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齊吳興武康人,字彥璋。沈璞之子。少有干才,初仕宋為主簿,歷臨首、馀杭令,除駕部郎,補(bǔ)烏程令,甚著政績。以吏能累遷少府卿。入齊,高帝以山陰縣民多難治,欲分為兩縣。蕭頤(武帝)以為用不得人,薦其帶山陰令,政聲大著。后為西陽王冠軍長史、廣陵太守。世稱良吏。
全齊文·卷十四
憲字彥章,金紫光祿大夫演之從子,泰始中為駕部郎,補(bǔ)烏程令,入齊,累遷少府卿、左軍、武陵王會稽司馬、兼山陰令,永明中,為晉安王后軍長史、廣陵太守、西陽王冠軍長史,太守如故,后除散騎常侍,未拜,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504 【介紹】: 北魏代人,字智君。鮮卑族。陸琇弟。年十五為中書學(xué)生,拜侍御中散,歷遷給事黃門侍郎。在樞要十余年,以忠厚見稱。孝文帝改制時,令其私喻國戚,無疏遠(yuǎn)之意。出除正平太守,在郡七年,號為良吏。宣武帝景明二年,咸陽王元禧謀反,兄琇被陷死于獄,訴兄冤不已。正始初,復(fù)琇官爵。未幾卒。謚惠。
李慶緒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廣漢郪縣人,字孝緒。父為人所害,時年九歲,日夜號泣,志在復(fù)仇。后投州將陳顯達(dá),白日手刃其仇,自縛歸罪,州將義而釋之。梁武帝天監(jiān)中,為東莞太守,母死,每慟,嘔血數(shù)升。后為巴郡太守,時稱良吏。累遷衛(wèi)尉,封安陸縣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相州臨漳人。源乾曜從孫。有令譽(yù)。歷官號清謹(jǐn),撫諸弟友義。初為中書舍人,與楊滔等同刪著《開元新格》。歷官戶部、刑部侍郎、尚書左丞。會選諸司長官為刺史,光裕任鄭州,世稱良吏。卒官。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25? 應(yīng)作源光俗。其先居鄴郡安陽(今河南安陽),相州臨漳(今河北臨漳西南)人。光俗撫愛諸弟,以友義聞名,為官亦有令譽(yù)。初為中書舍人,與楊滔、劉令植等人同刪定《開元新格》。歷刑部、戶部二侍郎。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在尚書左丞任,后授太常卿。十三年,玄宗自選諸司長官有聲望者為諸州刺史,遂出為鄭州刺史,尋卒。事跡見新、舊《唐書·源乾曜傳》附、《元和姓纂》卷四、《資治通鑒》卷二一二。《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1—803 【介紹】: 唐吳人,字夷仲。代宗大歷五年登進(jìn)士第,以書判拔萃典校秘書,尋授登封主簿,歷監(jiān)察御史。德宗幸奉天,授翰林學(xué)士,再遷中書舍人。閱十年,以謹(jǐn)密稱。遷京兆尹,政尚寬簡,號良吏。遷吏部尚書,徙兵部。為東都留守。卒謚敬。
全唐文·卷五百十四
少連字夷仲。蘇州吳人。大歷五年進(jìn)士。官監(jiān)察御史。德宗朝授翰林學(xué)士。累遷吏部尚書。封本縣男。徙兵部。為東都留守。卒年六十二。贈尚書右仆射。謚曰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河中寶鼎人。少以吏事進(jìn)。以長安令拜虢州刺史,政績卓著。遷湖南、浙東、浙西觀察使,歷三鎮(zhèn)凡十余年,家無聲樂,俸祿悉分散親屬故人,無余財。除左散騎常侍致仕。卒年七十四,謚宣。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46—819 郡望河中寶鼎(今山西萬榮西南)。少以吏事進(jìn)。德宗建中三年(782)任長安令。約于貞元十八年(802)任虢州刺史,順宗永貞元年(805)任湖南觀察使,憲宗元和三年(808)改浙江東道觀察使,五年授浙江西道觀察使。封河?xùn)|郡公。約于元和十年拜左散騎常侍。旋致仕。卒謚宣。薛蘋歷任方鎮(zhèn),以安民為務(wù),時稱良吏。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會稽掇英總集》卷八收其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漢語大詞典》:良吏
賢能的官吏。 漢 晁錯 《上書言募民徙塞下》:“雖有材力,不得良吏,猶亡功也?!?span id="fvs7ygh" class="book">《陳書·周確傳》:“﹝ 確 ﹞為政平允,稱為良吏。” 清 錢謙益 《兵科給事中明時舉授徵仕郎》:“爬剔疾苦,扶養(yǎng)小弱,可謂良吏矣!”
