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諸家(諸家)
(1).各個人家。后漢書·光武帝紀上:“初,諸家子弟恐懼,皆亡逃自匿,曰‘ 伯升 殺我’?!?br />(2).各個學派,亦指研究某一方面學問的各個專家。《周禮·地官·大司徒》“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 唐 賈公彥 疏:“ 司農(nóng) 據(jù)此經(jīng),公五百里,侯四百里,與《魯頌》、論語合,亦是破諸家之意?!?朱東潤 《杜甫敘論》第四章:“這首詩諸家認為是 乾元 二年(七五八)春后作的。”
(3).別的人家。 唐 劉禹錫 《渾侍中宅牡丹》詩:“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 唐 白居易 《櫻桃花下有感而作》詩:“風光饒此樹,歌舞勝諸家?!?/div>
《國語辭典》:集注  拼音:jí zhù
1.集中專注。如:「大家都把眼光集注在女主角上?!?br />2.先集合眾家對某部書的注釋,再加上自己的見解。如《四書章句集注》。也作「集注」。
《漢語大詞典》:集成
聚合而成。多指匯集諸家著作而成叢書。 清 蔣廷錫 《〈古今圖書集成〉告竣恭進表》:“惟圖書之鉅冊,為 圣祖 所集成?!比纾?span id="egigas8" class="book">《諸子集成》。
《漢語大詞典》:集解
(1).匯輯諸家對同一典籍的語言和思想內容的解釋,斷以己意,以助讀者理解。 三國 魏 何晏 《〈論語注疏解經(jīng)〉序》:“今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有不安者,頗為改易,名曰《論語集解》。” 南朝 宋 裴駰 《〈史記集解〉序》:“采經(jīng)傳百家并先儒之説,豫是有益,悉皆抄內。刪其游辭,取其要實,或義在可疑,則數(shù)家兼列……以 徐 為本,號曰《集解》?!?張守節(jié) 正義:“ 裴駰 採‘九經(jīng)’諸史并《漢書音義》及眾書之目而解史記,故題《〈史記集解〉序》。” 劉文典 《〈淮南鴻烈集解〉序》:“名為‘雧解’,合二十一卷?!?br />(2).匯合“經(jīng)”與“傳”,為之解釋。 晉 杜預 《〈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故特舉 劉 、 賈 、 許 、 潁 之違,以見同異。分《經(jīng)》之年,與《傳》之年相附,比其義類,各隨而解之,名曰《經(jīng)傳集解》?!?孔穎達 疏:“ 杜 言集解,謂聚集《經(jīng)》《傳》為之作解。 何晏 《論語集解》,乃聚集諸家義理以解論語,言同而意異也?!?/div>
《漢語大詞典》:記書(記書)
指傳記及諸家之書。漢書·息夫躬傳:“少為博士弟子,受春秋,通覽記書?!?顏師古 注:“傳記及諸家之書?!?漢 蔡邕 《月令問答》:“予幼讀《記》,以為《月令》體大經(jīng)問(一本作‘同’),不宜與記書雜録并行?!?/div>
分類:傳記諸家
《國語辭典》:意林  拼音:yì lín
書名。唐馬總編,五卷。摘錄周、秦以來諸家雜記,去取頗為謹嚴。
《漢語大詞典》:集說(集説)
匯集對某一古籍的諸家解說,斷以己意。《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禮三·禮記正義》:“自 明 永樂 中敕修禮記大全,始廢 鄭 注,改用 陳澔 集説?!?/div>
《國語辭典》:南帖  拼音:nán tiè
兩晉南北朝時鐘繇、王羲之、郤鑒等諸家書法的統(tǒng)稱。因清阮元始分書法為南北兩派,以南朝碑碣絕少,惟帖是尚,故稱鐘、王、郤諸書為「南帖」。
《漢語大詞典》:集校
匯集諸家對某一古籍的各種校勘,斷以己意。如: 郭沫若 著有《〈管子〉集?!?/span>。
《漢語大詞典》:集釋(集釋)
匯輯諸家對某一古籍的解說,斷以己意。 清 王先謙 《〈莊子集釋〉序》:“ 郭君 愛翫之不已,因有《集釋》之作。”
《國語辭典》:唱賺(唱賺)  拼音:chàng zhuàn
宋代的一種說唱藝術。以兼慢曲、曲破、大曲、小唱、耍令、蕃曲、叫聲諸家的腔譜,故難度極高。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唱賺在京師日,有纏令、纏達。有引子、尾聲為『纏令』;引子后只以兩腔互迎、循環(huán)間用者,為『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