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知足天
【佛學(xué)大辭典】
(界名)兜率天也。名義集二曰:「兜率院,此云妙足,新云睹史院,此云知足?!箯浝罩畠敉猎诖颂?。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兜率天的別名,亦即彌勒的凈土。
知足院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知足天之內(nèi)院也。知足天有內(nèi)外二院,內(nèi)院為彌勒菩薩之凈土。
品類足論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阿毗達磨品類足論之略名。
思惟如意足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四如意足之一。
【三藏法數(shù)】
思惟者,思惟彼理,心不馳散也。謂凡所修習(xí),若能思惟,所愿皆得,是為思惟如意足。
界身足論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六足論之一。(參見:阿毗達磨)附錄。
高足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弟子之勝者,曰高足。宋高僧傳七曰:「有大乘基,為其高足?!?/div>
神足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神足通也。又曰神境智證通。略曰神境通。五通之一。(參見:通)
【佛學(xué)常見辭匯】
神足通的簡稱。(參見:神足通)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作用自在無礙,謂之通。佛、菩薩、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瓔珞經(jīng)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勾蟪肆x章二十本曰:「作用無壅,名之為通?!勾擞腥N之別:一報得通力,三界諸天皆有五種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報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學(xué)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禪定而現(xiàn)得五通者。三變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變現(xiàn)種種者。見華嚴大疏三。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作用自在無礙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種,即一、報得通力,三界諸天都有五種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報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習(xí)三學(xué)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禪定也能得五通;三、變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變現(xiàn)種種的境界事物。
神足通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五通之一,又名神境智證通,或心如意通,即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想念間,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佛十大弟子中,目犍連就是得了這種圓滿的神通而號稱為神通第一。
【三藏法數(shù)】
(亦名如意通),神足通者,謂隨意變現(xiàn),飛行自在,一切所為,無有障礙也。
神足月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曰神變月,正五九三長齋月之異名也。此月,諸天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故曰神足月或神變月。雜阿含經(jīng)四十曰:「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變月受戒布薩?!雇氖辉唬骸溉甑戎T瞿曇于法齋日及神足月受持齋戒修功德不?!怪嵌日撌唬骸噶丈褡阍?,受持清凈戒。」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jīng)曰:「修此法者,當于十方一切諸佛神通月修,所謂正月五月九月白月一日至十五日?!?參見:三長齋月)
舐足摩踵
【佛學(xué)大辭典】
(儀式)西域記曰:「致敬之式,惟一拜跪而贊德,謂之盡敬。遠則稽顙拜手,近則舐足摩踵?!固茣饔騻髟唬骸钢刑祗猛跣掌蚶麊A氏,亦曰剎利。世有其國,而不纂殺。(中略)以舐足摩踵為致禮?!?/div>
鹿足王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賢愚經(jīng)十一作迦摩沙波陀Kalma%s!apa%da,譯曰斑足。智度論四作劫磨沙波陀,譯曰鹿足。殺害須陀須摩王即普明王之惡王名。(參見:須陀須摩)
接足作禮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以兩手接尊者之足而禮之也,仰兩手捧足如接。觀無量壽經(jīng)曰:「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仰掌承接尊者的兩足而作禮。
蛇知蛇足
【佛學(xué)大辭典】
(譬喻)智度論十曰:「如偈說,智人能敬智,智論則智喜,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div>
蛇足
【佛學(xué)大辭典】
(譬喻)譬情有理無之妄見也。萬善同歸集五曰:「起龜毛兔角之心,作蛇足鹽香之見。」
欲如意足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四如意足之一。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四如意足之一。(參見:四如意足)
【三藏法數(shù)】
欲者,希向慕樂,莊嚴彼法,故名為欲。謂凡所修習(xí)一切諸法,若無樂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樂欲,所愿皆得,是為欲如意足。(莊嚴彼法者,謂修希即心,令四念處身受心法之觀成就也。)
四如意足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名四神足。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種之禪定也。前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種之定以攝心,則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總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依之義,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種之定而起,故名定為足,又神者靈妙之德,此定為能生靈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智度論十九曰:「問曰:四念處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愿。四種定者:欲為主得定,精進為主得定,心為主得定,思惟為主得定。」然四如意足之稱目,異說頗多,智度論及法界次第,列欲,精進,心,思惟,輔行七列欲,精進,一心,思惟,是同一也。俱舍論則列欲勤心觀,四教儀則列欲念心慧。俱舍光記二十五曰:「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一欲神足,欲于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發(fā)而起。二勤神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發(fā)而起。三心神足,于加行位,一心專住依心之力,故定引發(fā)而起。四觀神足,于加行位觀察理,依觀之力,故定引發(fā)而起。加行位中雖有多法,而此四法資益最勝,故從此四者而名?!咕闵嵴摱逶唬骸负尉売诙⑸褡忝T靈妙德所依止故。(中略)神謂受用種種神境,分一為多,乃至廣說。足謂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說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四神足,原系四種禪定,謂修此四者,則能如意開發(fā)神通。一、欲如意足,謂修道趣果的欲望增進。二、念如意足,謂念念一心,住于正理。三、進如意足,謂精進直前,功無間斷。四、慧如意足,謂真照離妄,心不散亂。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名四神足。前之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精進智慧增長,定力小故。今得四種之定以攝心,則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
一、欲 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樂,莊嚴彼法,故名為欲。謂凡所修習(xí)一切諸法,若無樂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樂欲,所愿皆得,是為欲如意足。
二、念 念如意足。念者專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謂若非一心,觀法斷絕,若能一心,所愿皆得,是為念如意足。
三、進 精進如意足。精進者,無雜曰精,無間曰進。謂惟專觀理,使無間雜,故曰精進。凡所修習(xí)一切諸法,若無精進,事必不成。若能精進,所愿皆得,是為精進如意足。
四、慧 思惟如意足。思惟者,思惟彼理,心不馳散也。謂凡所修習(xí),若能思惟,所愿皆得,是為思惟如意足。
【三藏法數(shù)】
(出法界次第)
〔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樂,莊嚴彼法,故名為欲。謂凡所修習(xí)一切諸法,若無樂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樂欲,所愿皆得,是為欲如意足。(莊嚴彼法者,謂修希即心,令四念處身受心法之觀成就也。)
〔二、念如意足〕,念者,專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謂若非一心,觀法斷絕;若能一心,所愿皆得,是為念如意足。
〔三、精進如意足〕,精進者,無雜曰精,無間曰進。謂惟專觀理,使無間雜,故曰精進。凡所修習(xí)一切諸法,若無精進,事必不成;若能精進,所愿皆得,是為精進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思惟者,思惟彼理,心不馳散也。謂凡所修習(xí),若能思惟,所愿皆得,是為思惟如意足。
【三藏法數(shù)】
謂所修之法,如愿滿足也。一、欲如意足,謂希慕所修之法,如愿滿足也。二、精進如意足,謂于所修之法,專注一心,無有間雜,如愿滿足也。三、念如意足,謂于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愿滿足也。四、思惟如意足,謂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滿足也。
發(fā)智六足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發(fā)智論與六足論也,薩婆多宗之根本論有七論,其中發(fā)智論最該博,故謂之身論。他六論名為足論。(參見:阿毗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