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藥珠二身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藥樹王身如與如意珠王身也。佛為拔眾生苦化現(xiàn)之身,謂之藥樹王身((參見:藥樹王身)),為與眾生以樂化現(xiàn)之身,謂之如意珠王身。法華玄義六曰:「示身輪者,即是示藥樹王身如意珠王身。」法華嘉祥疏二曰:「菩薩有二種身:一如意珠王身,能與一切樂。二藥樹王身,見聞之者無不苦滅?!?br />【佛學常見辭匯】
藥樹王身和如意珠王身。佛為了拔除眾生的苦難而化現(xiàn)之身叫做藥樹王身;為了給眾生安樂而化現(xiàn)之身叫做如意珠王身。
藥廁抳
【佛學大辭典】
(天名)Yaks!in,不動明王使者之名。譯曰勇健神。圣無動尊成就使者法品曰:「次無動尊藥廁抳(唐云勇健神)使者像,一身四手。左邊上手把三股叉,下手把棒,右邊上手掌把一輪,下手把罥索。其身青色而大張口,狗牙上出,眼赤如血,而有三眼。頂載髑髏,頭發(fā)聳豎,如火燄色。頂纏大蛇,二膊各有倒垂一龍,龍頭相向。其像要纏二大赤蛇,二腳腕上纏大赤蛇。所把棒主上亦纏大蛇,虎皮縵褲髑髏瓔珞?!?/div>
藥童子
【佛學大辭典】
(傳說)耆域Ji^va以藥草作童子之形以醫(yī)諸病云。大寶積經(jīng)八曰:「耆域醫(yī)王,合集諸藥,以取藥草作童子形,端正殊好,世之希有。所作安諦,所有究竟殊異無比。往來周旋,住立安坐,臥寐經(jīng)行,無所缺漏所顯變業(yè)?;蛴写蠛绹跆哟蟪及俟儋F姓長者,來至耆域醫(yī)王所,視藥童子。與共歌戲,相其顏色,病皆得除,便致安穩(wěn)?!?/div>
藥犍度
【佛學大辭典】
(書名)二十犍度之第七。四分律四十二就時藥非時藥七日藥盡形壽藥等細說之。藥猶言食。
藥樹王
【佛學大辭典】
(雜名)又曰藥王樹。草木有可以治病者。其中最勝者,稱為藥王。捺女耆域因緣經(jīng)曰:「逢一小兒擔樵,耆域望視悉見此兒五臟腸胃,縷悉分明。耆域心念,本草經(jīng)說:有藥王樹,從外照內(nèi)見人腹臟,此兒樵中得無有藥王耶?」
藥樹王身
【佛學大辭典】
(術語)菩薩應現(xiàn)于六道,救眾生苦難之身也。觀音玄義上曰:「如華嚴云:有上藥樹,其根深入,枝葉四布,根莖枝葉,皆能愈病。聞香觸身,無不得益。菩薩亦如是,大悲熏身形聲利物,名大藥王身。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珍寶,隨意而不窮不盡。菩薩大慈熏身與眾生樂,名如意藥王身。」法華玄義六曰:「示身輪者,即是示藥樹王身如意珠王身?!狗ㄈA入疏七曰:「五約藥樹珠王明,觀世音譬藥樹王遍體愈病,普門者譬如意珠王隨意所與?!?br />【佛學常見辭匯】
佛菩薩為了拔除眾生的苦難而在六道之中化現(xiàn)的身。
藥藏
【佛學大辭典】
(堂塔)阿育王于四門立藥藏,施藥于一切比丘。見善見律毗婆沙二。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宋畺良耶舍譯。佛在青蓮華池精舍放眼光照二菩薩之頂,現(xiàn)十方之佛事,二菩薩各說咒,獻瓔珞于佛。佛授二菩薩成佛之記,次說其觀法,說五十三佛之名,終為阿難說二菩薩往昔之因緣。
藥醫(y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俗語佛源】
眾生要得道度化,出離生死苦海,必須要同佛法「有緣」,才能「感應道交」。這個「緣」,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和勇猛精進的精神等。什么人同佛法「無緣」呢?這就是經(jīng)上常說的「八難」?!赴穗y」可以分作四類:一是苦障之難,包括地獄、餓鬼、畜生和盲聾喑啞。二是樂障之難,包括北洲和長壽天。該二處的眾生壽長多樂,但缺乏智慧,甚至誤以為已入「涅槃」。三是惡增之難,即「世智辨聰」,自以為是,妄執(zhí)堅固。四是善微之難,即生在「佛前佛后」,不知佛法。值此「八難」者,便于佛法無緣。靈丹妙藥,只能醫(yī)治命不該絕的病癥;同樣,佛法廣大,只能度化有緣的人。這就是俗語「藥醫(y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的含義。如《醒世恒言》第十回:「先生,常言道:『藥醫(y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盡著自家意思,大了膽醫(yī)去,或者他命不該絕,就好了也未可知?!梗ɡ蠲鳈啵?/div>
