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觀照(觀照)  拼音:guān zhào
以心靈深刻的觀察來品味人生。唐。李華〈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于人法得無我,于觀照得甚深?!?/div>
《漢語大詞典》:坐照
猶寂照。謂通過禪定止息妄念,觀照正理。 清 曾國藩 《復陳虎臣書》:“蓋不善言靜,恐入坐照之門;善言靜,猶是存養(yǎng)之道?!?/div>
《漢語大詞典》:默照
靜默觀照。 明 唐順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銘》:“先生之學無所不窺,不名一家。中歲始好養(yǎng)生家言,自是,絶去文字,收歛耳目,澄慮默照。如是者若干年,而卒未之有得也?!?/div>
分類:靜默觀照
《漢語大詞典》:權智(權智)
(1).權變智略。 三國 魏 曹植 《輔臣論》:“文武并亮,權智時發(fā),奢不過制,儉不損禮。”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上:“觀者嘆駭,服其權智。 涓 之機捷,率多如此?!?span id="nyqeosz" class="book">《宋史·呂公著傳》:“帝又言 唐太宗 能以權智御臣下。對曰:‘ 太宗 之德,以能屈己從諫爾?!凵破溲??!?br />(2).佛教語。觀照萬法差別以普度眾生的善巧、方便之智,與實智相對。《大日經》二:“諸佛甚希有,權智不思議?!?唐 李嶠 《洛州昭覺寺釋迦牟尼佛銅瑞像碑》:“夫權智無方,説三應物,真乘寂住,抱一湛然。”
《國語辭典》:人無前后眼(人無前后眼)  拼音:rén wú qián hòu yǎn
(諺語)為人做事無法前后觀照。比喻人無法預知未來?!肚迤缴教迷挶?。合同文字記》:「人無前后眼,哥哥年幾大,有桑田物業(yè)家緣,又將不去,今日寫為照證?!?/div>
觀照
【佛學大辭典】
(術語)以智慧而照見事理也。
【佛學常見辭匯】
觀察照見,即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是一種修慧的方法。
【佛學次第統編】
懺悔垢行,發(fā)心趨道,固為要道,然尤須觀照諸行。
觀照般若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種般若之一。觀照實相之理之智慧,即般若之身體也(般若譯曰智慧)。肇論曰:「觀照般若,照事照理故。」法藏心經疏曰:「觀照能觀妙慧。」
【佛學常見辭匯】
觀察照見一切實相真理的智慧,是三種般若之一。
【三藏法數】
觀照般若者,謂觀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無相,名為觀照,即一切智也。(非照而照者,謂理本非照,因觀而照,以顯觀照之德也。)
【三藏法數】
謂觀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無相,名為觀照,即一切智也。(非照而照者,照謂照明,謂理本非照,因觀而照,以顯觀照之德也。一切智者,謂能知一切內法內名,一切外法外名也。)
【三藏法數】
觀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謂因觀照明了法無相,悉皆空寂,以顯即體之用,故名觀照般若。
智慧觀照
【佛學常見辭匯】
以智慧來照察事理,破諸迷惑。
觀照(二)
【佛學次第統編】
觀照者,以智慧照見事理,是曰觀照。
觀照(三)
【佛學次第統編】
以智慧而照見事理,是為觀照。
觀行 于心觀理而如理身行。
觀察 即觀念觀想也。
觀念 觀察思念真理也。
觀想 想浮于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