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68,分138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教道
數(shù)道
顯道
隧道
道貌
道意
歸道
道地
探道
營道
倍道
怪道
道脈
道源
擁道
《漢語大詞典》:教道
同“ 教導(dǎo) ”。 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山林藪澤,有能取蔬食、田獵禽獸者,野虞教道之。”《漢書·鄭崇傳》:“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養(yǎng)育,免于襁褓,教道以禮,至於成人,惠澤茂焉?!?顏師古 注:“道讀曰導(dǎo)。” 明 羅貫中 《風云會》第二折:“尊太后如母呵,您百官頓首聽教道?!?/div>
《漢語大詞典》:數(shù)道(數(shù)道)
責備。 管樺 《清風店》二:“是不是他數(shù)道你來著?”
分類:責備
《國語辭典》:顯道(顯道)  拼音:xiǎn dào
1.彰明顯著之道?!稌?jīng)。泰誓下》:「天有顯道,厥類惟彰?!?br />2.宋夏景宗的年號(西元1032~1033)。
《國語辭典》:隧道  拼音:suì dào
1.貫穿因山脈或海峽等地形因素阻隔的通道。如:「雪山隧道」、「海底隧道」。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比水注》:「隆山南有一小山,山阪有兩石虎相對,夾隧道,雖處蠻荒,全無破毀,作制甚工,信為妙矣。」宋。鄧牧《洞霄圖志。卷六。碑記門。天柱觀記》:「今天柱山即《真誥》所謂大滌洞天者也,內(nèi)有隧道,暗通華陽?!?br />2.古稱墓前的甬道為隧道?!稌x書。卷三四。列傳。杜預(yù)》:「其造冢居山之頂,……其隧道唯塞其后而空其前?!固?。褚亮〈左屯衛(wèi)大將軍周孝范碑銘并序〉:「薨徂之日,朝野興悼,恩加丘隴,禮備哀榮,爰命有司,立碑隧道。」
《國語辭典》:道貌  拼音:dào mào
人的面貌、神態(tài)?!度龂萘x》第三七回:「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非常,特來相探?!?/div>
《漢語大詞典》:道意
(1).指道家無為的主旨。 漢 班固 《奕旨》:“外若無為默而識,浄泊自守以道意,隱居放言遠咎悔,行象 虞仲 信可喜。”
(2).表示或傳達某種意愿。 南朝 齊 王融 《為竟陵王與隱士劉虬書》:“所以不遠千里,尺書道意?!?唐 王勃 《秋晚入洛于畢公宅別道王宴序》:“仰云霞而道意,捨塵事而論心?!?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香奩艷語:“ 春春 已為他邸所畜,獨 賽師 在,郎君若欲見之,當為道意也。” 田漢 《梵峨璘與薔薇》第四幕:“鄙人既知小姐必歸,所以特馳函道意?!?br />(3).道教或道家的旨意、氣質(zhì)。 晉 葛洪 抱樸子·塞難:“儒教近而易見,故宗之者眾焉。道意遠而難識,故達之者寡焉?!?唐 戴叔倫 《漢宮人入道》詩:“蕭蕭白髮出宮門,羽服星冠道意存?!?宋 蘇軾 《辨道歌》:“真心道意非不嘉,餐金閑暇非虛譁?!?查慎行 題注:“ 東坡 晚年,留心養(yǎng)生之術(shù),於龍虎鉛汞之説,不但能言,而且能行?!?宋 朱熹 《秀野以喜無多屋宇》詩之七:“仙人空山居,道意妙羣物。度世君則然,脩身吾豈不?!?br />(4).猶著意。 宋 李清臣 《欽圣憲肅皇后哀冊文》:“至性溫溫,令儀翼翼。道意禮學(xué),生知自得?!?/div>
《漢語大詞典》:歸道(歸道)
(1).謂辭謝師職。《后漢書·桓榮傳》:“臣師道已盡,皆在太子,謹使掾臣 汜 再拜歸道?!?李賢 注:“歸猶謝也?!?br />(2).返回的路,退路。六韜·虎韜:“敵人四合而圍我,斷我歸道?!?/div>
《國語辭典》:道地  拼音:dào dì
1.事先說明,預(yù)留地步?!稘h書。卷九○??崂魝?。田延年傳》:「丞相議奏延年『主守盜三千萬,不道。』霍將軍召問延年,欲為道地?!固?。顏師古。注:「為之開通道路,使有安全之地也?!?br />2.實在的、真正的。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這果是家園制造,道地收來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六:「老和尚在里頭看見徒弟引得個小夥子進來,道:『是個道地貨來了?!弧挂沧鳌傅氐馈埂?br />3.招呼?!赌鹾;ā返谝痪呕兀骸溉缢卦剖窃星锾嫠泻?,怡云是成伯怡代為道地,老先生還自鳴得意,說是風塵知己哩!」
《韻府拾遺 皓韻》:探道
蘇轍詩感君探至道勸我減粱肉
《漢語大詞典》:營道(營道)
研習(xí)道藝。禮記·儒行:“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shù)。” 孔穎達 疏:“營道同術(shù)者,謂經(jīng)營道藝同齊於術(shù)……營道同術(shù),據(jù)所習(xí)道藝也。” 晉 陸機 《赴洛》詩之一:“希世無高符,營道無烈心?!?唐 儲光羲 《薦玄德公廟》詩:“表微在營道,明祀將祈年?!?/div>
分類:研習(xí)
《國語辭典》:倍道  拼音:bèi dào
1.以加倍的速度趕行?!秾O子。軍爭》:「日夜不處,倍道兼行。」《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恐夏侯惇孤力難為,故又差臣等倍道而來協(xié)助。」
2.違背道理?!犊鬃蛹艺Z。卷三。辨政》:「中行文子倍道失義,以亡其國?!?/div>
《國語辭典》:怪道  拼音:guài dào
怪不得?!段拿餍∈贰返谌呕兀骸冈瓉硎俏粠煚?,怪道氣派不同。師爺就請進棧坐坐罷。」也作「怪得」、「怪底」。
《漢語大詞典》:道脈(道脈)
猶道統(tǒng)。 元 戴良 《哭汪遯齋二十四韻》:“儒言存道脈,野趣任天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gòu)釁》:“接 洙 泗 之淵源,擬荷千秋之擔。紹 昌黎 之道脈,豈興八代之衰?!?清 顏元 存學(xué)編·上太倉陸桴亭先生書:“庶幾衍道脈於不墜,續(xù)真宗於不差。”
分類:道統(tǒng)
《漢語大詞典》:道源
(1).僧道以為,佛教、道教的經(jīng)義是事物的本源,故稱。 唐 王昌齡 《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詩之三:“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 唐 柳宗元 《送文暢上人登五臺遂游河朔序》:“今有釋 文暢 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語,忘甘露之味,服道 江 表,蓋三十年。”
(2).知識之源。 唐 李翰 《難進論》:“或以小人所長,乘以君子所短,或以己所未達,不信人所能然,則道源蔽而不通,心境曠而不接。辨雖博萬物,不能釋其疑辭,智雖絡(luò)天地,不能效其長策?!?br />謂引水出流。 宋 歐陽修 《會圣宮頌》:“巍峩穹崇,奠京之東,有山而崧,奫淪道源,匯流而淵?!?/div>
《漢語大詞典》:擁道(擁道)
堵塞道路。 明 于謙 《入塞》詩:“弟兄親戚遠相迎,擁道攔街不得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