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30
詞典
1
分類詞匯
128
佛典
1
共128,分9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愆縲
十惡不赦
赦過宥罪
聲罪致討
擅興律
口誅筆伐
論心定罪
明竁
《漢語大詞典》:
愆縲(愆縲)
愆戾,罪行。 元
無名氏
《延安府》
第二折:“你是箇昧血心、欺良善、圖榮貴……仗岳父門楣,犯不道愆縲?!?/div>
分類:
罪行
《國語辭典》:
十惡不赦(十惡不赦)
拼音:
shí è bù shè
源自于法制史名詞「十惡」的一種生活用語,指唐律中規(guī)定凡犯十惡者,不適用八議等減刑規(guī)定,而且遇到大赦也不能赦免(常赦所不原),亦即「十惡不赦」。
分類:
封建
罪大惡極
極點(diǎn)
罪行
行者
赦免
《國語辭典》:
十惡(十惡)
拼音:
shí è
古代最嚴(yán)重的十大罪行?!端鍟?。卷二五。刑法志》:「又置十惡之條……,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nèi)亂。」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藥殺親夫,這是十惡大罪哩!」
分類:
封建
佛教
殺生
刑律
偷盜
十種
邪淫
妄語
惡口
貪欲
瞋恚
邪見
十惡
《漢語大詞典》:
赦過宥罪(赦過宥罪)
謂赦免過錯(cuò),寬恕罪行。
《
易·解
》
:“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孔穎達(dá) 疏:“赦謂放免,過謂誤失,宥謂寬宥,罪謂故犯。過輕則赦,罪重則宥,皆解緩之義也。”
《晉書·孝武帝紀(jì)》
:“思所以議獄緩死,赦過宥罪,庶因大變,與之更始?!?明
張居正
《請宥言官疏》
:“將仰庇量調(diào)外任,或降邊方雜職,令其省改圖報(bào),則我皇上天寬地容之量、赦過宥罪之仁,將傳之萬世而有光矣?!?/div>
分類:
赦免
過錯(cuò)
寬恕
罪行
《漢語大詞典》:
聲罪致討(聲罪致討)
宣布對(duì)方的罪行而進(jìn)行討伐。語本
《
國語·晉語五
》
:“是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戰(zhàn)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 韋昭 注:“以聲張其罪?!?span id="hl54ty5"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二二回:“ 郭圖 進(jìn)曰:‘以明公大義伐 操 ,必須數(shù) 操 之惡,馳檄各郡,聲罪致討,然后名正言順?!?/div>
分類:
宣布
罪行
討伐
《漢語大詞典》:
擅興律(擅興律)
我國古代關(guān)于處分未奉詔旨擅自發(fā)兵以及其他有關(guān)罪行的刑法條例。
《唐律疏議·“擅興”題解》
:“擅興律者, 漢 相 蕭何 創(chuàng)為興律, 魏 以擅事附之,名為擅興律。 晉 復(fù)去擅為興。又至 高齊 ,改為興擅律。 隋 開皇 改為擅興律。雖題目增損,隨時(shí)沿革,原其旨趣,意義不殊。大事在於軍戎,設(shè)法須為重防。”參見“ 擅興 ”。
分類:
處分
奉詔
詔旨
擅自
自發(fā)
發(fā)兵
罪行
刑法
法條
條例
《漢語大詞典》:
擅興(擅興)
(1).無詔旨擅自發(fā)兵。
《
史記·太史公自序
》
:“天下已平,親屬既寡; 悼惠 先壯,實(shí)鎮(zhèn)東土。 哀王 擅興,發(fā)怒諸 呂 , 駟鈞 暴戾,京師弗許。”
《
資治通鑒·后漢高祖天福十二年
》
:“擅興者不罪,則疆埸有生事者矣;喪師者獲存,則行陳無效死者矣?!?胡三省 注:“無詔旨而擅發(fā)兵,謂之擅興?!?br />(2).見“ 擅興發(fā) ”。
分類:
詔旨
擅自
自發(fā)
發(fā)兵
《國語辭典》:
口誅筆伐(口誅筆伐)
拼音:
kǒu zhū bǐ fā
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fā)、譴責(zé)他人的罪狀。明。汪廷訥《三祝記》第一四出:「他捐廉棄恥,向權(quán)門把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shí)者羞?!挂沧鳌腹P誅口伐」、「口伐舌擊」。
分類:
言語
文字
宣布
聲討
敵對(duì)
罪行
《漢語大詞典》:
論心定罪(論心定罪)
根據(jù)犯罪人的動(dòng)機(jī)和情節(jié)來判定其罪行。 漢 桓寬
《
鹽鐵論·刑德
》
:“故
《
春秋
》
之治獄,論心定罪。”參見“ 原心定罪 ”。
分類:
犯罪
罪人
動(dòng)機(jī)
情節(jié)
判定
罪行
《漢語大詞典》:
原心定罪
根據(jù)犯罪人的動(dòng)機(jī)和情節(jié)來判定其罪行。
《漢書·王嘉傳》
:“圣王斷獄,必先原心定罪,探意立情,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銜怨而受罪?!?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應(yīng)劭傳》:“若乃小大以情,原心定罪,此為求生,非謂代死可以生也。”
分類:
犯罪
罪人
動(dòng)機(jī)
情節(jié)
判定
罪行
《漢語大詞典》:
明竁
謂把誅殺的人的姓名、罪行清楚地寫在木板上,加其尸身而埋葬。
《
周禮·秋官·司烜氏
》
:“邦若屋誅,則為明竁焉?!?鄭玄 注:“明竁,若今楬頭,明書其罪法也?!?賈公彥 疏:“為明竁焉者,明用刑以板書其姓名及罪狀,著於身,竁壙中也。”
分類:
誅殺
姓名
罪行
行清
清楚
楚地
地寫
木板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