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姚華(1876—1930) 字重光,號茫父,久居北京蓮花寺,因別署蓮花龕主。貴州貴筑(今貴陽)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舉人,三十年(1904)進(jìn)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善于詩詞曲、書畫、碑版古器及考據(jù)音韻等。與陳師曾最善。留學(xué)日本,畢業(yè)歸國后,被任郵傳部船政司主事,民國后,被選為參議院議員,后任北京女子學(xué)校校長。梁啟超、魯迅、郭沫若、鄭振鐸、陳師曾、陳叔通、鄭天挺、馬敘倫、梅蘭芳等皆贊之。民國初生活貧困、父母子女皆亡,身體癱瘓,貧病交加,死葬北京西直門外灶君廟姚山。有《弗堂類稿》31卷,其中詩11卷,詞3卷,曲1序、序跋5卷,碑志、書牘、傳、祭文、贊、銘各1卷?!兑γ8笗嫾?、《弗堂詩》、《菉猗室曲話》、《小學(xué)問答》、《書運》、《說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語》、《古盲詞》等。
弗堂詞
1876-1930.6,字重光,號茫父,貴州貴筑(今貴陽)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舉人,三十年(1904年)進(jìn)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留學(xué)日本。畢業(yè)歸國后,被任郵傳部船政司主事,民國建立以后,被選為參議院議員,后任北京女子學(xué)校校長。有《弗堂類稿》31卷,其中詩11卷,詞3卷,曲1序、序跋5卷,碑志、書牘、傳、祭文、贊、銘各1卷。還有《姚茫父書畫集》、《弗堂詩》、《菉猗室曲話》、《小學(xué)問答》、《書運》、《說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語》、《古盲詞》等。
弗堂詞·姚茫父墓志銘
湘潭周大烈撰 嗟乎,士夫道喪。茫父乃郁郁隕于破寺中矣。茫父性姚名華,字重光,貴州貴陽人。清光緒丁酉舉于鄉(xiāng),甲辰成進(jìn)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習(xí)說文許氏學(xué),好篆隸,奉親居京師蓮花寺,窮搜金石文字,比勘題識,早夜不休,于士夫所挾持為榮貴者若冥然而無睹,其困勤篤嗜,清之張廷濟(jì)無以過之。時德宗在位,穆宗生母孝欽顯皇后臨時稱制,內(nèi)政敗亂。庚子拳匪事起,國幾亡,君不勝憤慨,值議變法,偕朝士赴日本學(xué)法律政治。余時亦由湖南東渡,同入法政大學(xué),見其挾冊上堂,書所授語,一字無遺。固矻矻以廁群強(qiáng)中圖拯救之道,學(xué)竟歸,遷郵傳部船政司主事,郵政司建核科科長。而國已亂,未幾,宣統(tǒng)帝遜位,民國建立,被選為臨時參議院議員。自是四居議席。然所抱持者蓋無一不與人相忤,所謂議會政治,竟未嘗參與焉。乃憤然竟棄所學(xué),仍居破寺中,理其舊業(yè),更恣意作書畫,每畫輒題其詩詞與曲,曲尤工,人競買之。朝夕所資,略取給焉。余客京師時,亦寓寺中,與論金石詞曲,以為遭此時,固得所遣矣。自宣統(tǒng)己酉至民國十八年間,連丁繼妣熊恭人暨孝憲先生憂,又連喪子女四人,其弟薌早喪,僅遺一女,又病卒。值國內(nèi)軍人斗爭,戰(zhàn)禍日劇,憂亂迸于一時,遂得偏廢疾。余時時往視之,外貌豐碩如故,仍據(jù)案揮殘臂作書畫,磅礴郁積,意氣若不可一世,四五年中,無頹敗狀。嗟乎,是豈真不可一世邪。十九年六月病再發(fā),一日而卒。所著有小學(xué)問答、說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語、古盲詞,蒐存未刊行,自定詩賦詞曲論著雜文,題曰弗堂類稿三十一卷。其門人王伯群為印于金陵。曾祖玉德,妣吳氏。祖廷輔,妣嚴(yán)氏??荚辞?,私謚孝憲先生,妣雷氏。子四。鋈,日本高等蠶絲學(xué)校畢業(yè)。鋆,國立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畢業(yè),出嗣弟薌。鐜,先卒。鋻,國立北平師范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肄業(yè)。女三。鑾,適同縣文宗沛。盤、錖,未適人而卒。葬北平西直門外灶君廟姚山之陽。其友周大烈為之銘曰:吾道非邪,彼所抱之道亦再顛而再倒。當(dāng)士夫群攘攘于奔離中,頓躓以老。嗟乎,茫父已已乎,世昏形槁,附燕甸兮片石棱棱,顧姚山兮孤心皓皓。
