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詞典 3分類詞匯 10
《漢語大詞典》:二參(二參)
約數(shù)。謂二分或三分。參,三。史記·滑稽列傳:“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 髡 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司馬貞 索隱:“二參,言十有二參醉也?!焙笠蛴靡灾^二三分醉,微醉。 清 趙翼 《偕補(bǔ)山崧霞游雪崖洞甲秀樓諸勝》詩:“ 盧仝 七碗餘, 淳于 二參后?!?/div>
《國語辭典》:上下  拼音:shàng xià
1.上升下降。《楚辭。屈原。卜居》:「將泛泛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唐。杜甫 卜居詩:「無數(shù)蜻蜓齊上下,一雙鸂鶒對沉浮。」
2.增減?!吨芏Y。秋官。司儀》:「凡四方之賓客,禮儀辭命餼牢賜獻(xiàn),以二等從其爵而上下之?!埂秶Z。齊語》:「索訟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br />3.泛指相對的兩個方向。如高低、尊卑、優(yōu)劣、天地、神人、古今等,隨文而異。《書經(jīng)。周官》:「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囊换兀骸该看瑑杀K明角燈,一來一往,映著河里,上下明亮?!?br />4.左右、相差無幾。唐。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有張籍者,年長于翱,而亦學(xué)于仆,其文與翱相上下。」《老殘游記二編》第七回:「點算西首五排,人大概在一百名上下?!?br />5.公差、衙役?!端疂G傳》第八回:「前日方才吃棒,棒瘡舉發(fā),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dān)待一步?!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上下饒恕,隨老婦到家中取錢謝你?!?br />6.問謝世者或釋家之名諱。如:「請教令師上下?」
《漢語大詞典》:二三
(1).謂不專一;反復(fù)無定。書·咸有一德:“德唯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兇?!?孔 傳:“二三,言不一?!?span id="iutboik" class="book">《晉書·慕容垂載記》:“雖曰君臣,義深父子,豈可因其小隙,便懷二三。” 宋 文天祥 《羅融齋墓志銘》:“不以利害為二三。其忠信如此?!?span id="dobkkeq" class="book">《醉醒石》第四回:“這事斷要死爭,二三不得的?!?br />(2).約數(shù),不定數(shù)。表示較少的數(shù)目,猶言幾。國語·吳語:“﹝ 越王 ﹞曰:‘ 勾踐 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漢 王褒 《僮約》:“日暮以歸,當(dāng)送乾薪二三束?!?唐 皎然 《詠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span id="3rcrdx3" class="book">《水滸傳》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驚,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趕了二三里?!?石楠 《張玉良傳》:“她一定會興奮得兩頰泛上荷紅,上面滴灑著二三點露珠?!?br />(3).約數(shù),不定數(shù)。謂二成或三成。 漢 班固 《西都賦》:“草木涂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清 李漁 《奈何天·逃禪》:“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br />(4).約數(shù),不定數(shù)。謂第二或第三。 宋 陳亮 《謝張侍御啟》:“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dāng)?shù)?!?br />(5).約數(shù),不定數(shù)。猶言再三,多次。百喻經(jīng)·婦詐稱死喻:“婦於后時心厭傍夫,便還歸家,語其夫言:‘我是汝妻?!虼鹬裕骸覌D久死,汝是阿誰?妄言我婦?!酥炼q故不信?!?br />(6).即六。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載祀二三,而國富刑清?!?張銑 注:“二三,謂 明帝 六年也?!?/div>
《國語辭典》:三兩(三兩)  拼音:sān liǎng
二三。唐。岑參 山房春事詩二首之二:「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顾?。蘇軾 惠崇春江晚景詩二首之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div>
《漢語大詞典》:已來(已來)
(1).以后。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自今已來,除謚法?!?唐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詩:“國初已來畫鞍馬,神妙獨數(shù) 江都王 。”
(2).多;馀。表示約數(shù)。 唐 張鷟 游仙窟:“一時俱坐。即喚 香兒 取酒。俄爾中間,擎一大鉢,可受三升已來?!?宋 蘇軾 東坡志林·陰丹訣:“日取其乳一升,少只半升已來亦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雨錢:“俄頃,錢有數(shù)十百萬,從梁間鏘鏘而下,勢如驟雨……廣丈之舍,約深三四尺已來?!?/div>
《漢語大詞典》:十連(十連)
(1).猶言十個州郡。十,約數(shù)。 唐 劉禹錫 《代謝濠泗兩州割屬淮南表》:“臣謬承寵光,作鎮(zhèn) 淮 海 ,位均九伯,權(quán)總十連。”
(2).泛指州郡地方長官。舊唐書·哀帝紀(jì)論:“五侯九伯,無非問鼎之徒;四岳十連,皆畜無君之跡?!?/div>
《國語辭典》:最大公約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  拼音:zuì dà gōng yuē shù
算術(shù)中兩數(shù)或多數(shù)所共有的公約數(shù)中最大的數(shù)。也稱為「最大公因數(shù)」。
《國語辭典》:公約數(shù)(公約數(shù))  拼音:gōng yuē shù
某數(shù)可以整除諸數(shù),則某數(shù)為諸數(shù)的公約數(shù)。如3為9、12、15的公約數(shù)。
《漢語大詞典》:機(jī)約(機(jī)約)
大致的約數(shù)。《〈書〉序》“典謨訓(xùn)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唐 孔穎達(dá) 疏:“若《益稷》、《盤庚》單言,附於十事之例,今 孔 不言者,不但舉其機(jī)約,亦自征貢歌范,非君出言之名,六者可以兼之?!?/div>
《漢語大詞典》:件把
表示約數(shù),指事物數(shù)量接近于最小基數(shù)“一件”的大約數(shù)目。《水滸傳》第二四回:“他便央你做得件把衣裳,你便自歸來吃些點心,不值得攪惱他。”《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這門子未免恃著愛寵,做件把不法之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