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喉舌  拼音:hóu shé
1.咽喉與口舌。
2.比喻掌握機要,負責傳達國君命令的重要官員?!对娊?jīng)。大雅。烝民》:「出納王命,王之喉舌?!?jié)h。揚雄尚書箴〉:「出入王命,王之喉舌?!?br />3.比喻口才、言辭。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八。雜說下》:「昔魏史稱朱異有口才、摯虞有筆才,故知喉舌翰墨,其辭本異?!?br />4.比喻代言人。如:「民意代表是人民的喉舌?!?br />5.比喻要害之處或交通要道。《南齊書。卷四八。劉繪傳》:「南康是三州喉舌,應須治干。」
《國語辭典》:介紹(介紹)  拼音:jiè shào
1.介,古代傳遞賓主之言的人。紹,紹繼、接續(xù)。介紹指相繼傳話?!抖Y記。聘義》:「介紹而傳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質(zhì),敬之至也?!?jié)h。王褒〈四子講德論〉:「無介紹之道,安從行乎公卿?!?br />2.居間接洽,牽合雙方?!缎绿茣?。卷一○四。張行成傳》:「古今用人未不因介紹,若行成者,朕自舉之,無先容也?!?br />3.為人引進或帶入新的事物。如:「他正在介紹一種新產(chǎn)品?!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晃寤兀骸缸游?,我介紹你會個人?!挂沧鳌附B介」。
《漢語大詞典》:辯囿(辯囿)
(1).語本莊子·天下:“ 桓團 、 公孫龍 辯者之徒,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辯者之囿也。” 成玄英 疏:“辯過於物,故能勝人之口;言未當理,故不服人之心。而辯者之徒,用為苑囿。” 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曰:“辯者迷於其中而不能出?!焙笠蛴谩稗q囿”指嘵嘵不休的爭辯。文選·左思〈魏都賦〉:“昔市南 宜僚 弄丸而兩家之難解,聊為吾子復翫德音,以釋二客競于辯囿也?!?張銑 注:“言辯者多詞如苑囿之有草木也?!?br />(2).指言論界、言者之口。 唐 黃滔 《與南海韋尚書啟》:“設若旁扃辯囿,內(nèi)遏言泉,不惟上負于良時,抑亦下辜于卑志。”
分類:言論言者
《漢語大詞典》:責知(責知)
(1).責罰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 漢 王符 潛夫論·斷訟:“春秋之義,責知誅率。” 汪繼培 箋:“后漢書·孔融傳云:‘ 漢 律,與罪人交關三日以上,皆應知情?!础熤狻!?br />(2).貶謫到某處做官。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李儀諫官》:“ 賈易 以諫官責知 懷州 。”
《漢語大詞典》:白虎樽
古代用以獎勸直言者的一種蓋上有白虎圖像的酒器。宋書·禮志一:“正旦元會,設白虎樽於殿庭,樽蓋上施白虎,若有能獻直言者,則發(fā)此樽飲酒……欲令言者猛如虎,無所忌憚也。”南齊書·王儉傳:“ 宋 世外六門設竹籬。是年初,有發(fā)白虎樽者言:‘ 白門 三重門,竹籬穿不完?!细衅溲?,改立都墻。”
《漢語大詞典》:仗馬寒蟬(仗馬寒蟬)
皇帝儀仗中用的馬和寒風中的蟬。比喻噤口不言者。《冷眼觀》第三十回:“可惜政府里有眼無珠,聽其置散投閑,不加録用;一般仗馬寒蟬,反倒各居顯要,尸位素餐。”參見“ 仗馬 ”。
《漢語大詞典》:仗馬(仗馬)
(1).皇帝儀仗隊所用的馬。裝飾華麗,通常用于朝會、祀典、出巡等。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今謂之殿門天武官,極天下長人之選,八人。上御前殿,則執(zhí)鉞立于 紫宸門 下,行幸則為禁圍門,行于仗馬之前?!?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鳳旗十。仗馬每面三疋,每疋御龍官四人?!?br />(2).比喻坐享俸祿而不敢言事之官。語出新唐書·奸臣傳·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寵市權,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祿養(yǎng)資,無敢正言者。補闕 杜璡 再上書言政事,斥為 下邽 令。因以語動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將順不暇,亦何所論?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后雖欲不鳴,得乎?’由是諫爭路絶?!?清 王九齡 《竊祿》詩:“無聲慚仗馬,有淚對刑書。”
《國語辭典》:妄言妄聽(妄言妄聽)  拼音:wàng yán wàng tīng
隨便說說,隨便聽聽。語本《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奚以妄聽之。」比喻不求真實。清。袁枚〈子不語。序〉:「文史外無以自娛,乃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