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劉敏元 朝代:前趙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十六國時前趙北海人,字道光。好星歷陰陽術(shù)數(shù)。永嘉之亂,同郡管平以年老隨敏元西奔,道為盜所劫,敏元已脫身而復(fù)返,說盜而免之。后仕劉曜,為中書侍郎、太尉長史。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
姓褚氏。未詳何許人。年踰齠齔。即出家。受具后。遂學毗尼于光州岸公。門下。素持誦法華至老尤不怠。上元元年。示疾終于錢唐之法華寺。春秋七十九。法臘五十八。
宋高僧傳·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釋道光。姓褚氏。喻齔出家方冠受具。詣光州和尚學通毗尼。于時夏淺德崇壇場屬望。蓋天賚真士為東南義虎。云雨慈昧笙鏞道聲。光持法華經(jīng)創(chuàng)塔廟。洎沒身不怠也。上元元年庚子仲秋示疾終于本寺。春秋七十九。法臘五十八。是日馳陽昧昧淫雨??。烈風崇朝嘉木為折。乃東土福盡之徵也。俄然喜氣五色亭亭如蓋。移晷不散偏映精廬。即西方往生之意也。初光未歿。其月三日質(zhì)明。支疾凝神依色身觀。彌陀具相現(xiàn)在其前。滿庭碧華昔所未睹者。四日昧爽有異人請光為和尚。遂開目彈指曰。但發(fā)菩提心。至五日曼陀羅華自天而雨。門人神烈義津。追慕弗遑。各分法味。流布行化香火無窮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88—739 【介紹】: 唐僧。綿州巴西人,俗姓李。道士李榮侄。出家后,先修舍身苦行,繼習般舟念佛,后入五臺山,寶鑒禪師密授頓教。終住長安大薦福寺。能詩。王維曾師事十年,又為詩友。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讀誦篇
道光者。蘄州永樂寺書經(jīng)僧也。數(shù)椽山中。與其兄道舒鄰房。晨香夕燈。以禪誦為佛事。出血和墨。書寫一切經(jīng)。其衡斜點畫。勻如空中之雨。整如上瀨之魚。皆精進力之所成。且為人純素。忠于事。孝于奉親。為里闬所敬信。法眷所追崇。從之者。皆肅如也。寂音尊者。嘗過其庵。信宿彌日。盡獲見其所寫之經(jīng)。無慮十數(shù)種。為之頂戴歡喜。稱其為真比丘。為說以贈之。有云觀其施為。日夕以與佛菩薩。語言酬酢。豈復(fù)有世間心耶。華嚴曰。念念不與世間心合。是大精進。光其以之。
武道光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錢塘人。為東太乙宮道士。善補六朝諸家名畫,能作花鳥窠木竹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陜府雞足山人,一名式,又名道原,字太源。嘗為僧,法號紫賢,又號毗陵禪師。云游長安,留開福寺。后為道士。徽宗崇寧五年寓郿,遇石杏林傳授口訣真要,乃注解《悟真篇》,作《復(fù)命篇》及《丹髓歌》。高宗紹興中壽至一百十四歲卒。
全宋詩
薛道光(一○七八~一一九一),一名式,一名道源,雞足山(今河南陜縣西南)人。一云閬州(今四川閬中)人,字太原。嘗為僧,法號紫賢,又號毗陵禪師。留長安開福寺,參長老修嚴及僧如環(huán),因桔槔頓悟?;兆诔鐚幬迥辏ㄒ灰弧鹆卩d縣遇道人石泰,遂棄佛入道。據(jù)說壽一百十四歲,光宗紹熙二年卒。事見《道藏》冊五《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九。 薛道光詩,據(jù)《歷世真仙體道通鑒》所收,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三二一八
薛道光(一○七七——一一九一),名式,又名道源,字太原,陜府雞足山(今屬河南陜縣)人,一云閬州(治今四川閬中)人。嘗為僧,法號紫賢,一號毗陵禪師。云游長安,因觀桔槔有感,念談禪不能長生,遂志向金丹大道,得《悟真篇》,知性命雙修術(shù)。后遇石泰,乃棄僧伽,致力修道。著《復(fù)命篇》及《丹髓歌》行世。道光為南宗第三祖,道稱紫賢真人。見《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九(《道藏》第五冊,文物出版社)。
周道光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周道光(1513年—1577年),字子孚,號云川,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會試第七十四名,二甲第二十八名進士。工部觀政,初授福建福寧州知州,未任,丁母憂歸,繼丁父艱。起復(fù)補北直隸開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擔任泉州府同知;嘉靖四十一年,擔任泉州府知府。
