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9詞典 1分類詞匯 378
共378,分2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前記
年歷
政典
歷史
治象
典文
夏書
特筆
官牒
公牘
傳載
族譜
志怪
商書
歷書
《漢語大詞典》:前記(前記)
(1).以前的記載。 漢 劉向 新序·節(jié)士上:“ 子臧 曰:‘前記有之:圣達(dá)節(jié),次守節(jié),下不失節(jié),為君非吾節(jié)也?!?br />(2).編著者在自己著作的正文前所加的說明、介紹一類文字。 魯迅 《書信集·致趙家璧》:“中央怕《豎琴》前記,真是膽小如鼷。” 巴金 《探索集·灌輸和宣傳》:“我的唯一辦法就是在自己的作品書前寫序,寫小引,寫前記,書后寫后記,寫附記,寫跋?!?/div>
《國語辭典》:年歷(年曆)  拼音:nián lì
以年為單位,記載月、日、星期等資料的單張歷。《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著帝代年歷,以算推知漢熹平三年丁丑冬至?!固?。元稹 長慶歷詩:「年歷復(fù)年歷,卷盡悲且惜。」
《漢語大詞典》:政典
(1).記載治國的典章或制度的書籍。書·胤征:“政典曰:先時(shí)者殺無赦?!?孔 傳:“政典, 夏后 為政之典籍?!?span id="ngjerb4" class="book">《南史·齊紀(jì)上·武帝論》:“御袞垂旒,深存政典?!?br />(2).指政策和制度。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批諭旨:“上於即位后,慮本章或有所漏洩,故一切緊要政典俱改命摺奏,皆可封達(dá)上前,無能知者。” 朱光潛 《談文學(xué)·文學(xué)與人生》:“從前關(guān)心政教的人要在民俗歌謠中窺探民風(fēng)國運(yùn),采風(fēng)觀樂在 春秋 時(shí)還是一個(gè)重要的政典?!?/div>
《國語辭典》:歷史(歷史)  拼音:lì shǐ
1.過去事件的總稱,特別指重大的事或具有影響力的發(fā)展。如:「想了解我中華民族的源流,便須了解我們的歷史?!?br />2.記載或討論過去重要事件、發(fā)展的文獻(xiàn)。如:「歷史可做為計(jì)劃未來的借鏡?!?br />3.以歷史為研究對象的學(xué)科。如:「歷史是中學(xué)的必修科目?!?/div>
《漢語大詞典》:治象
古代記載政教法令的文字。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國都鄙,乃縣治象之灋于象魏,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孫詒讓 正義:“凡書著文字,通謂之象?!?清 方苞 《讀〈儀禮〉》:“獨(dú)是三代之治象,與圣人彷徨周浹之意,可就其節(jié)文數(shù)度省想而得之?!?/div>
《漢語大詞典》:典文
(1).掌理律令條文。《漢書·刑法志》:“今律令煩多而不約,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羅元元之不逮,斯豈刑中之意哉!”
(2).指經(jīng)典。《后漢書·延篤傳》:“觀夫仁孝之辯,紛然異端,互引典文,代取事?lián)?,可謂篤論矣?!?span id="sh0tr20" class="book">《隋書·經(jīng)籍志一》:“至于 戰(zhàn)國 ,典文遺棄,六經(jīng)之儒,不能究其宗旨。”
(3).指記載典章制度的文獻(xiàn)。 南朝 梁 沈約 《上宋書表》:“自 永光 以來,至於禪讓,十餘年內(nèi),闕而不續(xù),一代典文,始末未舉?!?/div>
《國語辭典》:夏書(夏書)  拼音:xià shū
《書經(jīng)》中記載夏代史事之文。共存有〈禹貢〉、〈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四篇。
《漢語大詞典》:特筆(特筆)
(1).獨(dú)特的筆法。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五:“ 魯 史舊文,必著 隱公 攝位之實(shí),去攝而書公,乃 仲尼 之特筆。” 清 皮錫瑞 經(jīng)學(xué)歷史·經(jīng)學(xué)昌明時(shí)代:“作春秋尤 孔子 特筆,自 孟子 及兩 漢 諸儒,皆無異辭。”
(2).特別記載。 黃中黃 《沈藎》第一章:“ 章 鄒 之獄,久懸未結(jié),而 沈藎 獨(dú)為上牲、為前馬以去,則吾同胞當(dāng)志此不忘,為吾新 中國 革命史上作一特筆,則 沈藎 之死為不虛?!?br />(3).絕妙之筆。 林紓 《譯〈塊肉馀生述〉序》:“ 迭更司 乃能化腐為奇,撮散作整,收五蟲萬怪,融匯之以精神,真特筆也?!?/div>
《國語辭典》:官牒  拼音:guān dié
記載官爵的名錄,如現(xiàn)今的職員錄。《后漢書。卷六三。李固傳》:「或富室財(cái)賂,或子婿婚屬,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div>
《國語辭典》:公牘(公牘)  拼音:gōng dú
公文、案牘。
《漢語大詞典》:傳載(傳載)
記載流傳。 唐 韓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jiān)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幾八十,堅(jiān)悍不衰,事可傳載,可謂成德?!?宋 葉適 《忠翊郎武學(xué)博士蔡君墓志銘》:“會(huì)約和堅(jiān)定,無他警急,所謂疆圉大事,不過專對宴賄之間,故君之可傳載者止於如此?!?/div>
分類:記載流傳
《國語辭典》:族譜(族譜)  拼音:zú pǔ
記載宗族或家族系統(tǒng)的譜牒。《南齊書。卷五二。文學(xué)傳。賈淵傳》:「淵父及淵三世傳學(xué),凡十八州士族譜,合百帙七百馀卷,該究精悉,當(dāng)世莫比?!?/div>
《國語辭典》:志怪  拼音:zhì guài
1.記載怪誕不經(jīng)的事情?!稌x書。卷七五。王湛傳》:「祖臺之……撰志怪書行于世?!?br />2.記載神怪傳記的書。如:「志怪小說」。
《國語辭典》:商書(商書)  拼音:shāng shū
書經(jīng)中記載商代史事的部分,自湯誓至微子,共十一篇。
《國語辭典》:歷書(曆書)  拼音:lì shū
1.記載年、月、日、時(shí)、節(jié)氣等可供查考的書。也稱為「歷本」。
2.《史記》八書之一,專談律歷?!妒酚?。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律居陰而治陽,歷居陽而治陰,律歷更相治,閒不容翲忽,五家之文怫異,維太初之元論。作歷書第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