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2,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九賦
戶稅
程課
徵科
征斂
正入
逃田
留州
上納
國賦
計簿
留使
稅畝
經(jīng)賦
逋賦
《漢語大詞典》:九賦(九賦)
周 代的九類賦稅。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賦歛財賄:一曰邦中之賦,二曰四郊之賦,三曰邦甸之賦,四曰家削之賦,五曰邦縣之賦,六曰邦都之賦,七曰關市之賦,八曰山澤之賦,九曰幣餘之賦?!?鄭玄 注:“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國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縣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關市、山澤謂占會百物,幣餘謂占賣國中之斥幣,皆未作當增賦者?!卑矗傲N賦稅皆以地區(qū)遠近為區(qū)別,征土地產(chǎn)物;關市之賦征商旅稅;山澤之稅征礦、漁、林業(yè)稅;幣馀之賦指不屬以上各類的其他賦稅。后以“九賦”泛指各類賦稅。 南朝 宋 鮑照 《喜雨奉勅作》詩:“關市欣九賦,倉廩開萬箱?!?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南齊書·武帝紀》:“軍國器用,動資四表,不因厥產(chǎn),咸用九賦?!?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狀》:“示優(yōu)裕之德以周惠,利緩九賦?!?/div>
《漢語大詞典》:戶稅
按戶征收的賦稅。 漢 代除收人口稅外,每戶每年須出戶賦二百錢。 漢 末 曹操 平 袁紹 ,定每戶征收絹二匹、綿二斤。 北魏 獻文帝 按民戶資產(chǎn)多寡征稅, 唐 宋 亦采用之。新唐書·懿宗紀:“﹝ 咸通 四年﹞七月……免 安南 戶稅、丁錢二歲?!?span id="oaissye"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二》:“戶部分掌五案:一曰戶稅案,二曰上供案,三曰修造案,四曰麴案,五曰衣糧案?!眳㈤?span id="84ig88a" class="book">《文獻通考·田賦三》。
《漢語大詞典》:程課(程課)
(1).指征發(fā)賦稅徭役。逸周書·大匡:“程課物徵,躬競比藏?!?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六:“歲暮井賦訖,程課相追尋?!?span id="qqa6ios" class="book">《新唐書·李巽傳》:“ 元和 四年病革,郎官省候, 巽 言不及病,但與商校程課功利?!?br />(2).定額;定限。隋書·天文志上:“此后百工作役,并加程課,以日長故也?!?宋 何薳 春渚紀聞·兩劉娘子報應:“內人有兩 劉娘子 ,其一年近五旬,志性素謹,自入中年,即飯素誦經(jīng),日有程課?!?br />(3).考核檢查。《亢倉子·臣道》:“用中等之人,則當程課其功,示以賞罰。”
(4).猶課程。規(guī)定的學業(yè)內容和進程。 宋 蘇轍 《上皇帝書一封》:“今世之取人,誦文書習程課,未有不可為吏者也。” 清 梅曾亮 《項府君墓志銘》:“習科舉學,乃先明而興,客至始盥沐,則程課畢矣?!?/div>
《漢語大詞典》:徵科
1.征收賦稅。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上考功第, 城 ( 陽城 )自署第曰:‘撫字心勞,徵科政拙,考下下。’” 明 李東陽 《與顧天錫夜話和留別韻》:“徵科亦是公家事,民力 江 南恐未禁?!?br />2.征辟與科舉。 章炳麟 《獄中聞湘人某被捕有感》詩:“保種平生愿,徵科絶命方?!眳⒁姟?徵辟 ”、“ 科舉 ”。
《國語辭典》:征斂(征斂)  拼音:zhēng liàn
徵收賦稅?!睹魇?。卷二。太祖本紀二》:「大軍平燕都,下晉、冀,民被兵燹,困征斂?!姑駠?。章太炎《檢論。卷九。商鞅》:「任天子之重征斂,恣調發(fā)而已矣?!?/div>
《漢語大詞典》:徵斂(徵歛)
亦作“ 徵歛 ”。 猶征收。周禮·地官·里宰:“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斂其財賦?!?唐 元結 《舂陵行》:“供給豈不憂,徵斂又可悲。” 明 劉基 《送別燈和尚還鄉(xiāng)序》:“追呼徭役之可憐,誅求徵歛之無厭。皆足以累其身,愁其心?!眳⒁姟?徵收 ”。
分類:征收
《漢語大詞典》:徵收
1.謂收取賦稅。北齊書·李元忠傳:“時州境災儉,人皆菜色, 元忠 表求賑貸,俟秋徵收?!?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然今之徵收,甚至一戶之田有數(shù)十處分納者?!?br />2.泛指收取。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程》十:“我就聽說許多窮苦的華僑,貨物被 赤塔 政府依官價征收去了?!?br />3.猶招收。 毛澤東 《井岡山的斗爭》:“革命高漲時(六月),許多投機分子乘公開征收黨員的機會混入黨內。”
《漢語大詞典》:正入
賦稅的正額收入。資治通鑒·唐敬宗寶歷元年:“ 播 領鹽鐵,誅求嚴急,正入不充而羨餘相繼?!?胡三省 注:“正入,謂歲入有正額者?!?/div>
《漢語大詞典》:逃田
田主逃跑而收不到賦稅的土地。資治通鑒·后晉齊王天福八年:“民不勝租賦而逃。王曰:‘但令田在,何憂無穀!’命營田使 鄧懿文 籍逃田,募民耕藝出租?!?宋 葉適 《寶謨閣直學士贈光祿大夫劉公墓志銘》:“公以見種實稅均其荒萊,民愿佃者第減之,上供自若而逃田盡復?!?span id="igeasgu"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上一》:“ 江 東轉運司根括到逃田一百六十頃一十六畝, 兩浙 根括到四百五十六頃,召人出租,專充今年增屯戍兵衣糧。”