馮謙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馮謙(1523年—?),字道光,號益川,浙江寧波府慈溪縣人,軍籍。己酉科(1549年)浙江鄉(xiāng)試第九十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十一名進士。工部觀政,授南京禮部主事,三十八年升郎中,三十九年升山東僉事,四十二年升江西參議,四十四年升廣東副使。降山東督糧左參議,隆慶四年十一月升山西副使,六年七月被按臣俞一貫彈劾,部覆照不謹例閑住。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文熙(1550年—?),字道光,號純臺,直隸真定府南宮縣人,民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鄉(xiāng)試十一名,連續(xù)七科會試落地,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終于中式二甲第三十一名進士。吏部觀政,任山東汶上縣知縣。擢升南京山東道御史,二十二年十二月疏救御史冀體、給事中任彥蘗、文選司郎中馮生虞等人,二十三年(1595年)冬,神宗因兵部擅自徇私署職事遷怒科道官員,給事中耿隨龍、鄒廷彥、黎道炤、孫羽侯、黃運泰、毛一公,御史李宗延、顧際明、袁可立、綦才、吳禮嘉、王有功、李固本,南京給事中伍文煥、費必興、盧大中,南京御史柳佐、聶應(yīng)科、李文熙十九人俱調(diào)外任,其馀停俸一年。。

人物簡介

維基
吳道光(1557年—?),字孚伯,號日鑄,浙江紹興府馀姚縣人,軍籍。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鄉(xiāng)試十四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七名,登二甲第三十五名進士。禮部觀政,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四九九
丘道光(一五七四 — ?),字厚卿。大埔人。明神宗萬歷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舉人。授云夢知縣,攝孝感事,謫長樂教諭。又五年,升肇慶府教授,晉鎮(zhèn)遠府推官。值兩江九苗叛,道光單騎往撫之。聞父訃歸,卒于長沙。有《來青樓稿》、《大雅堂稿》等。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
朱道光,字君孚,號吉暉,江西南昌府豐城縣民籍。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工部觀政,八月授廣東陽江縣知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五
釋正會,字道光。姓劉氏,永寧人。母李氏,慈心愛物,勤苦自持。會生而性質(zhì)剛直,樸實持重,志趣高超,有不可一世之意。年十二,便爾離塵,為安國寺果從所撫,及長披度。從能隱法師聽講《楞嚴經(jīng)》,聽未竟,忽焉開敏,識力慧心,自異群侶。清順治七年,玉光老人說戒廣濟,會拜受焉。爾時緇眾云集,日給浩繁。會因辭去,歸至汾上,見田廬榛莽,耆舊凋零,斷井頹垣,離離禾黍,低個久之。蓋兵燹之馀,流冠蜂聚,燕趙衛(wèi)晉,殘破尤甚,乃思南游,從事參究。于是泛長江,浮震澤,往來金陵鐵甕間,徘徊于玉峰鑒湖之上,登高四望,滿目烽煙,憑吊欷獻,悵然自失,由是復(fù)折而北,歷齊宋魯魏,遂造五臺。時順治十八年也,其在臺山,退然自處,不異于人,人亦鮮知者。嘗獨尋幽勝,自為禪悅。時逢暮春,澗豁草綠,徐步梵園,荒蔓四圍,路徑皆沒,方舉袖拂草藉茵為坐,忽見空中金光數(shù)丈,瑞云晻映間,若文殊寶相半隱半露,頃之屹然前立。會驚愕下拜,俄而一片紫霞,從東飛來,與之西去,金光遂滅。因以白眾,眾多疑之,然會生平無戲言,知不誣也。既感瑞應(yīng),益自憤發(fā),行般舟三昧,百日持誦,精進勇猛,無前回向,西方直欲,與佛齊肩。康熙元年,復(fù)入廣濟為西堂首座。十年,說戒信安。又應(yīng)宗師府萬壽戒壇兩期,無少暇。十五年,云光游盤山,不返廣濟,虛席幾一載,監(jiān)院乃迎會入主方丈,以振寰為阇黎。振寰者,燕臺華胄,恬澹性成,而虔于禮誦,嫻于詞令。辛酉歲圣祖幸臨,迎至藏經(jīng)閣下,便問何處法臘幾何,會但對曰:“晉人,年七十?!笔プ媸煲曋唬骸笆饨≡?。”及入丈室。顧問《般若經(jīng)》卷數(shù)。會未及應(yīng),阇黎代對之甚悉。蓋圣祖萬機馀暇,頗究心內(nèi)典,知此經(jīng)本八百卷,乃試問之,阇黎初對以六百卷,及再詰問,乃曰:“二百卷實相般若,亦在此中?!庇墒羌螄@,知為積學。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六
釋悟森,字道光。姓陳氏,華亭人。雅性靜默,獨喜禪坐,嘗與懷清老人參論得其稱許,遂受記莂。歷訪名山,十有馀載。嘉慶二十年,復(fù)來云林,延為首座,后靜養(yǎng)于普賢閣,終日潛處,杜門不出。著有《詩稿》、《語錄》若干卷。道光九年九月四日,書偈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