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轉生(轉生)  拼音:zhuǎn shēng
佛教上指原先的生命結束,再投生成另一個新的生命體?!洞蟀闳舨_蜜多經(jīng)》卷五○六:「若此世界火劫、水劫、風劫起時,彼匱法業(yè)猶未盡故,死已轉生他方世界,與此同類大地獄中?!?/div>
《國語辭典》:轉世(轉世)  拼音:zhuǎn shì
佛教指原先的生命結束,再投生成另一個新的生命體?!冻蹩膛陌阁@奇》卷七:「蓋玄宗是孔升真人轉世,所以一心好道?!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幕兀骸负蜕蟹讲胖朗撬赣H轉世,因向那人家哭著求告,施舍在庵里供養(yǎng)著?!?/div>
《漢語大詞典》:生處(生處)
(1).生長的地方。 唐 李咸用 《苔》詩:“幾年風雨跡,疊在石孱顏。生處景長靜,看來情儘閒?!?金 元好問 《野谷道中懷昭禪師》詩:“説向阿師應被笑,人生生處果難忘。” 元 曹之謙 《送李郭二子還鄉(xiāng)》詩:“喪亂身為客,淹流淚滿衣。亦知生處樂,未卜有年歸?!?br />(2).指聚集之處。 唐 杜牧 《山行》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3).佛教謂轉世輪回之處。魏書·釋老志:“善惡生處凡有六道焉?!?br />(4).指轉生之處。 元 覺岸 釋氏稽古略卷二:“﹝ 道安法師 ﹞正月晦日命門徒具浴。忽有異僧出入隙中。 安 以生處問之,僧指西北,云即開,見樓閣如幻出,曰:‘彼兜率天也?!?br />(5).產(chǎn)地。 清 翟灝 通俗編·貨財:“生處不如聚處。”
《國語辭典》:生天  拼音:shēng tiān
死后投生天界。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改日做個水陸道場,超度你生天便了?!埂度辶滞馐贰返诙鸹兀骸刚垘妆妿煾柑嫖夷钜痪斫?jīng),超度我生天。」
《國語辭典》:生路  拼音:shēng lù
1.可逃生、活命的路徑,即指活路?!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隨你十惡大罪,與他商量,便有生路。」
2.生活的途徑或方法。如:「另謀生路」。
《國語辭典》:寄生  拼音:jì shēng
1.依附他物生活。《管子。八觀》:「有地君國,而不務耕藝,寄生之君也?!埂冻o。東方朔。七諫。初放》:「便娟之脩竹兮,寄生乎江潭?!?br />2.生物學上指依附于他種生物之活體上,吸收其寄主之養(yǎng)分,供自身生存者,如植物之桑寄生、動物之蛔蟲寄生于人體。
《國語辭典》:生趣  拼音:shēng qù
1.創(chuàng)造、產(chǎn)生趣味。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章表》:「觀其體贍而律調(diào),辭清而志顯,應物掣巧,隨變生趣,執(zhí)轡有馀,故能緩急應節(jié)矣?!?br />2.生動有趣。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一二。各體詩》:「又戲張子野娶妾,專用張家事點綴縈拂,最有生趣?!?br />3.生活的情趣?!读凝S志異。卷二。珠兒》:「冷落庭幃,益少生趣?!?/div>
《國語辭典》:托生  拼音:tuō shēng
投胎?!都t樓夢》第二八回:「就便死了,也是屈死鬼,任憑高僧高道懺悔,也不能超生,還得你伸明了緣故,我才得托生呢?」也作「托生」。
《漢語大詞典》:脫生
舊時傳說人或精怪死后,靈魂投胎轉生,稱為“脫生”。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上:“ 明肅章獻 嘗自言夢 周王 祐 來告,將脫生 荊王 宮中?!?元 谷子敬 《城南柳》楔子:“俺兩箇都是妖物……知它幾時能勾脫生?”《醒世姻緣傳》第八回:“那 晁住 媳婦原是個鑿木馬脫生的?!?梁斌 《紅旗譜》六:“下輩子再脫生的時候,先問問閻王爺,他要叫我脫生個女人,我寧愿永在陰間做鬼?!?/div>
《漢語大詞典》:還世(還世)
(1).轉世,轉生。 唐 王魯復 《故白巖禪師院》詩:“能師還世名還在,空閉禪堂滿院苔?!?br />(2).猶還魂。 宋 魯應龍 《閑窗括異志》:“汝有陰隲,天未遽奪汝壽,汝今還世,切須事君則忠,事長則順?!?/div>
《國語辭典》:降凡  拼音:jiàng fán
天神轉生于人間。
《國語辭典》:全能生產(chǎn)(全能生產(chǎn))  拼音:quán néng shēng chǎn
指機器或生產(chǎn)線全部開機,以滿載運轉生產(chǎn)。
《漢語大詞典》:積羞成怒(積羞成怒)
猶言惱羞成怒。謂羞愧至極,轉生憤怒。 梁啟超 《清議報一百冊祝辭并論報館之責任及本館之經(jīng)歷》:“既而臣民犯顏,友邦側目,志不得逞,遂乃積羞成怒,大興黨獄?!?/div>
《漢語大詞典》:鬼漿(鬼漿)
指迷魂湯。迷信者謂人轉生時飲之,前生之事即皆忘。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吾授生時,未飲鬼漿,能前知?!?/div>
《漢語大詞典》:輪化(輪化)
佛教語。謂輪回轉生。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乙卯間,丁 倭 變,公倡義集僧兵為捍,子婿死之,遂鬱鬱負疴,多寄跡蘭若間。平生苦空事佛,豈夙世高僧輪化邪?”
轉生死依涅槃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眾生虛妄生滅,是為生死。諸圣涅槃境界,不為生死之所流轉。涅槃梵語,又作泥日、泥洹、泥畔、涅槃那。舊譯諸師,譯作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新譯作圓寂。滅者為滅生死因果之義,滅度者為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即度也。寂滅者,寂為無為空寂安隱之義,滅為滅除生死之大患滅也。不生者,為生死之苦果再不生也。無為者,為無惑業(yè)之因緣造作也。安樂者,為安穩(wěn)快樂也。解脫者,為離眾苦也。
【三藏法數(shù)】
生死者,一切眾生虛妄生滅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即一切諸佛所悟所證之果也。然生死涅槃,性元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眾生迷故,即轉涅槃而為生死;諸佛悟故,即轉生死而為涅槃。若能了達生死即是涅槃,念念證入,是名轉生死依涅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