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申誡(申誡)  拼音:shēn jiè
1.告誡責備?!妒酚?。卷四。周本紀》:「王道衰微,穆王閔文武之道缺,乃命伯臩申誡太仆國之政?!?br />2.公務員犯輕微過失所受的處分。
3.警察在執(zhí)勤時,對違警人用言詞予以申斥告誡,期其悔悟,不致再犯。
《漢語大詞典》:箴誡(箴誡)
規(guī)戒的言詞。亦謂規(guī)戒。隋書·后妃傳·煬帝蕭皇后:“綜箴誡以訓心,觀女圖而作軌?!?唐 柳宗元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用柔明勤儉以行其志,用圖史箴誡以施其教。” 明 張居正 《書胡氏先訓卷》:“稱慕古昔,率中規(guī)矩,以守道居約箴誡子姓?!?/div>
《漢語大詞典》:誡諭(誡諭)
(1).告誡曉喻。《元典章·戶部九·立社》:“凡有司禁治事理,社長每季須誡諭,使民知畏,毋陷刑憲。” 清 林則徐 《批英國領事義律派參遜赴洋示令全繳鴉片稟》:“該領事須知本大臣推誠誡諭,迅速懔遵,不得反覆無常,自取咎戾?!?br />(2).指告誡與曉諭之類的文告。宋史·選舉志二:“如詔誥、章表、箴銘、賦頌、赦敕、檄書、露布、誡諭、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闕,且無以兼收文學博異之士。”
《漢語大詞典》:遺誡(遺誡)
亦作“ 遺戒 ”。
(1).猶遺囑。 漢 王符 潛夫論·述赦:“昔大司馬 吳漢 老病將卒, 世祖 問以遺戒。”后漢書·祭遵傳:“臨死遺誡牛車載喪,薄葬 洛陽 ?!?span id="ku7yzrd" class="book">《北史·韓子熙傳》:“卒,遺戒不求贈諡,其子不能遵奉,遂至干謁。” 唐 白居易 《唐故虢州刺史贈禮部尚書崔公墓志銘》:“公之將終也,遺誡諸子?!?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一:“且死,遺戒喪車速發(fā)。”參見“ 遺囑 ”。
(2).指前人遺下的訓誡。 漢 張衡 《歸田賦》:“感 老氏 之遺誡,將迴駕乎蓬廬?!?span id="e7zmghe" class="book">《后漢書·明帝紀》:“圣恩遺戒,顧重天下,以元元為首。”三國志·魏志·趙王干傳:“初封諸侯,訓以恭慎之至言,輔以天下之端士,常稱 馬援 之遺誡?!?span id="3vaje4t" class="book">《宋史·李繼和傳》:“ 繼隆 罷兵柄,手録 李勣 遺戒授 繼和 ,曰:‘吾門不墜者在爾矣。’”
《國語辭典》:遺囑(遺囑)  拼音:yí zhǔ
1.遺言。人在生前或臨終囑咐處理后事的言辭。如:「國父遺囑」。也稱為「遺言」。
2.預先處置身后事務或財產(chǎn)的文書,單獨表示意思的行為,至死后方發(fā)生效力者,稱為「遺囑」。
《國語辭典》:炯誡(炯誡)  拼音:jiǒng jiè
明顯的警惕。《北史。卷三一。高允傳》:「夫史籍,帝王之實錄,將來之炯誡,今之所以觀往,后之所以知今。」也作「炯戒」。
《漢語大詞典》:炯戒
亦作“ 炯誡 ”。 明顯的鑒戒或警戒。 漢 班固 《幽通賦》:“既訊爾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span id="p3ij9uu"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賀邵傳》:“此當世之明鑒,目前之炯戒也?!?span id="ac40cor" class="book">《北史·高允傳》:“夫史籍,帝王之實録,將來之炯誡?!?唐 李白 《酬王補闕等贈別》詩:“酬贈非炯誡,永言銘佩紳?!?清 林則徐 《諭洋商責令外商呈繳煙土稿》:“本大臣立即恭請王命,將該商擇尤正法一二,抄產(chǎn)入官,以昭炯戒?!?/div>
《駢字類編》:大誡(大誡)
易: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漢語大詞典》:至誡(至誡)
見“ 至戒 ”。
《漢語大詞典》:至戒
亦作“ 至誡 ”。
(1).猶深戒。《孔子家語·三恕》:“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cè)?!?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梁冀傳》:“夫四時之運,功成則退,高爵厚寵,鮮不致災。今大將軍位極功成,可為至戒?!?span id="xhykwvz" class="book">《后漢書·楊終傳》:“今君地位尊重,海內(nèi)所望,豈可不臨深履薄,以為至戒!”