弗堂詞·跋
姚崇光先生以宏達(dá)之才崛起邊方。清末由進(jìn)士游學(xué)東洋,供職郵部。入民國后任北京女子師范校長。顧以性長文學(xué),不耐案牘,又一時任事者多非同類,奔競成風(fēng),素所深恥,乃退而精研藝術(shù)。確有心得,書畫詩詞皆卓然自成一家,而畫尤冠絕燕京,馳譽中外。得其碎幅零縑,無不珍為鴻寶。惜乎五十過二,遽辭人間,誠藝文界之一大損失矣。夫天之賦予于人也,不能使其完全,而人之生于世也,往往多留缺陷。向使崇光先生得位乘時,勛猷彪炳,其尚有余力以專攻文藝,優(yōu)入純粹以精之域乎。韓昌黎謂柳子厚斥不久,窮不極,其文學(xué)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于后無疑,誠知言也。燕京七百年來為中國惟一之都會,名書古畫乃藏庋之淵藪。自經(jīng)庚子亂后,加以民國改革,時勢變遷,從來罕見之圖籍,出現(xiàn)于市廛間者不少。先生適逢其會,久滯彼都,日惟與廠甸營此業(yè)者相周旋,過目珍奇不下數(shù)千種,雖寒素家風(fēng),為力有限,百難購一,而借此遍覽千古名家,以發(fā)抒其抑塞磊落之氣,所謂得江山之助,握造化之權(quán),心領(lǐng)神會,豁然貫通,故能臻此絕詣,豈偶然哉。世人多謂黔中僻陋,黔地誠僻陋,而黔人之游歷于外者開拓心胸,激揚志趣,其所成就每凌駕乎中原,亦以中原數(shù)千年來文物聲名發(fā)泄已甚,而邊省磅礴郁積,名山大川之靈秀甫啟其端倪。雖在交通阻隔之世,人才已漸奮興焉。況今之飛機(jī)鐵道,一日千里。行見重門洞開,賢哲浚發(fā),其必能超越全國,可斷言也。先生捐館后,門人王君伯群搜集平生著作,編為弗堂類稿三十余卷,中以題跋為最多,詩文次之,詞二卷,曲一卷,惟臨歿之庚午春詞二十余闋未編入。今印叢書四集,悉采入以為諸詞家之殿。溯黔中自明設(shè)省,三百年間詩人接踵,專集頗多,惟一詞則闃焉寡聞。清代詞家始有江辰六顯于康熙之際。延至中葉,倚聲漸盛,而附載各家集中者,要皆篇幅寥寥,略備一格,其有妙諧聲律,專精此道,以黎伯庸之葑煙亭為最,陳息凡、鄧花溪兩家各體尚稱完備,而終不及先生之造詣深醇,盡工盡善也。先生之詞在黔省諸詞人中固稱后勁,即在清代諸詞人中亦翼然翹楚。此殆如六朝結(jié)局之有庾子山,前明結(jié)局之有錢蒙叟,皆可謂集其大成。故文藝一日不泯滅,即中國一日能存在。昔人稱言者心之聲,又稱聲音之道與政通,安得曰雕蟲小技,壯夫不為也。然則中華民族復(fù)興之樞紐,黔省人文蔚起之關(guān)鍵,將以先生之詞卜之。識者當(dāng)不以余言為河漢焉。 民國第一丙子季夏。安順楊恩元覃生識。
維基
姚華(1876年4月26日—1930年5月8日),字重光,又字一鄂,號茫父,以號行而多稱姚茫父;寓居北平蓮花寺,因別署蓮花盦主,又署弗堂,寓半佛之意。晚年因重五代楊凝式(楊風(fēng)子)書法又號倚風(fēng)。貴州貴筑縣(今貴陽市)人,清代末科進(jìn)士,晚清和中華民國戲曲理論家、書畫家、詩人、學(xué)者、政治人物、教育家,精通于詩文詞曲、碑版古器及考據(jù)音韻等。與陳師曾同為民國刻銅藝術(shù)的倡導(dǎo)者,合稱“姚陳”。
《漢語大詞典》:言者
指諫官。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二:“ 仁宗 以微物賜僧,尚畏言者,此所以致太平也。” 宋 岳珂 桯史·鴻慶銘墓:“余在故府時,有同朝士為某人作行狀,言者摘其事,以為士大夫之不忍為,即日罷去。” 清 戴名世 《贊理河務(wù)僉事陳君墓表》:“及言者紛起,司馬罷去,詔君就司寇獄;時君已病閲數(shù)月矣!”
分類:言者諫官
《漢語大詞典》:言者不知