《漢語大詞典》:善吏
良吏。史記·酷吏列傳:“ 尹齊 木彊少文,豪惡吏伏匿,而善吏不能為治?!?span id="kcoqtxa" class="book">《漢書·王商傳》:“ 肜 素善吏,宜以為后。”新唐書·令狐彰傳:“父 濞 ,為世善吏?!?/div>
分類:良吏
《漢語大詞典》:明吏
猶良吏。史記·李斯列傳:“書奏, 二世 悅。於是行督責(zé)益嚴(yán),稅民深者為明吏?!?/div>
分類:良吏
《國語辭典》:棠陰(棠陰)  拼音:táng yīn
周時召伯巡行南國,曾在棠樹下聽訟理事。召公死后,后人愛其樹不忍剪伐。見《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后以棠陰譽(yù)稱去職官吏的政績。唐。劉長卿 馀乾夜宴奉餞前蘇州韋使君新除婺州詩:「幸容棲托分,猶戀舊棠陰?!?/div>
《漢語大詞典》:棠樹(棠樹)
棠梨樹。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后因以“棠樹”喻惠政。 唐 劉禹錫 《寄陜州姚中丞》詩:“相思望棠樹,一寄商聲謳?!?唐 黃滔 《鄜畤?yán)钕喙?/a>詩:“游子不緣貪獻(xiàn)賦,永依棠樹託蓬根。”
《國語辭典》:攀戀(攀戀)  拼音:pān liàn
攀轅依戀。比喻對賢良好官的眷戀?!侗笔贰>砥呶?。伊婁謙傳》:「以疾去職,吏人攀戀,行數(shù)百里不絕?!贡敝?。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贈小司空宇文顯墓志銘:「解任還朝,小馬留廄,馀床掛衽,吏人攀戀,刊石陘山?!?/div>
《國語辭典》:攀轅臥轍(攀轅臥轍)  拼音:pān yuán wò chè
挽留或眷戀賢明長官。明。胡繼宗《書言故事大全。卷八。仕進(jìn)類。攀轅》:「漢侯霸為臨淮太守,被召,百姓攀轅臥轍愿留期年。」也作「攀車拒輪」、「攀車臥轍」、「攀轅扣馬」。
《漢語大詞典》:攀擁(攀擁)
攀住車馬,擁塞道路。謂挽留良吏。 明 唐順之 《僉事孫公墓志銘》:“居數(shù)年,邑以治稱。去之日,邑人攀擁不得行?!眳⒁姟?攀轅臥轍 ”。
《國語辭典》:攀轅臥轍(攀轅臥轍)  拼音:pān yuán wò chè
挽留或眷戀賢明長官。明。胡繼宗《書言故事大全。卷八。仕進(jìn)類。攀轅》:「漢侯霸為臨淮太守,被召,百姓攀轅臥轍愿留期年。」也作「攀車拒輪」、「攀車臥轍」、「攀轅扣馬」。
《漢語大詞典》:重來郭伋(重來郭伋)
后漢書·郭伋傳:“﹝ 并州 牧 郭伋 ﹞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 伋 問:‘兒曹何自遠(yuǎn)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伋 辭謝之。及事訖,諸兒復(fù)送之郭外,問:‘使君何日當(dāng)還?’ 伋 謂別駕從事,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 伋 為違信於諸兒,遂止于野亭,須期乃入?!焙笠蛞浴爸貋砉鶃场睘轫灀P(yáng)良吏的典實。 清 姚鼐 《劫堂觀察自安徽返將歸濟(jì)南仍入都補(bǔ)官餞之于清涼山》詩:“重來 郭伋 誰能必,獨(dú)立 王尊 氣自豪?!?/div>
《國語辭典》:攀轅遮道(攀轅遮道)  拼音:pān yuán zhē dào
攀上車轅,擋住道路。指良吏離職時受到百姓挽留。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生因請罷郡,護(hù)喪赴國?!Q發(fā)引,威儀在途,男女叫號,人吏奠饌,攀轅遮道者不可勝數(shù)?!?/div>
《國語辭典》:攀轅臥轍(攀轅臥轍)  拼音:pān yuán wò chè
挽留或眷戀賢明長官。明。胡繼宗《書言故事大全。卷八。仕進(jìn)類。攀轅》:「漢侯霸為臨淮太守,被召,百姓攀轅臥轍愿留期年?!挂沧鳌概受嚲茌啞?、「攀車臥轍」、「攀轅扣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