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全部 82分類詞匯 82
《國語辭典》:五湖  拼音:wǔ hú
湖泊名:(1)太湖?!秶Z。越語下》:「戰(zhàn)于五湖?!固?。劉長卿 餞別王十一南游詩:「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2)洞庭湖?!俄n非子。初見秦》:「秦與荊人戰(zhàn),大破荊,襲郢,取洞庭五湖江南?!?3)太湖及其附近的胥、蠡、洮、滆四湖。宋。吳文英八聲甘州。渺空煙四遠〉詞:「宮里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div>
《國語辭典》:近世  拼音:jìn shì
過去不遠的時代?!盾髯?。非相》:「遠舉則病繆,近世則病傭。」也作「近代」。
《漢語大詞典》:山堂
(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四:“録其( 趙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國秋初到,山堂氣更清?!?br />(2).隱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組 《艮岳賦》:“傚隱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幫會的組織機構。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這(哥老會)兩個山堂,在 長江 的勢力算為最大?!?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三章緒言:“當時天地會山堂分立,缺乏統(tǒng)一指揮?!?/div>
《國語辭典》:以太  拼音:yǐ tài
乃西方的古代物理學家認為充塞于宇宙中,傳播光熱電磁的微妙物質。富于彈性,稍有振動,即生微波,以傳達于上下四方。但在相對論提出后,這種以太的觀念便被推翻而廢棄不用。為英語ether的音譯。
《國語辭典》:照會(照會)  拼音:zhào huì
1.通知、知會?!度辶滞馐贰返谝痪呕兀骸缚锍诉f個眼色與他,那童生是照會定了的,使不歸號,悄悄站在黑影里?!?br />2.核對審察。《宋史。卷九三。河渠志三》:「訪聞先朝水官孫民先,元祐六年水官賈種民各有河議,乞取索照會?!?br />3.執(zhí)照、憑證?!逗藓!返谄呋兀骸改氵@里有甚么貴重東西?要到那里去?你說了,兵頭給你照會,送你出境?!?br />4.察照知會。指外交部對外國使節(jié),或是各省長官對外國領事所遞交的一種外交文書。亦即一國政府將彼此相關的某一事件的意見通知另一國政府。也稱為「通牒」、「外交照會」。
《國語辭典》:近人  拼音:jìn rén
1.泛指近代人?!墩f文解字。缶部》「罃」字清。段玉裁。注:「近人謂罌、罃一字。依許則劃然二物二字也。罌大,罃小,用各不同?!?br />2.和自己較親近的人?!度龂萘x》第四八回:「徐庶當晚密使近人去各寨中暗布謠言?!?br />3.靠近人。如:「我感冒了,不敢近人?!固?。孟浩然 宿建德江詩:「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div>
《國語辭典》:龍頭(龍頭)  拼音:lóng tóu
1.龍的頭。《三國志。卷五○。吳書。妃嬪傳。吳主權潘夫人》:「得幸有娠,夢有以龍頭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孫)亮?!埂段饔斡洝返谝弧鸹兀骸肝横缰x了恩,卻才撚子在手,忽聽得朝門外,大呼小叫。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功等,將著一個血淋淋的龍頭,擲在帝前?!?br />2.科舉時代稱狀元為「龍頭」。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余舉中殿試后,尚未傳臚。在董文恪公家,偶遇一浙士能測字,余書一墨字,浙士曰龍頭竟不能屬君矣?!?br />3.三國魏華歆、邴原、管寧三人為同窗好友,時人以一條龍比喻三人。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見《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鐘繇華歆王朗傳。華歆》南朝宋。裴松之。注?!度龂萘x》第六六回:「華歆當日逞兇謀,破壁生將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罵名千載笑『龍頭』!」
4.領袖人物。如:「龍頭老大」?!赌鹾;ā返谌兀骸肝覀兯挠牙镱^,文章學問,當然要推你做龍頭,弟是婪尾?!?br />5.自來水管出水的管制器。也稱為「水栓」、「水龍頭」。
《國語辭典》:近代  拼音:jìn dài
1.過去不遠的時代?!逗鬂h書。卷四一。第五倫傳》:「近代光烈皇后,雖友愛天至,而卒使陰就歸國,徙廢陰興賓客?!埂度龂尽>砦寰?。吳書。吳主五子傳。孫登傳》:「權欲登讀漢書,習知近代之事?!挂沧鳌附馈?。
2.我國歷史上專指十九世紀中葉至五四運動之間的時期。
《國語辭典》:王國(王國)  拼音:wáng guó
1.天子統(tǒng)治的國家。即中央政府?!对娊洝P⊙?。六月》:「王于出征,以匡王國?!谷龂?。曹植責躬詩〉:「廣命懿親,以藩王國?!?br />2.指古代邊疆少數(shù)民族所建之國?!稏|觀漢記。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紀》:「是時,名都王國有獻名馬、寶劍、直百金?!?br />3.近代指君主制或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如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荷蘭王國等。
4.喻相對獨立的領域或范疇。如:「這個國家能成為汽車王國,靠的是不斷的創(chuàng)新?!?/div>
《漢語大詞典》:采桑(採桑)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span>, 南朝 宋 鮑照 、 梁 簡文帝 、 陳后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桑》。后人多所仿效。
(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採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採桑度〉序。
(3).樂府近代曲名。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二·〈採?!敌?/a>》:“《樂苑》:‘《採?!?/span>,羽調曲。又有《楊下採?!?/span>?!?span id="x8tw9kd" class="book">《採?!?/span>本清商西曲也?!?唐 張祜 有此作。
