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蹇澀(蹇澀)  拼音:jiǎn sè
1.行動遲鈍,舉步維艱。唐。白居易夢上山〉詩:「晝行雖蹇澀,夜步頗安逸?!?br />2.文筆不流暢或言語遲滯。唐。司空圖 與李生論詩書:「然視其全篇,意思殊餒,大抵附于蹇澀,方可致才,亦為體之不備也。」《聊齋志異。卷二。珠兒》:「然性絕癡,五六歲尚不辨菽麥,言語蹇澀。」
《漢語大詞典》:澀難(澀難)
(1).猶險阻。 漢 王升 《石門頌》:“道路澀難?!?br />(2).言語遲鈍艱難。隋書·誠節(jié)傳·盧楚:“ 楚 少有才學,鯁急口吃,言語澀難?!?/div>
《國語辭典》:訥澀(訥澀)  拼音:nè sè
不善于說話,拙于言辭?!赌鲜贰>砦?。齊本紀。廢帝東昏侯》:「故委任群小,誅諸宰臣,無不如意。性訥澀少言,不與朝士接?!埂端鍟>砥吡N膶W列傳。祖君彥》:「容貌短小,言辭訥澀,有才學?!?/div>
《漢語大詞典》:澀辭(澀辭)
謂言語遲鈍。 清 姚鼐 《祭朱竹君學士文》:“吃口澀辭,遇義大啟?!?/div>
《漢語大詞典》:訥鈍(訥鈍)
謂言語遲鈍。佛說濟諸方等學經(jīng):“某有辯才,某不辯才,某性便利,某性訥鈍。”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仁者必有勇:“其平時則質木而訥鈍,遇事則剛果而猛毅?!?/div>
《漢語大詞典》:訥直(訥直)
謂言語遲鈍,品格正直。《南史·循吏傳·郭祖深》:“飾口利辭,競相推薦,訥直守信,坐見埋沒?!?/div>
《漢語大詞典》:魯訥(魯訥)
不聰敏,言語遲鈍。 唐 歐陽詹 《送張尚書書》:“某方拙魯訥,不敢游詞?!?/div>
《漢語大詞典》:凡訥(凡訥)
才智平庸,言語遲鈍。宋書·桂陽王劉休范傳:“ 休范 素凡訥,少知解,不為諸兄齒遇?!?/div>
《漢語大詞典》:騃吶
愚笨而言語遲鈍。吶,通“ 訥 ”。 清 方履篯 《答吳巢松督學少司成書》:“ 履籛 稟質騃吶,約恉悾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