三病用三藥
【三藏法數(shù)】
(出涅槃經(jīng))
〔一、貪病〕,謂貪愛之心,對一切順情之境,著欲無厭,是為貪病。其病當以不凈之觀為藥而對治之。令其觀于自他之身,一一不凈,何所可貪。此觀若成,此病即去,而心寂靜矣。
〔二、瞋病〕,謂瞋恚之心,對一切違情之境,熱惱于懷,是為瞋病。其病當以慈心之觀為藥而對治之。令其觀于一切眾生,皆吾眷屬,應與其樂,何所可瞋。此觀若成,此病即去,而心清涼矣。
〔三、癡病〕,謂迷惑之心,于一切事理無所明了,顛倒妄想,是為癡病。其病當以因緣之觀為藥而對治之,令其知生死輪轉,因果相續(xù),循環(huán)無際,何得而離。此觀若成,此病即去,而心明了矣。(因緣觀,即觀十二因緣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十二大愿──藥師如來十二大愿
【三藏法數(shù)】
(出藥師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
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惟愿演說諸佛名號,及本昔所發(fā)殊勝大愿。佛言:東方過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凈琉璃,彼土有佛,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行時,發(fā)十二大愿。(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
〔一愿〕,愿我來世于佛菩提得正覺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shù)無邊世界,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為莊嚴;我身既爾,令一切眾生如我無異。(梵語菩提,華言道。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縵網(wǎng)相、足跟滿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過膝相、馬陰藏相、身縱廣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膚細滑相、七處平滿相、兩腋滿相、身如師子相、身端直相、肩圓滿相、四十齒相、齒白齊密相、四牙白凈相、頰車如師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廣長舌相、梵音深遠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間白毫相、頂肉髻成相也。八十種好者,一指爪狹長、二手足指圓、三手足各等無差、四手足圓滿、五筋脈盤結、六兩踝深隱、七行步正直、八行步威容齊整、九行步安平、十行步有儀、十一回身顧視、十二支節(jié)殊勝、十三骨節(jié)交結、十四膝輪圓滿、十五隱處妙好、十六身支潤滑、十七身容敦肅、十八身支堅固、十九身支安定、二十身相端嚴、二十一身有圓光、二十二腹形方正、二十三臍深右旋、二十四臍厚妙相、二十五肌膚勻凈、二十六手掌充滿、二十七手文深長、二十八唇色紅潤、二十九面門圓滿、三十舌相長廣、三十一發(fā)聲威震、三十二音韻美妙、三十三鼻高脩直、三十四諸齒方整、三十五諸牙明潔、三十六目廣清凈、三十七眼相修廣、三十八眼睫齊整、三十九雙眉修長、四十雙眉綺靡、四十一雙眉高朗、四十二耳厚修長、四十三兩耳相好、四十四容儀端麗、四十五額廣圓滿、四十六身分殊勝、四十七首發(fā)修長、四十八首發(fā)香潔、四十九首發(fā)齊整、五十首發(fā)堅固、五十一首發(fā)光滑、五十二身分堅實、五十三身體莊嚴、五十四諸竅清凈、五十五身力充美、五十六身相嚴好、五十七面輪修廣、五十八顏貌舒泰、五十九面顏光澤、六十身支嚴凈、六十一毛孔出香、六十二面門出香、六十三首相妙好、六十四身毛纖柔、六十五法音圓辯、六十六頂相高妙、六十七指網(wǎng)分明、六十八行不履地、六十九神力自持、七十威德遠震、七十一音聲和雅、七十二觀機說法、七十三一音演說、七十四次第說法、七十五等觀有情、七十六先觀后作、七十七相好具足、七十八頂骨堅實、七十九顏容奇妙、八十胸臆妙好。)
