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孟子注疏》卷十三上〈盡心章句上〉~233~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達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span>
典故
隨計吏

相關人物
朱買臣


《漢書》卷六十四上《朱買臣傳》
「后數(shù)歲,買臣隨上計吏為卒,將重車至長安,詣闕上書,書久不報。待詔公車,糧用乏,上計吏卒更乞丐之?!固?#183;顏師古注:「買臣身自充卒,而與計吏將重車也。載衣食具曰重車?!?/span>

例句

又須隨計吏,雞鶴迥然分。 李咸用 宿隱者居

典故
小臣斃

相關人物
驪姬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二〈僖公·傳四年〉~204~
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共啡嗽唬骸阁叨听旈L,不如從長,且其繇曰:『專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槐夭豢??!垢ヂ?,立之,生奚齊,其娣生卓子,及將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姬謂大子曰:「君夢齊姜,必速祭之?!勾笞蛹烙谇?,歸胙于公,公田,姬寘諸宮,六日。公至,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

例句

終悲洛陽獄,事近小臣敝。 杜甫 八哀詩贈秘書監(jiān)江夏李公邕

典故
心膂良臣

相關人物
周穆王


《尚書》卷十九〈周書·君牙〉~293~
王若曰:「嗚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篤忠貞,服勞王家,厥有成績,紀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遺緒,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亂四方。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纘乃舊服,無忝祖考,弘敷五典,式和民則。爾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爾之中。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回饰┢D哉!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嗚呼!丕顯哉,文王謨;丕承哉,武王烈。啟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爾惟敬明乃訓,用奉若于先王。對揚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雇跞粼唬骸妇?,乃惟由先正,舊典時式,民之治亂在茲。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固?#183;孔穎達疏:「王言我以危懼之故,今命汝為大司徒,汝當作我股肱心膂。言將任之如已身也。」
典故
一輿一臣臺

相關人物
楚王


《春秋左傳正義》卷四十四〈昭公·傳七年〉~758~
楚子之為令尹也。為王旌以田。芊尹無宇斷之。曰。一國兩君。其誰堪之。及即位。為章華之宮。納亡人以實之。無宇之閽入焉。無宇執(zhí)之。有司弗與。曰。執(zhí)人于王宮。其罪大矣。執(zhí)而謁諸王。王將飲酒。無宇辭曰。天子經(jīng)略。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臺。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典故
愚婦輕買臣
 
朱家愧貧

相關人物
朱買臣


《漢書》卷六十四上《朱買臣傳》
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chǎn)業(yè),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shù)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馀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蛊揄E唬骸溉绻龋K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去。

例句

郗氏誠難負,朱家自愧貧。 劉長卿 見秦系離婚后出山居作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李白 南陵別兒童入京

典故
治最

相關人物
召信臣
 
朱邑
 
黃霸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黃霸〉~363~
霸以外寬內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朱邑〉~3635~
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人也。少時為舒桐鄉(xiāng)嗇夫,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遷補太守卒史,舉賢良為大司農(nóng)丞,遷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農(nóng)。為人淳厚,篤于故舊,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延敬焉。
典故
朱氏衣

相關人物
朱買臣


《漢書》卷六十四《朱買臣傳》
上拜買臣會稽太守。上謂買臣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今子何如?」……拜為太守,買臣衣故衣,懷其印綬,步歸郡邸?!瓡勌厍抑?,發(fā)民除道,縣吏并送迎,車百馀乘。

例句

一軸郢人歌處雪,兩重朱氏著來衣。 黃滔 翁文堯員外擁冊禮之歸一路有詩名晝錦集先將寄示因書五十六字

《漢語大詞典》:社稷臣
謂關系國家安危之重臣。《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絳侯 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與在,主亡與亡?!?唐 杜審言 《泛舟送鄭卿入京》詩:“帝坐 蓬萊 殿,恩追社稷臣?!?清 李漁 《玉搔頭·擒王》:“朝野爭夸社稷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