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976—1045 【介紹】: 宋薊州人,字寶臣。少以父任為東班承旨,事真宗于潛邸。真宗即位,授右侍禁,累遷客省使兼群牧副使。以告周懷政謀奉帝為太上皇而傳位太子事,擢桂州觀察使、群牧使。仁宗時出知定州,進殿前副都指揮使兼樞密副使,遷樞密使。尋以同平章事、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出判許州,后罷同平章事,歷徙數(shù)州。久任軍職,性貪鄙。后坐其子納贓枉法,以左衛(wèi)上將軍致仕。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江寧人,字正臣。真宗時授三班奉職。以右班殿直為鄜延路走馬承受公事。李繼遷擾邊,與總管王榮擊敗之。又從鈐轄張崇貴擊西夏。歷鳳翔、秦、隴、階、成等州都巡檢使。善于料敵,蕃族不敢逞。以功遷西頭供奉官、知利州。歲饑,以便宜發(fā)倉賑民。累遷西上閣門使、知秦州,卒。全宋文·卷三二六
盧鑒,字正臣,金陵(今江蘇南京)人。累舉進士不中,授三班奉職、監(jiān)房州酒稅,以右班殿直為鄜延路走馬承受公事。大中祥符二年擢閤門祗候,為本路兵馬都監(jiān)。徙利州都監(jiān),知儀州、利州。天禧三年知保州,歷知廣信軍、原州、慶州、環(huán)州、丹州。累遷西京左藏庫使、恩州刺史,為環(huán)慶路鈐轄兼知環(huán)州,改西上閤門使、知秦州,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六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人。仁宗天圣五年嘗知鄆州。性殘酷,其屬下被箠撲死者甚眾,又假民財以營私第,故次年即貶為濟州團練使。全宋詩
杜堯臣,真宗時官司封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天禧四年(一○二○)改衛(wèi)尉少卿、知陜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九六)。仁宗天圣六年(一○二八),由知鄆州貶為濟州團練使(同上書卷一○六)。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建州浦城人,字清臣。少奇穎。年十五,以文謁翰林學士章得象,得象奇之。真宗天禧間游錢塘,以詩贈林逋,逋尤激賞。為人不飾小節(jié),然嗜學強記,文詞奇?zhèn)?。有?a target='_blank'>東溪集》。全宋詩
黃亢,字清臣,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年十五,以文謁章得象。游錢塘,以詩贈林逋。時王隨知杭州,奏禁西湖為放生池,亢作詩數(shù)百言以諷,士人爭傳。卒,鄉(xiāng)人編其文為《東溪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二有傳。全宋文·卷一○三一
黃亢,字清臣,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少奇穎,年十五,以文謁翰林學士章得象,得象奇之;以詩贈處士林逋,逋尤激賞。卒,鄉(xiāng)人類其文為十二卷,號《東溪集》。《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傳》四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981—1051 【介紹】: 宋成都華陽人,字袞臣。句中正子。真宗景德六年進士。為江都主簿,歷知高郵軍及岳、安、袁、吉筠等州。通訓詁,工篆隸書,善為詩。
人物簡介
【生卒】:?—1042 【介紹】: 宋陳州宛丘人,字正臣。符彥卿曾孫。以蔭補官。歷西染院副使、提點開封府界縣鎮(zhèn)公事。丞相王曾外孫樂誥為開封主簿,惟忠以其無善狀,不為舉薦,后誥果以贓敗?;菝窈优c刁河合流,歲多決溢,為置二斗門減弱水勢,以接鄭河、圭河,自此無水患。又請于汴河廣處用木岸約束水流,以利舟行。慶歷二年,以閤門使從富弼使遼,道病卒。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開封人,字正臣。初為三班奉職。累遷右侍禁。真宗天禧中,率兵鎮(zhèn)壓下溪州民彭仕漢起事,又平富、順州民田彥晏部。為內(nèi)殿承制,奉使契丹,諭以朝廷恩信,契丹牽羊求和。因奏減禁兵五千徙內(nèi)地,以省邊費。遷禮賓使兼環(huán)慶路兵馬鈐轄、知環(huán)州。官終西京作坊使。
人物簡介
【生卒】:?—1044 【介紹】: 宋越州新昌人,字寶臣。幼奇俊,博學能文。仁宗天圣五年進士。補沂州推官,改知上饒縣,一邑大治。慶歷四年,以秘書丞通判保州,會河陜用兵,云翼卒乘間為亂。待舉聞難,徒步率州兵討之,轉(zhuǎn)斗于市,州兵潰,待舉被殺。全宋詩
石待舉(?~一○四四),字寶臣,新昌(今屬浙江)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進士,曾知上饒縣(明萬歷《新昌縣志》卷一○、一一)。以秘書丞通判保州。慶歷四年八月,保州兵變中被殺(《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五一)。宋登科記考
字寶臣。越州新昌(今浙江紹興新昌)人。天圣五年(1027年)進士。保州通判。
人物簡介
【介紹】: 宋云中人,字藎臣。折惟昌弟。繼兄為六宅使、知府州兼麟府路都巡檢使。仁宗天圣中,契丹與西夏會兵境上,聲言嫁娶。惟忠覘得其實,率麾下往備之,得無患。累拜云麾將軍。
人物簡介
曹儀,字搢臣,真定靈壽(今河北靈壽)人,彬?qū)O,璨子。以祖蔭補右班殿直。大中祥符七年為閤門祗候。天禧七年為引進副使。乾興元年為客省副使。天圣四年為西上閤門使。明道元年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興州防禦使。景祐元年為步軍都虞候、康州防禦使、涇原路副都部署。官至耀州觀察使,卒,年五十五。見《東都事略》卷二七《曹儀傳》,《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八三、九五、一○五、一一○、一一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