〔二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nèi)外清凈,無復瑕垢,光明廣大,威德熾然,身善安住,燄網(wǎng)莊嚴,過于日月;若有眾生,昏闇及夜,莫知方所,以我光故,隨意所趣,作諸事業(yè)。
〔三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邊無限智慧方便,令無量眾生,受用無盡,莫令一人有所乏少。
〔四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諸有眾生,行異道者,一切安立菩提道中;行聲聞、辟支佛道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辟支,梵語具云辟支迦羅,華言緣覺。)
〔五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于我法中,修行梵行;此諸眾生,無量無邊,一切皆得不缺減戒,具三聚戒,無有破戒起惡道者。(三聚戒者,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也。)
〔六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其身下劣,諸根不具,丑陋頑愚,聾盲跛躄,身攣背傴,白癩癲狂;若復有馀種種身病,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諸根具足,身分成滿。
〔七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諸患逼切,無護無依,無有住處;遠離一切資生醫(yī)藥,又無親屬,貧窮可憫。此人若得聞我名號,眾患悉除,無諸痛惱,乃至究竟無上菩提。
〔八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諸惡之所逼惱,厭離女身,愿舍女形,聞我名已,轉女人身,成丈夫相,乃至究竟無上菩提。
〔九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令一切眾生,解脫魔網(wǎng);若墮種種異見稠林,悉當安立置于正見,次第示以菩薩行門。
〔十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種種王法,系縛鞭撻,牢獄應死,無量災難,悲憂煎迫,身心受苦;此等眾生,以我福力,皆得解脫一切苦惱。
〔十一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饑火燒身,為求食故,作諸惡業(yè);我于彼所,先以最妙色香味食,飽足其身;后以法味,畢竟安樂。
〔十二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貧無衣服,寒熱蚊虻,日夜逼惱;我當施彼隨用衣服,種種雜色,如其所好;亦以一切寶莊嚴具,華鬘涂香,鼓樂眾妓,隨諸眾生所須之具,皆令滿足。
藥長物
【三藏法數(shù)】
藥長物者,謂出家之人,若依佛制,有諸疾病,則許服藥調(diào)治;若病已瘥,更再畜者,即名馀長物也。
醫(yī)藥
【三藏法數(shù)】
醫(yī)藥即冷熱甘苦辛酸草木諸劑,及金石丹砂之類,此皆可以治溫寒濕燥之病,藉以固身延命,成就道業(yè),是以供養(yǎng)佛僧也。
用陳腐藥
【三藏法數(shù)】
用陳腐藥者,謂出家之人,若患病時,當用陳年朽腐之藥而調(diào)治之,病瘥即止;不得貪樂新好藥物而預積蓄也。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三藏法數(shù)】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者,謂饑渴為主病,四百四病為客病,故須以食而為醫(yī)藥,用資其身。凡受食時,當作此觀。(四百四病者,人身假地、水、火、風、四大所成,一大不調(diào),則生百一種病,四大共成四百四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