《漢語大詞典》:留州
唐 賦稅名。指留作地方州縣使用的稅收。新唐書·食貨志二:“ 憲宗 分天下之賦以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眳⒁姟?留使 ”。
《漢語大詞典》:留使
唐 制:賦稅中應送繳節(jié)度、觀察使府者,初名送使,后稱留使。舊唐書·食貨志上:“令州縣鑄錢……其鑄本,請以留州、留使年支未用物充,所鑄錢便充軍府州縣公用?!?span id="meackam" class="book">《舊五代史·唐書·張延朗傳》:“不欲令有積聚,係官財貨留使之外, 延朗 悉遣取之。”資治通鑒·后晉高祖天福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唐 制:諸州財賦為三。一上供,輸之京師以供上用也;二送使,輸送於節(jié)度、觀察使府;三留州,留為州家用度。其后天下悉裂為藩鎮(zhèn),支郡則仍謂之留州,會府則謂之留使?!?/div>
《漢語大詞典》:上納(上納)
謂向官府交納賦稅。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繕備》:“﹝外﹞商人么?則怕早晚要動支兵糧,儹緊上納。” 清 黃六鴻 《?;萑珪ゅX穀·比較》:“錢糧輸納,必有定限。完欠比較,必有定期。限有定而百姓閒時辦銀,逢限上納,無顧此失彼之虞?!?/div>
《漢語大詞典》:國賦(國賦)
國家規(guī)定的賦稅。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奢 者, 趙 之田部吏也…… 平原君 以為賢,言之於王。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清 劉大櫆 《義士吳君傳》:“君以 漢 上屯鹽六百餘萬石,匪惟商資,抑且國賦所出。”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三:“國賦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勝栽禾?”
《國語辭典》:計簿(計簿)  拼音:jì bù
記錄戶口、賦稅、收支等的簿籍?!稘h書。卷八。宣帝紀》:「上計簿,具文而已,務為欺謾,以避其課。」
《漢語大詞典》:留使
唐 制:賦稅中應送繳節(jié)度、觀察使府者,初名送使,后稱留使。舊唐書·食貨志上:“令州縣鑄錢……其鑄本,請以留州、留使年支未用物充,所鑄錢便充軍府州縣公用?!?span id="oa4skc6" class="book">《舊五代史·唐書·張延朗傳》:“不欲令有積聚,係官財貨留使之外, 延朗 悉遣取之?!?span id="c8yq4ui" class="book">《資治通鑒·后晉高祖天福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唐 制:諸州財賦為三。一上供,輸之京師以供上用也;二送使,輸送於節(jié)度、觀察使府;三留州,留為州家用度。其后天下悉裂為藩鎮(zhèn),支郡則仍謂之留州,會府則謂之留使。”
《漢語大詞典》:稅畝(稅畝)
我國古代按土地面積向田主征稅的賦稅制度。《公羊傳·宣公十五年》:“稅畝者何?履畝而稅也?!?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稅畝丘甲田賦》:“ 宣公 之初稅畝,譏其始什二而稅也?!?明 劉基 《初稅畝蝝生饑大有年》:“稅畝者公田之外,又履其餘畝而取之,是為什而取二矣。”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六節(jié):“農(nóng)夫耕種公田,不能同時供應軍役,戰(zhàn)爭隨時可以發(fā)生,公田也就隨時有荒蕪的危險,廢除公田制改為按畝收稅的稅畝制,顯然對領主有利?!?/div>
《漢語大詞典》:經(jīng)賦(經(jīng)賦)
常規(guī)賦稅。 宋 陳亮 《書林勛〈本政書〉后》:“顧其間將使隸農(nóng)耕良農(nóng)之田,納租視其俗之故,經(jīng)賦出於良農(nóng),而隸農(nóng)出軍賦,疑非隸農(nóng)所利?!?宋 葉適 《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 福 之支邑,月責羨錢而無經(jīng)賦,正字盡罷之,后請緩輸數(shù)月,帥為併寬旁縣。”《元典章·戶部九·勸農(nóng)》:“農(nóng)桑國家經(jīng)賦之源,生民衣食之本?!?/div>
《漢語大詞典》:逋賦(逋賦)
(1).未交的賦稅。漢書·武帝紀:“行所巡至, 博 、 奉高 、 蛇丘 、 歷城 、 梁父 ,民田租、逋賦貸,已除?!?顏師古 注:“逋賦,未出賦者也。”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賦稅》:“ 周世宗 嘗患賦稅之不均,詔長吏重定。 潁州 刺史 王祚 躬行部縣,均其輕重,補流民逋賦以萬數(shù),增其舊籍?!?span id="sysack4" class="book">《清史稿·宣宗紀二》:“八月甲子,以皇太后六旬萬壽,普免各省逋賦?!?br />(2).指逃避賦稅。明史·張居正傳:“ 居正 以 江 南貴豪怙勢及諸奸猾吏民善逋賦,選大吏精悍者嚴行督責。”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農(nóng)夫占田寡,而為傭耕。其收租稅,畝錢三千以上。有闕乏,即束縛詣吏,榜笞與逋賦等。”
分類:逃避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