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44,分63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耳熟
耳鳴
天耳
三耳
附耳
李耳
俚耳
帖耳
左耳
耳也
耳冷
耳剽
騄耳
貫耳
耳生
《國語辭典》:耳熟  拼音:ěr shú
常常聽到。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詳也?!?/div>
分類:聽來熟悉
《國語辭典》:耳鳴(耳鳴)  拼音:ěr míng
病名。外界無聲音來源,患者自己感覺耳中有蟬鳴或其他聲響,稱為「耳鳴」。多由貧血、疲勞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疾病所引起。
《漢語大詞典》:天耳
(1).佛教謂色界諸天人之耳,能聞六道眾生之言語及一切聲響。俱舍論記第二七:“天眼、天耳,是所依根?!?br />(2).謂未受壅蔽、保持本性的天然之耳。 明 李贄 《追述潘見泉先生往會因由付其兒參將》:“惜哉猶有酸氣,則以一種道學(xué)之習(xí)漸塞其天耳,然時(shí)時(shí)露出本色,則以其天者全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耳
(1).傳說 隋 董慎 被冥府追為右曹從事,召 常州 秀才 張審?fù)?掌書記。 慎 令為判,申天府。有黃衫人持天符云,所申不當(dāng)。 慎 怒,以方寸肉塞其耳。 審?fù)?再判之,后有天符來云,甚允當(dāng)。 慎 喜,命左右割去耳肉,令一小兒擘為耳,安于額上,曰:“塞君一耳,與君三耳,可乎?”后 審?fù)?復(fù)活,覺額癢,涌出一耳,尤聰。時(shí)人笑曰:“天有九頭鳥,地有三耳秀才?!焙蠹匆源藶榈?,謂人聰明穎悟,異于往常。 宋 蘇軾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須防額癢出三耳,莫放筆端風(fēng)雨快?!眳㈤?施元之 注 蘇 詩引 宋 張君房 《脞說》。
(2).謂兩耳之外別有一耳,主聽。為 先秦 名家詭辯論題之一。孔叢子·公孫龍:“ 公孫龍 言臧之三耳甚辨析?!?/div>
《國語辭典》:附耳  拼音:fù ěr
靠近耳邊小聲說話?!痘茨献?。說林》:「附耳之言,聞于千里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只礙著轎夫。吳氏又附耳叮囑?!?/div>
《國語辭典》:李耳  拼音:lǐ ěr
1.人名。生卒年不詳。字伯陽,謚曰聃,春秋時(shí)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后世以為道家始祖??鬃訃L往問禮,著有《道德經(jīng)》五千馀言。現(xiàn)今社會各行業(yè)中,如:鐵匠、煤窯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鐵匠等,皆供奉其為祖師爺。也稱為「伯陽」、「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陽」、「李老君」。
2.老虎的別名。漢。揚(yáng)雄《方言》卷八:「虎,陳魏宋楚之間或謂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間謂之李耳?!?/div>
分類:李耳
《漢語大詞典》:俚耳
俗人之耳。指沒有欣賞音樂能力的人。 宋 歐陽修 《謝石秀才啟》:“然而奏磬俚耳,難矣賞音;抱石 荊山 ,終為至寳?!?宋 王安石 《次韻董伯懿松聲》:“俚耳紛紛多《鄭》《衛(wèi)》,直須聞此始心清?!?/div>
《國語辭典》:帖耳  拼音:tiē ěr
耳朵下垂。形容順服的樣子。唐。韓愈應(yīng)科目時(shí)與人書〉:「若俛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埂读凝S志異。卷二。濰水狐》:「倘執(zhí)束芻而誘之,則帖耳輯首,喜言朅勒矣?!?/div>
《駢字類編》:左耳
唐 杜甫 復(fù)陰 君不見夔子之國杜陵翁,牙齒半落左耳聾。
唐 韓愈 答道士寄樹雞 煩君自入華陽洞,直割乖龍左耳來。
分類:左耳
《漢語大詞典》:耳也
猶而已。管子·臣乘馬:“陰凍釋而蓺稷,百日不蓺稷,故春事二十五日之內(nèi)耳也?!?span id="wuechkh" class="book">《晏子春秋·問上十五》:“ 景公 問 晏子 曰:‘寡人持不仁,其無義耳也?!?清 王引之 經(jīng)傳釋詞·耳:“‘耳也’者,‘而已也’也?!?/div>
分類:而已
《漢語大詞典》:耳冷
聽覺不靈敏。類說卷四十引 唐 張鷟 朝野僉載:“ 孟弘微 對 宣宗 曰:‘陛下何以不知有臣,不以文字召用?’帝怒曰:‘朕耳冷不知有卿?!慈?,諭輔臣曰:‘此臣躁妄,欲求內(nèi)相。’乃黜之?!卑?, 鷟 為 武后 時(shí)人, 宣宗 字或誤。 唐 白居易 《城鹽州》詩:“東西亙絶數(shù)千里,耳冷不聞胡馬聲?!?明 章懋 《與林亨大書》:“耳冷誨言,闊焉二紀(jì),嚮往之懷,如水東注?!?/div>
《漢語大詞典》:耳剽
謂僅憑耳聞所得,猶如竊取。漢書·朱博傳:“廷尉本起於武吏,不通法律,幸有眾賢,亦何憂!然廷尉治郡斷獄以來且二十年,亦獨(dú)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顏師古 注:“剽,劫也,猶言行聽也?!?唐 劉禹錫 《楚望賦》:“非耳剽以臆説兮,固幽永而縱觀?!?宋 沈作哲 寓簡卷六:“今人有蓄書畫者,往往耳剽不識真,所藏未必善?!?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晚近更有一種自居名流,於西洋格致諸學(xué),僅得諸耳剽之餘,於其實(shí)際,從未討論?!?/div>
《國語辭典》:騄耳  拼音:lù ěr
周穆王八駿馬之一?!妒酚?。卷五。秦本紀(jì)》:「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鼓铣?。裴骃。集解:「郭璞曰:『八駿皆因其毛色以為名號。』」也作「綠耳」、「騄駬」。
《國語辭典》:貫耳(貫耳)  拼音:guàn ěr
聲音傳入耳朵。如:「久聞大名,如雷貫耳?!?/div>
《國語辭典》:耳生  拼音:ěr shēng
生疏,不常聽到。如:「這個(gè)人名,我聽著耳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