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
《詩·鄭風(fēng)·女曰雞鳴序》:“陳古義,以刺今不説德而好色也?!?孔穎達 疏:“陳古之賢士好德不好色之義?!?宋
蘇軾 《孔毅父妻挽詞》:“高風(fēng)相賓友,古義仍兄弟?!?br />(2).古書的義理。
《史記·酷吏列傳》:“ 湯 決大獄,欲傅古義,乃請博士弟子治
《尚書》《春秋》補廷尉史,亭疑法?!?span id="9zdb5fd" class="book">《
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古義弘深,圣問奧遠,非臣所能詳盡?!?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七》:“大都君臣借天象傅古義,以交相儆也。”
(3).古人對經(jīng)籍的傳統(tǒng)解釋。
《漢書·儒林傳·丁寬》:“ 寬 至 雒陽 ,復(fù)從 周王孫 受古義,號
《周氏傳》。”
(4).文字詞匯的古代意義。 楊樹達
《〈古聲韻討論集〉序》:“讀書必求其義,而古義寓於古音;以今音求古義,猶適 燕 代 而南其轅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