卷三六九引 唐 戴孚 《廣異記·蘇丕女》:“其婢女請術(shù)者行魘蠱之法,以符埋 李氏 宅糞土中?!?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林四娘記:“夫人窺見其容,疑人世無此妖麗,非鬼必狐,懼為魘蠱,勸公絶之?!?何垠 注:“魘蠱,魘魅蠱惑也?!币槐咀鳌?厭蠱 ”。
《漢語大詞典》:池魚之慮(池魚之慮)
謂擔(dān)憂無端受累遭災(zāi)。《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羅店鎮(zhèn)志》:“訛傳 丁國恩 率大兵會剿 羅店 ,蓋以吾鎮(zhèn)賊曾踞作巢穴,人人抱池魚之慮,一時驚惶無措,各扶老攜幼避匿四鄉(xiāng),半皆露宿?!眳⒁姟?池魚之殃 ”。
《國語辭典》:池魚之殃(池魚之殃)  拼音:chí yú zhī yāng
春秋時,宋司馬桓有寶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尋珠不著,而池魚卻因此而亡。典出《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一說為春秋時,宋人名池中魚者,居近城門,城門失火,延及其家。一說為宋城門失火,眾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魚死。俱見《太平御覽。卷九三五。鱗介部。魚上引風(fēng)俗通》。后比喻無辜卻受牽累而遭禍。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擇地而居,否則恐預(yù)池魚之殃?!挂沧鳌赋佤~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