謂多言多語的人缺乏智慧。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 注:“知者貴行不貴言也。駟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 言者弗知 ”。莊子·知北游:“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span id="cyo0mu4" class="book">《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唐 白居易 《讀〈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 老君 ?!?/div>
《漢語大詞典》:言者弗知
見“ 言者不知 ”。
《漢語大詞典》:言者不知
謂多言多語的人缺乏智慧。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河上公 注:“知者貴行不貴言也。駟不及舌,多言多患?!币槐咀鳌?言者弗知 ”。莊子·知北游:“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span id="k9gelyg" class="book">《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唐 白居易 《讀〈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 老君 。”
《國語辭典》: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洌ㄑ哉邿o罪,聞?wù)咦憬洌 ?span id="paqikpq" class='label'>拼音: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語本《詩經(jīng)。大序》:「上以風(fēng)化下,下以風(fēng)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怪柑嵋庖姷娜思词固岬貌徽_也是無罪,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說的缺點也可以引為警戒。唐。白居易 與元九書:「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Q哉呗務(wù)?,莫不兩盡其心焉。」
《國語辭典》: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拼音:yán zhě zhūn zhūn,tīng zhě miǎo miǎo
形容白費唇舌,徒勞無功。參見「誨爾諄諄,聽我藐藐」條。如:「他苦口婆心的勸兒子改過向善,結(jié)果卻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根本白費心力。」
《國語辭典》:喉舌  拼音:hóu shé
1.咽喉與口舌。
2.比喻掌握機(jī)要,負(fù)責(zé)傳達(dá)國君命令的重要官員?!对娊?jīng)。大雅。烝民》:「出納王命,王之喉舌?!?jié)h。揚雄尚書箴〉:「出入王命,王之喉舌?!?br />3.比喻口才、言辭。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八。雜說下》:「昔魏史稱朱異有口才、摯虞有筆才,故知喉舌翰墨,其辭本異?!?br />4.比喻代言人。如:「民意代表是人民的喉舌。」
5.比喻要害之處或交通要道。《南齊書。卷四八。劉繪傳》:「南康是三州喉舌,應(yīng)須治干?!?/div>
《國語辭典》:介紹(介紹)  拼音:jiè shào
1.介,古代傳遞賓主之言的人。紹,紹繼、接續(xù)。介紹指相繼傳話?!抖Y記。聘義》:「介紹而傳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質(zhì),敬之至也?!?jié)h。王褒〈四子講德論〉:「無介紹之道,安從行乎公卿?!?br />2.居間接洽,牽合雙方?!缎绿茣>硪弧鹚?。張行成傳》:「古今用人未不因介紹,若行成者,朕自舉之,無先容也?!?br />3.為人引進(jìn)或帶入新的事物。如:「他正在介紹一種新產(chǎn)品?!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晃寤兀骸缸游?,我介紹你會個人?!挂沧鳌附B介」。
