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3詞典 2分類詞匯 51
《國語辭典》:忸怩  拼音:niǔ ní
慚愧難為情或不大方的樣子?!逗鬂h書。卷六○下。蔡邕傳》:「公子仰首降階,忸怩而避?!埂读凝S志異。卷一。瞳人語》:「士人忸怩,吃吃而言?!挂沧鳌糕钅蟆?。
《國語辭典》:畏縮(畏縮)  拼音:wèi suō
畏怯不前。《金史。卷一○。章宗本紀(jì)二》:「蓋多不識(shí)本職之體,而徒事細(xì)碎,以致州縣例皆畏縮而不敢行事。」
《漢語大詞典》:退伏
退縮隱藏。 漢 劉向 《九嘆·怨思》:“恐登階之逢殆兮,故退伏於末庭。” 晉 王嘉 拾遺記·唐堯:“國人或刻木,或鑄金,為此鳥之狀,置之門戶之間,則魑魅丑類自然退伏?!?宋 葉適 《上孝宗皇帝札子》:“夫我自有所謂難,而不知變其難以從其易;我自有所謂不可,而不知變其不可以從其可。於是力屈氣索,甘為退伏,常愿和好,抽兵反戍,拱手奉虜,而暫安於東南?!?/div>
分類:退縮隱藏
《漢語大詞典》:退轉(zhuǎn)(退轉(zhuǎn))
(1).佛教語。謂位次下降,功行減退,道心退縮等。《法華經(jīng)·序品》:“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zhuǎn)?!?南朝 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法師今若退轉(zhuǎn),未必有一稱心交,失現(xiàn)前十種大利?!?span id="iw08wqg"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太子成道變文》:“常持苦行,心無退轉(zhuǎn)?!?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釋教有 無量壽佛 之説,念之者得生凈土,永不退轉(zhuǎn)?!?br />(2).退回;轉(zhuǎn)頭。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mèng)幻·松雪翁入夢(mèng)》:“余自束髮即學(xué) 松雪翁 書,至十八九歲最喜臨摹 山谷 ,業(yè)師 林蠡槎 先生謂 泳 受病已深,仍以 松雪 為退轉(zhuǎn)之法?!?魯迅 《華蓋集·這個(gè)與那個(gè)》:“如果偶有幾個(gè)不肯退轉(zhuǎn),因而受害的,公論家便異口同聲,稱之曰傻子?!?/div>
《漢語大詞典》:退屈
退縮屈服。《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jīng)講經(jīng)文》:“如此辛懃能忍受,不生退屈有何緣?”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辨:“夫?qū)W詩者以識(shí)為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由立志之不高也?!?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非示眾生皆佛,則不能去退屈心。”
分類:退縮屈服
《漢語大詞典》:退惰
退縮怠惰。 宋 陸游 《夜雨思括蒼游》詩:“道心退惰如風(fēng)鷁,世念堅(jiān)彊似火牛?!?宋 葉適 《除吏部侍郎謝表》:“胥疏退惰之中,功名絶紀(jì);蹇產(chǎn)病昏之后,意樂全銷?!?/div>
分類:退縮怠惰
《國語辭典》:澀縮(澀縮)  拼音:sè suō
做事猶豫退縮,不爽快。如:「若想成大功、立大業(yè),就須改正遲疑怠忽,澀縮不前的毛病?!?/div>
《國語辭典》:斂縮(斂縮)  拼音:liàn suō
收斂、退縮。如:「他最近的言行舉止斂縮了許多。」清。徐珂《清稗類鈔。動(dòng)物類。菟葵》:「平時(shí)觸手?jǐn)靠s,形如花蕾,全體柔軟,實(shí)為珊瑚蟲之無骨骼者也?!?/div>
《國語辭典》:縮朒(縮朒)  拼音:sù nǜ
1.農(nóng)歷朔日,月見東方稱為「縮朒」。
2.退縮不前?!稘h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王侯率多縮朒不任事,故食二日仄慝者十八,食晦日朓者一,此其效也?!?/div>
《漢語大詞典》:斂去(斂去)
退縮而離去。宋史·何灌傳:“ 灌 迎高射之,發(fā)輒中,或著崖石皆沒鏃,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div>
分類:退縮離去
《漢語大詞典》:蹙蹜
(1).退縮不前貌。
(2).局促。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天禧元年:“我自任政事,幾二十年,每進(jìn)對(duì),稍忤上意,即蹙蹜不能自容,以是知其偉度矣。”
分類:局促退縮
《漢語大詞典》:退生
退縮求生。吳子·圖國:“士以進(jìn)死為榮,退生為辱矣。”
分類:退縮求生
《漢語大詞典》:避縮(避縮)
躲避退縮。 宋 強(qiáng)至 《送章傳道東歸三十八韻》:“二 章 初交鋒,懦氣令避縮?!?/div>
《漢語大詞典》:般還(般還)
退縮旋轉(zhuǎn)貌。古人受拜時(shí)退縮轉(zhuǎn)身以示謙讓的一種動(dòng)作。禮記·投壺:“賓再拜受,主人般還曰辟?!?孔穎達(dá) 疏:“‘主人般還曰辟’者,主人見賓之拜,乃般曲折還,謂賓曰:‘今辟而不敢受?!源苏?,欲止賓之拜也?!眳⒁姟?般旋 ”。
《漢語大詞典》:般旋
(1).古人行禮時(shí)的一種動(dòng)作姿勢(shì)。 漢 班固 《白虎通·崩薨》:“童子諸侯不朝而來奔喪者何?明臣子於其君父非有老少也,亦因喪質(zhì),無般旋之禮,但盡悲哀而已?!?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般旋之儀,見憎於裸踞之鄉(xiāng)?!眳⒁姟?盤旋 ”。
(2).留連,盤桓。 漢 揚(yáng)雄 《蜀都賦》:“萬端異類,崇戎總濃般旋。”參見“ 盤旋 ”。
《漢語大詞典》:卻卻(卻卻)
亦作“卻卻”。 退縮貌。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八集·十遇詞》:“遇俗務(wù)則卻卻,遇談人過則略略?!?/div>
分類: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