(2).最懇切的告誡。《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愿王寳精神,加供養(yǎng),苦言至戒,望之如渴?!?/div>
分類:懇切告誡
《韻府拾遺 卦韻》:嚴誡(嚴誡)
王惲詩:庭詶墮渺茫。師授悖嚴誡。
《漢語大詞典》:規(guī)誡(規(guī)誡)
規(guī)正告誡。后漢書·周舉傳:“尚書 郭虔 、 應賀 等見之嘆息,共上疏稱 舉 忠直,欲帝置章御坐,以為規(guī)誡?!?span id="f8zfvpn" class="book">《舊唐書·元行沖傳》:“ 行沖 性不阿順,多進規(guī)誡?!?span id="ey7zrz1" class="book">《明史·黃得功傳》:“ 得功 粗猛不識文義……然忠義出天性,聞以國事相規(guī)誡者,輒屈己改不旋踵?!?/div>
分類:告誡
《漢語大詞典》:警誡(警誡)
警告勸戒。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案達羅國:“時 妙吉祥菩薩 知而惜焉,欲相警誡,乃彈指悟之?!?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是時君臣宴樂,相為警誡,猶有二代之風。” 繆敏 《回憶五四時期的方志敏同志》:“我們是來查 日 貨的,你這煙是 日本 貨,不能賣了,你們交出來,我們燒毀它,以示警誡!”
《漢語大詞典》:家誡(家誡)
猶家訓。新唐書·房玄齡傳:“﹝ 房玄齡 ﹞治家有法度,常恐諸子驕侈,席勢凌人,乃集古今家誡,書為屏風,令各取一具?!眳⒁姟?家訓 ”。
分類:家訓
《國語辭典》:家訓(家訓)  拼音:jiā xùn
治家立身,用以垂訓子孫之言。《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拙夫家訓頗嚴,本不敢私做的?!挂沧鳌讣艺]」。
《漢語大詞典》:誡飭(誡飭)
訓誡整肅;告誡。《元典章·戶部九·立社》:“愚意以為合行申明舊例,令社長依前勸課農(nóng)桑,誡飭游蕩,防察姦非,不管餘事,則百姓富?!?清 王筠 《菉友肊說》:“ 宰我 一生,多受 孔子 誡飭,而其善為説辭,為諸賢所不及?!?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書苑折枝》:“ 梁簡文帝 《誡當陽公大心書》:‘立身之道,與文章異。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須放蕩?!福旱弁趿⒀?,誡飭其子,而謂作文‘且須放蕩’,非大有把握,那能爾耶?”
《漢語大詞典》:誡慎(誡慎)
警惕,謹慎。 唐 高適 《東征賦》:“縱孤舟於浩大,撫垂堂以誡慎?!?/div>
分類:警惕謹慎
《漢語大詞典》:譴誡(譴誡)
見“ 譴戒 ”。
《漢語大詞典》:譴戒(譴戒)
亦作“ 譴誡 ”。 譴責告戒。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而地震之后,霧氣白濁,日月不光,旱魃為虐,大賊從橫,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譴誡累至,殆以姦臣權重之所致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元帝紀》:“雷震暴雨,蓋天災譴戒,所以彰朕之不德也。” 宋 歐陽修 《論罷修奉先寺等狀》:“ 開寶 、 興國 兩寺塔殿,并皆焚燒蕩盡,足以見天意厭土木之華侈,為陛下惜國力民財,譴戒丁寧,前后非一?!?/div>
分類:譴責告戒
《漢語大詞典》:誡訓(誡訓)
告誡教導。 清 唐甄 潛書·賤奴:“然剛明之君,或中其一二,法制無可加,誡訓無所益,祖雖神圣,蓋亦莫之如何也已矣?!?/div>
分類:告誡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