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86,分66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筆者
若者
者回
火者
贊者
甲者
匠者
黃者
八者
占者
萬者
卦者
舞者
伯者
保者
《國語辭典》:筆者(筆者)  拼音:bǐ zhě
文章的作者。多用于自稱。如:「筆者想陳述的觀點(diǎn),只是些不成熟的概念罷了?!?/div>
《漢語大詞典》:若者
或者。 清 麥孟華 《論中國宜尊君權(quán)抑民權(quán)》:“西國幣制定自朝廷,若者為鎊,若者為羅卜,若者為佛朗,舉國如一,莫敢殊異。” 清 無名氏 《革命之原因》:“及一旦償兵費(fèi),賠教案,甚至供玩好,養(yǎng)國蠹者,則又莫不取之於商。若者有捐,若者有稅,若者加以洋關(guān),而又抽以釐金,若者抽以釐金,而又加以洋關(guān)?!?/div>
分類:
《國語辭典》:者回  拼音:zhě huí
這一回、這一次。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詞:「休休,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則難留?!?/div>
分類:這回
《國語辭典》:火者  拼音:huǒ zhě
寺廟中的工人?!度龑毺O(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三回:「小僧念他出胎失母,乳哺無人,叫過那火者來,抱他到施主家里去,布施些乳哺?!?/div>
《漢語大詞典》:贊者(贊者)
亦作“賛者”。 贊禮的人。儀禮·士冠禮:“賓如主人服,賛者玄端從之,立于外門之外?!?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黑水將軍靈異:“一夕夢贊者云:‘黑水將軍至?!又丝嗾煞?,鬚眉雄杰,介金附鞬?!?span id="yq4hug5" class="book">《金史·禮志七》:“奉禮曰‘再拜’,贊者承傳?!眳⒁姟?贊禮 ”。
分類:贊禮
《國語辭典》:贊禮(贊禮)  拼音:zàn lǐ
1.舉行典禮時(shí),司儀高唱禮儀的秩序,使人照著行禮?!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甘捲葡杉喢毖a(bǔ)服,自己站在前面,率領(lǐng)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xiàn),八拜?!挂沧鳌赶喽Y」。
2.執(zhí)行贊禮的人。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谝怀觯骸咐戏蛟悄暇┨K乱粋€(gè)贊禮?!?/div>
《駢字類編》:甲者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晞軍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壤釀器酒留溝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斷頭注槊上植市門外晞一營大噪盡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將奈何太尉曰無傷也請辭于軍孝德使數(shù)十人從太尉太尉盡辭去解佩刀選老躄者一人持馬至?xí)勯T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
《漢語大詞典》:匠者
木工;工匠。莊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先是震于外寢,匠者以為不祥,將加治葺?!?/div>
分類:木工工匠
《高級漢語詞典》:黃者
指老人
《駢字類編》:八者
呂覽察兵之微在心而未發(fā)兵也疾視兵也作色兵也傲言兵也援推兵也連反兵也侈斗兵也三軍攻戰(zhàn)兵也此八者皆兵也
《漢語大詞典》:占者
以占卜為職業(yè)的人。儀禮·士喪禮:“占者三人?!?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三:“﹝ 薛季昶 ﹞夢貓兒伏臥於堂限上,頭向外,以問占者 張猷 。”
《駢字類編》:萬者(萬者)
左傳將禘于襄公萬者二人其眾萬于李氏
《漢語大詞典》:卦者
古代在占卦時(shí)畫錄卦爻的官員。儀禮·士冠禮:“筮人許諾,右還,即席,坐西面,卦者在左?!?鄭玄 注:“卦者,有司主畫地識爻者?!?span id="bvia65q" class="book">《儀禮·少牢饋食禮》:“卦者在左坐。” 鄭玄 注:“卦者,史之屬也?!?/div>
《國語辭典》:舞者  拼音:wǔ zhě
跳舞的人。如:「只見會場中,歌聲曼妙,舞者婆娑。」
分類:舞者跳舞
《漢語大詞典》:伯者
霸者,成霸王之業(yè)者。伯,通“ 霸 ”。《漢書·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dāng)時(shí)之士,猶察 伯樂 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顏師古 注:“伯讀曰霸?!?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世儒只講得一箇伯者的學(xué)問,所以要知得許多陰謀詭計(jì),純是一片功利的心,與圣人作經(jīng)的意思正相反。”
《漢語大詞典》:保者
指守城者。左傳·成公二年:“ 齊侯 見保者,曰:‘勉之! 齊 師敗矣!’” 杜預(yù) 注:“所過城邑皆勉勵(lì)其守者?!?span id="emfqjqa" class="book">《左傳·哀公十一年》:“ 公叔務(wù)人 見保者而泣,曰:‘事充,政重,上不能謀,士不能死,何以治民?吾既言之矣,敢不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