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7詞典 15分類詞匯 12
《漢語大詞典》:耳受
猶耳聞。謂得之傳聞的話。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談?wù)h製文,援引古昔,必須眼學(xué),勿信耳受?!?宋 蘇軾 《〈范文正公文集〉序》:“此豈口傳耳受,嘗試為之,而僥倖其或成者哉!”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七:“余所到必有日記,因 師丹 之老而善忘也。其耳受佳句,亦隨記帶歸?!?/div>
《漢語大詞典》:耳決(耳決)
猶耳聞。只憑傳聞即加決斷意。宋史·律歷志十四:“或得之目擊而不及識其全,或得之口授而未能究其誤,或求諸耳決而不能究其真?!?/div>
《國語辭典》:見聞(見聞)  拼音:jiàn wén
1.眼見耳聞。如:「就我見聞所及,尚無此理?!?br />2.指看到聽到的事物。如:「他旅游回來,暢談見聞。」
3.知識、經(jīng)驗。如:「見聞簡陋」、「增長見聞」。
《漢語大詞典》:耳剽
謂僅憑耳聞所得,猶如竊取。漢書·朱博傳:“廷尉本起於武吏,不通法律,幸有眾賢,亦何憂!然廷尉治郡斷獄以來且二十年,亦獨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 顏師古 注:“剽,劫也,猶言行聽也。” 唐 劉禹錫 《楚望賦》:“非耳剽以臆説兮,固幽永而縱觀。” 宋 沈作哲 寓簡卷六:“今人有蓄書畫者,往往耳剽不識真,所藏未必善。” 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晚近更有一種自居名流,於西洋格致諸學(xué),僅得諸耳剽之餘,於其實際,從未討論?!?/div>
《漢語大詞典》:耳觀(耳觀)
謂但憑耳聞。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七:“晚節(jié)始極旁搜,使事該切,措法操縱,雖思探溟海,而不墮魔境。世之耳觀者,乃謂其比前少退,可笑也?!?明 王世貞 《與俞仲蔚書》之十:“僕自寳 褚河南 《哀冊》,后偶再閲 宋景濂 、 方希古 二跋,定知彼所見 詹 本之為摹,或為贋也,第恐耳觀者翻據(jù)以蜉蝣撼我。”
分類:耳聞
《國語辭典》:面聽(面聽)  拼音:miàn tīng
當(dāng)面耳聞的事?!段饔斡洝返诙呕兀骸阜竿醮箲懀采蠈⒃缰镣胱由讲ㄔ露醋将@黃袍怪,救女回朝,深為恩念,草草欠恭,面聽不一?!?/div>
《國語辭典》:耳鑒(耳鑒)  拼音:ěr jiàn
以耳朵代替眼睛鑒賞事物。譏刺鑒賞不真確。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七。書畫》:「藏書畫者,多取空名,偶傳為鐘、王、顧、陸之筆,見者爭售,此所謂『耳鑒』。」
《漢語大詞典》:耳誦(耳誦)
謂耳聞即能成誦。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耳誦:“凡讀書聰敏者,曰‘過目成誦’。 唐 宋若昭 《牛應(yīng)貞傳》云:‘少而聰穎,經(jīng)耳必誦。’耳誦甚新,可與耳學(xué)作証。”
分類:耳聞
《國語辭典》:久聞大名(久聞大名)  拼音:jiǔ wén dà míng
對對方的名氣,早已有所耳聞。常用作交際時的客套話?!段拿餍∈贰返诙兀骸溉f帥是久聞大名的,當(dāng)下見面,魏總辦行了鞠躬禮,萬帥說了些仰慕的話頭?!?/div>
《漢語大詞典》:耳治
(1).謂以耳聞。《穀梁傳·僖公十六年》:“先隕而后石,何也?隕而后石也。於 宋 ,四境之內(nèi)曰 宋 。后數(shù),散辭也,耳治也?!?楊士勛 疏:“耳治也者,謂隕石先以耳聞。”
(2).指教學(xué)中的聽講。 朱自清 《標(biāo)準(zhǔn)與尺度·誦讀教學(xué)》:“所謂‘耳治’、‘口治’、‘目治’這誦讀教學(xué)三部曲,日漸純熟,則古人的‘一目十行’、‘七步成詩’,并非難事。”
《國語辭典》:百聞不如一見(百聞不如一見)  拼音: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弧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三六回:「我也久聞玄妙觀是個名勝,樂得去逛一逛。誰知到得觀前,大失所望,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挂沧鳌盖劜蝗缫灰姟?。
《漢語大詞典》:僄聲(僄聲)
謂僅依耳聞,不察實情。僄,通“ 剽 ”。掠取。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且閭閻凡品,何獨識哉?茍望塵僄聲而已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