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盲棋  拼音:máng qí
下棋的人眼睛不看棋盤,而用話說出每一步棋的下法。
《國語辭典》:將軍(將軍)  拼音:jiāng jūn
1.職官名。春秋時代諸侯以卿統(tǒng)軍,故卿通稱為將軍。戰(zhàn)國時始為武官名。漢代置大將軍、驃騎將軍等。臨時出征的統(tǒng)帥則別加稱號,如樓船將軍、材官將軍。魏晉南北朝時,將軍名號很多,職權(quán)各不相同。唐代的將軍為環(huán)衛(wèi)之官和武散官。宋、元、明多以將軍為武散官,而殿廷武士亦稱為將軍。清代的將軍為宗室爵號之一,或為駐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長官和臨時出征的統(tǒng)帥。目前我國武職高級將官統(tǒng)稱為將軍,分為一級上將、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四級。
2.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帥,稱為「將軍」。后亦比喻為受制于對方。
《漢語大詞典》:讓先(讓先)
(1).圍棋術(shù)語,在雙方棋力參差,不能分先對局時,上手一方經(jīng)常執(zhí)白,讓下手一方經(jīng)常執(zhí)黑子先弈,謂之“讓先”。
(2).象棋術(shù)語。高低手對弈,為使雙方棋藝水平相對平衡,常由高手讓低手先走一步、兩步或三步,稱為“一先”、“二先”或“三先”。
《漢語大詞典》:讓子(讓子)
(1).圍棋術(shù)語。即黑方先在盤上放置二個以上(可多至二十五個)的子,再由白方投子。此時,白方稱為“授子”,黑方則稱為“受子”。終局計算輸贏,黑方須還給白方被讓子數(shù)的一半。
(2).象棋術(shù)語。高低手對弈,為使雙方棋藝水平相對平衡,在對奕前由高手拿去一子或二子(子的種類,規(guī)定為車、馬、炮等三種),然后入局。
《國語辭典》:象戲(象戲)  拼音:xiàng xì
一種棋戲。參見「象棋」條。
分類:下象象棋
《國語辭典》:象棋  拼音:xiàng qí
1.一種棋戲。兩人對下,持黑棋的一方有一個將,二個士、象、車、馬、包,五顆卒等十六顆子;紅棋則為一個帥,二個仕、相、車、傌、炮,五顆兵等十六顆子,各子走法不同。棋盤由九條直線與十條橫線組成,中間劃有河界。雙方交替走子,以攻死對方的將或帥為勝。也稱為「象戲」。
2.象棋游戲所使用的棋子。
《漢語大詞典》:象局
象棋的棋局。 明 唐順之 《吳南圃像贊》:“終日執(zhí)籌,夜苦不足;誰能為逸,庭有象局?!?/div>
分類:象棋棋局
《國語辭典》:卒子  拼音:zú zi
兵卒?!抖鲙肪砣骸覆奖渥有E儸,擂狼皮鼓,篩動金鑼?!挂卜Q為「卒兒」。
《國語辭典》:中局  拼音:zhōng jú
下圍棋、象棋時,雙方布局完成,局勢進入變化復(fù)雜的激戰(zhàn)階段。
《漢語大詞典》:棋壇
指圍棋、象棋等棋類運動界。例如:棋壇老將。
分類:圍棋象棋
《國語辭典》:斜線(斜線)  拼音:xié xiàn
數(shù)學(xué)上指兩不垂直、不平行的直線。也稱為「偏線」。
《漢語大詞典》:殺著(殺著)
(1).最厲害的招數(shù)或本領(lǐng)。 明 李贄 《四書評·論語九》:“ 宰我 固不成話, 老孔 亦狠,著著都是殺著, 宰我 當(dāng)日如何當(dāng)?shù)闷??!?br />(2).指象棋中殺死對方將帥的一著棋。
《國語辭典》:跟子  拼音:gēn zǐ
一種下象棋的戰(zhàn)術(shù)。防守時,使一子在后,隨著對方棋子的移動而移動,來監(jiān)視它的進攻,這種動作稱為「跟子」。
《國語辭典》:棄車保帥(棄車保帥)  拼音:qì jū bǎo shuài
本是下象棋的術(shù)語。也比喻在緊要關(guān)頭,犧牲次要的而保全重要的。如:「總公司對失職人員一律懲處,并未棄車保帥。」
《國語辭典》:事急馬行田(事急馬行田)  拼音:shì jí mǎ xíng tián
(歇后語)亂走。馬,指象棋中的棋子。下象棋時,馬走日字步,象走田字步。事急馬行田比喻遇危急時便亂了手腳。如:「他因趕搭公車而闖紅燈,真是事急馬行田──亂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