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奸譎(姦譎)
亦作“奸譎”。 詭詐。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而 策妄 亦奏 第巴 奸譎,及所立新 達賴 之偽?!敝袊焚Y料叢刊《太平天囯·賊情匯纂》:“識字無多,奸譎異常?!?/div>
分類:詭詐
《漢語大詞典》:解垢
詭詐之辭。莊子·胠篋:“知詐漸毒、頡滑堅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惑於辯矣。” 成玄英 疏:“解垢,詐偽也?!?陸德明 釋文:“解垢,詭曲之辭。” 章炳麟 《訄書·訂文》:“然則自大上以至今日,解垢益甚,為文以益緐,亦埶自然也。”
分類:詭詐
《漢語大詞典》:利巧
貪婪詭詐。語出禮記·表記:“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慙,賊而蔽?!?三國 魏 嵇康 《太師箴》:“利巧愈競,繁禮屢陳。”晉書·刑法志:“利巧之懷日滋,恥畏之情轉寡?!?/div>
分類:貪婪詭詐
《漢語大詞典》:詭行(詭行)
(1).詭秘地趕路。 唐 韓愈 《清邊郡王楊燕奇碑文》:“其父為之請於戎帥,遂率諸將校之子弟各一人間道趨闕,變服詭行,日倍百里,天子嘉之。”
(2).詭詐的行為。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七·宋江原數:“以至淫辭詭行,飾詐眩巧,聳動人之耳目?!?清 吳偉業(yè) 《〈陶庵集〉序》:“乃曲學詭行,則又起而乘之……以欺當時,而誤流俗?!?/div>
《國語辭典》:詭故(詭故)  拼音:guǐ gù
偽詐、假飾。三國魏。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雖瞿然自責,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順俗,則詭故不情,亦終不能獲無咎無譽?!?/div>
《漢語大詞典》:譎權(譎權)
詭詐權變。三國志·蜀志·秦宓傳:“《洪范》記災,發(fā)於言貌,何 戰(zhàn)國 之譎權乎哉!”
分類:詭詐權變
《漢語大詞典》:譎狂(譎狂)
詭詐狂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爭資料·江蘇阜寧商人罷市知縣被人民拘囚》:“本司誤聽荒唐之言,輕用譎狂之吏,致使 阜 邑百姓受害,誠無面以對蒼生?!?/div>
《漢語大詞典》:詐人(詐人)
(1).詭詐的人。 漢 劉向 說苑·指武:“吾賴於文德,而不明武備;好行仁義之道,而不知詐人之心?!?漢 揚雄 《法言·淵騫》:“或問:‘ 儀秦 學乎 鬼谷 術,而習乎縱橫言,安中國者各十餘年,是夫?’曰:‘詐人也,圣人惡諸?!?br />(2).欺騙他人;訛詐他人。《水滸傳》第八八回:“不想 王文斌 自己不識,且圖詐人要譽,便叫前軍擂鼓搦戰(zhàn)?!?span id="nhvvzv1" class="book">《官場現形記》第五三回:“決不會憑空詐人的。而且欠錢還債,本是分內之事。”
《漢語大詞典》:僻詭(僻詭)
邪僻詭詐。 明 陳子龍 《儲將才議》:“最僻詭不可用者,我借事誅之。”
分類:邪僻詭詐
《漢語大詞典》:狡詭(狡詭)
狡猾詭詐。 清 黃景仁 《夜飲孫吟秋齋頭鄰家火發(fā)》詩:“我謂 吟秋 毋狡詭,準擬今宵腐腸耳。” 清 黃景仁 《獻縣汪丞坐中觀技》詩:“人心狡詭何不有,爾為此技真堂堂?!?/div>
分類:狡猾詭詐
《漢語大詞典》:詭邪(詭邪)
詭詐邪惡之人。 宋 周邦彥 《汴都賦》:“列兵連卒,呵夜警晝,異物不入,詭邪必究?!?/div>
分類:詭詐邪惡
《漢語大詞典》:詐辭(詐辭)
詭詐的言辭。鹖冠子·能天:“詐辭者沮物者也,圣人知其所飾?!?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息夫躬傳》“虛造詐諼之策” 唐 顏師古 注:“諼,詐辭也。”
分類:詭詐言辭
《漢語大詞典》:詭奪(詭奪)
用詭詐手段奪取。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既有 秦昭 章臺 之觀,而無 藺生 詭奪之誑?!?span id="b7fprdx" class="book">《新唐書·郭子儀傳贊》:“及大難略平,遭讒甚,詭奪兵柄,然朝聞命,夕引道,無纖介自嫌。”
分類:詭詐奪取
《漢語大詞典》:詭諛(詭諛)
詭詐阿諛。 唐 孫樵 《孫氏西齋錄》:“ 崔察 賊殺中書令 裴 者何?詭諛梯亂,肇殺機也。” 宋 梅堯臣 《飲韓仲文家》詩:“正言訐詭諛,簡禮去酬酢。”
分類:詭詐阿諛
《漢語大詞典》:詭圖(詭圖)
詭詐的計謀。 唐 陳子昂 《為副大總管屯營大將軍謝表》:“臣等仁虧圣略,智昧詭圖,遂以熊羆之師,挫於犬羊之旅。” 吳組緗 《山洪》三十:“在這里,參謀官一再指點出來,說對敵人的這些詭圖,我軍已經作了妥善的布置,一天果然來犯,我們有把握叫他吃個大虧。”
分類:詭詐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