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9,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褒衣
褒擢
褒美
褒顯
褒進
褒章
褒遷
褒榮
褒功
褒表
褒德
褒忠
褒諭
褒異
褒稱
《國語辭典》:褒衣  拼音:bāo yī
寬大的衣服?!稘h書。卷八三。朱博傳》:「官屬多褒衣大袑,不中節(jié)度,自今掾史衣皆令去地三寸?!?/div>
《漢語大詞典》:褒擢
亦作“褒擢”。 猶褒升。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一:“今天子嗣位,首加褒擢……歲未再周,職已五易,越録超等,罕見其比?!?清 黃六鴻 《?;萑珪さ涠Y·朝覲大計》:“卓異官員,一欽賜蟒服,即與陞遷,以昭示襃擢循良至意?!?/div>
《國語辭典》:褒美  拼音:bāo měi
褒獎贊美?!逗鬂h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列傳。東平憲王蒼》:「升朝蒙爵命之首,制書褒美,班之四海?!?/div>
《漢語大詞典》:褒顯(襃顯)
亦作“褒顯”。 褒崇宣揚。《漢書·丙吉傳》:“愿將軍詳大議,參以蓍龜,豈宜襃顯,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決定大策,天下幸甚!”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續(xù)編·國朝上》:“自 方正學(xué) 死事,海內(nèi)諱言其文,近始大行褒顯,而祠廟尚缺?!?清 唐甄 潛書·任相:“左右譽之而褒顯,民安之而貶黜,國亡。”
分類:宣揚
《漢語大詞典》:褒進(襃進)
褒獎進用。宋書·孝武帝紀(jì):“吏宣勸有章者,詳加襃進?!?明 沈德符 野獲編·言事·郭希顏論廟制:“以 希顏 同 楊繼盛 等僅四人置第一等,贈翰林學(xué)士,賜祭葬及廕甚備。其他忠臣著聞如太僕卿 楊最 ……等,襃進反出其下?!?/div>
《國語辭典》:褒章  拼音:bāo zhāng
贊揚功勛的獎?wù)?。如:「長官親自為他佩戴褒章,以表揚其功勞。」
亦作“褒遷”。 褒獎升遷。宋史·龐恭孫傳》:“每開一城,輒褒遷,五年間,至 徽猷閣 待制?!?/div>
分類:褒獎升遷
《漢語大詞典》:褒榮(襃榮)
亦作“褒榮”。 旌表并給予榮譽。《宋書·良吏傳·陸徽》:“襃榮未申,不幸夙殞,言念在懷,以為傷恨。” 宋 司馬光 《文潞公家廟碑》:“公貴朝廷,褒榮三代,贈官皆至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爵 燕 、 周 、 魏 三國?!?姚雪垠 《燕遼紀(jì)事》:“他想到死后,盡管朝廷會給他褒榮……但他魂歸黃泉,地府中一定是凄涼、陰冷?!?/div>
《漢語大詞典》:褒功
亦作“褒功”。 稱揚功勞。三國志·魏志·曹爽傳“得制其輕重也”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臣聞 虞舜 序賢,以 稷 契 為先; 成湯 褒功,以 伊 呂 為首?!?唐 韓愈 《唐銀青光祿大夫路公神道碑銘》:“襃功刻表,丞相之辭?!?/div>
《漢語大詞典》:褒表
亦作“褒表”。 嘉獎表彰。漢書·鮑宣傳:“ 世祖 即位……兩 龔 、 鮑宣 子孫皆見襃表,至大官。”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二:“前代名賢之后,累經(jīng)褒表,最顯著者四人?!?元 本 高明 《琵琶記·旌表》:“荷蒙褒表,何以克當(dāng)!”
分類:嘉獎表彰
《漢語大詞典》:褒德
亦作“褒德”。 頌揚德行。《漢書·武帝紀(jì)》:“夫本仁祖義,襃德祿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繇昌也?!?唐 白居易 《李愬等咸賜爵一級制》:“封爵之設(shè),在乎賞勸,有以褒德,有以序勤:聳善興功,實由茲道?!?清 朱琦 《書歐陽永叔答尹師魯書后》:“吾觀自古圣人褒德録賢,而論語所記,如 吳太伯 、 微子 、 比干 、 伯夷 、 柳下惠 之屬,詳矣?!?/div>
分類:頌揚德行
《漢語大詞典》:褒忠
亦作“褒忠”。 嘉獎忠良。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南渡 景定 間,又命撰二候(祗候班 喬 陸 二卒長)加封碑文。惜二候之名無考,碑文見隨隱漫録。據(jù)此,則 宋 歷朝之褒忠,可謂至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三·賜宴褒忠:“ 康熙 二十一年壬戌正月上元,賜羣臣宴於 乾清宮 ,異數(shù)也……上之褒忠優(yōu)厚如此?!?/div>
分類:嘉獎忠良
《漢語大詞典》:褒諭(襃諭)
亦作“褒諭”。 褒獎的諭旨。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三:“ 杜起莘 自 蜀 入朝,不以家行。 高廟 聞其清脩?yīng)毺?,甚愛之。一日因得對,褒諭曰:‘聞卿出局,即蒲團紙帳,如一行腳僧,真難及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江陵始終宦官:“其滿十二年也,又遣司禮 張誠 賷敕襃諭?!?span id="4w4caqu" class="book">《明史·魯王檀傳》:“七年,奏辭輔國將軍并子奉國將軍祿,佐疏 運河 ,賜敕褒諭?!?/div>
分類:褒獎諭旨
《漢語大詞典》:褒異(襃異)
亦作“褒異”。 謂特殊的褒揚嘉獎。后漢書·皇后紀(jì)上·明德馬皇后:“黃門舅旦夕供養(yǎng)且一年,既無襃異,又不録勤勞,無乃過乎!”《春秋·文公九年》“ 楚子 使 椒 來聘” 唐 孔穎達 疏:“若有襃異,則或稱官?!?明 沈德符 野獲編·宗藩·鄭世子讓國:“﹝ 祐橏 ﹞撰《河清頌》以獻,上大悅,賜敕襃異?!?清 吳偉業(yè) 《贈家侍御雪航》詩:“封事即留中,天語加褒異?!?/div>
《漢語大詞典》:褒稱(襃稱)
亦作“褒稱”。 贊美稱揚。后漢書·第五倫傳:“及為三公,值帝長者,屢有善政,乃上疏襃稱盛美,因以勸成風(fēng)德。”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四:“制誥詔令,貴於典重溫雅,深厚惻怛,與尋常四六不同。今以尋常四六手為之,往往褒稱過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