《漢語大詞典》:辯囿(辯囿)
(1).語本莊子·天下:“ 桓團(tuán) 、 公孫龍 辯者之徒,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辯者之囿也。” 成玄英 疏:“辯過於物,故能勝人之口;言未當(dāng)理,故不服人之心。而辯者之徒,用為苑囿?!?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曰:“辯者迷於其中而不能出?!焙笠蛴谩稗q囿”指嘵嘵不休的爭辯。文選·左思〈魏都賦〉:“昔市南 宜僚 弄丸而兩家之難解,聊為吾子復(fù)翫德音,以釋二客競于辯囿也?!?張銑 注:“言辯者多詞如苑囿之有草木也?!?br />(2).指言論界、言者之口。 唐 黃滔 《與南海韋尚書啟》:“設(shè)若旁扃辯囿,內(nèi)遏言泉,不惟上負(fù)于良時,抑亦下辜于卑志。”
分類:言論言者
《漢語大詞典》:責(zé)知(責(zé)知)
(1).責(zé)罰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 漢 王符 潛夫論·斷訟:“春秋之義,責(zé)知誅率。” 汪繼培 箋:“后漢書·孔融傳云:‘ 漢 律,與罪人交關(guān)三日以上,皆應(yīng)知情。’即‘責(zé)知’之意?!?br />(2).貶謫到某處做官。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李儀諫官》:“ 賈易 以諫官責(zé)知 懷州 ?!?/div>
《漢語大詞典》:白虎樽
古代用以獎勸直言者的一種蓋上有白虎圖像的酒器。宋書·禮志一:“正旦元會,設(shè)白虎樽於殿庭,樽蓋上施白虎,若有能獻(xiàn)直言者,則發(fā)此樽飲酒……欲令言者猛如虎,無所忌憚也?!?span id="lnm6six" class="book">《南齊書·王儉傳》:“ 宋 世外六門設(shè)竹籬。是年初,有發(fā)白虎樽者言:‘ 白門 三重門,竹籬穿不完?!细衅溲?,改立都墻?!?/div>
《漢語大詞典》:仗馬寒蟬(仗馬寒蟬)
皇帝儀仗中用的馬和寒風(fēng)中的蟬。比喻噤口不言者。《冷眼觀》第三十回:“可惜政府里有眼無珠,聽其置散投閑,不加録用;一般仗馬寒蟬,反倒各居顯要,尸位素餐。”參見“ 仗馬 ”。
《漢語大詞典》:仗馬(仗馬)
(1).皇帝儀仗隊所用的馬。裝飾華麗,通常用于朝會、祀典、出巡等。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今謂之殿門天武官,極天下長人之選,八人。上御前殿,則執(zhí)鉞立于 紫宸門 下,行幸則為禁圍門,行于仗馬之前?!?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鳳旗十。仗馬每面三疋,每疋御龍官四人?!?br />(2).比喻坐享俸祿而不敢言事之官。語出新唐書·奸臣傳·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寵市權(quán),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祿養(yǎng)資,無敢正言者。補闕 杜璡 再上書言政事,斥為 下邽 令。因以語動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將順不暇,亦何所論?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后雖欲不鳴,得乎?’由是諫爭路絶?!?清 王九齡 《竊祿》詩:“無聲慚仗馬,有淚對刑書?!?/div>
《國語辭典》:妄言妄聽(妄言妄聽)  拼音:wàng yán wàng tīng
隨便說說,隨便聽聽。語本《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奚以妄聽之。」比喻不求真實。清。袁枚〈子不語。序〉:「文史外無以自娛,乃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