(1).謂采摘桑葉。古樂府
《日出東南隅行》:“ 羅敷 善蠶桑,采桑城南隅?!?br />(2).古樂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樂通二:“《采?!?/span>, 晉 清商西曲。羽調。 唐 有大曲?!眳⒁姟?采桑子 ”。
(3).古 黃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鄉(xiāng)寧 西。左傳·僖公八年:“ 晉 里克 帥師, 梁由靡 御, 虢射 為右,以敗 狄 于 采桑 ?!?杜預 注:“ 平陽 北 屈縣 西南有 采桑津 ?!?/div>
《漢語大詞典》:采桑子(採桑子)
詞牌名。原本 唐 教坊大曲,名《採?!?/span>或《楊下採?!?/span>。 南朝 后主 作詞名《採桑子傳》, 宋 初名《採桑子》。一名《羅敷媚》《丑奴兒》。雙調四十四字。
唐 教坊大曲有《采?!?/span>,截取一“遍”單行,后用作詞牌。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雙調,四十四字,平韻。又有《添字采桑子》,四十八字或五十四字;《攤破采桑子》,一名《攤破丑奴兒》,六十字;《促拍采桑子》,一名《促拍丑奴兒》,五十字;皆平韻。 宋 詞《采桑子慢》一名《丑奴兒慢》,九十字,多平仄互葉。
《國語辭典》:說話(說話)  拼音:shuō huà
1.發(fā)言、講話?!度辶滞馐贰返谒钠呋兀骸杆译m然官員多,氣魄大,但是我老頭子說話,他也還信我一兩句。」《紅樓夢》第三回:「你們去罷!讓我們自在說話兒!」
2.言辭?!队魇烂餮?。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介溪公最聽他的說話,凡疑難大事,必須與他商量。」
3.一種流行于唐宋時期的說唱藝術,以講說歷史故事為主。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小說講經史》:「說話者謂之『舌辯』,雖有四家數(shù),各有門庭?!?br />4.指責。如:「像這種事,你做得再好,還是會有人說話?!?br />5.事情?!督鹌棵贰返诎似呋兀骸敢蚝桶辰惴蛴行┱f話,大娘知道了,先打發(fā)了春梅小大姐,然后打了俺姐夫一頓,趕出往家去了?!埂毒劳ㄑ浴>硪欢?。范鰍兒雙鏡重圓》:「這是紹興元年冬十二月內的說話。到紹興二年春正月,韓公將建州城攻破?!?br />6.比喻時間極短。如:「請你等一會,他只稍說話間就會回來。」
7.以往國民小學國語科教學項目之一。如:「今天我們有說話課。」
《漢語大詞典》:楊柳枝(楊柳枝)
(1).樂府近代曲名。本為 漢 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至 唐 易名《楊柳枝》, 開元 時已入教坊曲。至 白居易 依舊曲作辭,翻為新聲。其《楊柳枝詞》之一云:“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當時詩人相繼唱和,均用此曲詠柳抒懷。七言四句,與《竹枝詞》相類。參閱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五、樂府詩集卷八一。
(2). 唐 白居易 有妓 樊素 ,善唱《楊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稱 樊素 。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駱馬兮放 楊柳枝 ,掩翠黛兮頓金羈;馬不能言兮長鳴而卻顧, 楊柳枝 再拜長跪而致辭?!眳⒁姟?楊枝 ”。
《漢語大詞典》:楊枝(楊枝)
(1).楊柳的枝條。舊俗于分別之際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楊枝不耐秋風吹,薄交易結還易離?!?清 王士禛 《楊枝紫云曲》之一:“名園一樹緑楊枝,眠起東風踠地垂。”
(2).梵語,譯曰齒木。取楊柳等之小枝,將枝頭咬成細條,用以刷牙,故又稱楊枝。 晉 法顯 佛國記:“出 沙祇城 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楊枝?!?span id="wdpsnj9" class="book">《隋書·南蠻傳·真臘》:“每旦澡洗,以楊枝浄齒,讀誦經咒?!?br />(3).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 。 樊素 善唱《楊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戀的女子。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綽綽有歌舞態(tài),善唱《楊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聞 洛 下?!?宋 蘇軾 《朝云詩》:“不似 楊枝 別 樂天 ,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李尚書 雍熙 學道,散遣歌姬…… 阮亭 亦云:‘萬種心情消未盡,忍辭駱馬遣 楊枝 ?’”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驚心薄俗太支離,失笑高門半守雌。一紙巵詞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楊枝 。” 郁達夫 《相思樹》詩之三:“我去 蓬萊 覓棗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向 瑤池 見,記取 楊枝 舞影斜?!?/div>
《國語辭典》:蹴鞠(蹴踘)  拼音:cù jú
一種古代踢球游戲。參見「蹴鞠」條?!妒酚?。卷一五○。扁鵲倉公傳》:「處后蹴鞠,要蹶寒,汗出多,即嘔血?!?/div>
《國語辭典》:蹴鞠  拼音:cù jú
一種古代踢球游戲,類似現(xiàn)今的踢足球。根據(jù)《事物紀原》的記載,起源于黃帝時代,流行于漢唐,宋代發(fā)展到巔峰,明清逐漸衰微?,F(xiàn)在的踢毽子還留有蹴鞠的影子。明汪云程著有《蹴鞠圖譜》,記載唐宋到元明間蹴鞠的比賽、游戲的方法,以及球場的形式、規(guī)例。唐。杜甫清明〉詩二首之二:「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挂沧鳌柑呔稀埂ⅰ柑邭隆?、「踢圓」、「蹴鞠」、「蹴圓」。
《國語辭典》:秋社  拼音:qiū shè
古代農家于立秋后第五戊日,舉行酬祭土神的典禮。唐。韓偓 不見詩:「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
《國語辭典》:鐘樓(鐘樓)  拼音:zhōng lóu
懸掛大鐘的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