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詞典 3分類詞匯 11
《國語辭典》:編類(編類)  拼音:biān lèi
依類編排。如:「百科全書通常是依照學(xué)科編類?!?/div>
《國語辭典》:圖譜(圖譜)  拼音:tú pǔ
有系統(tǒng)的分類編輯而可用來說明事物的圖表,是根據(jù)實物描繪或攝制而成。《隋書。卷四九。牛弘傳》:「至于陰陽河洛之篇,醫(yī)方圖譜之說,彌復(fù)為少?!?/div>
《國語辭典》:類次(類次)  拼音:lèi cì
分門別類排列次序?!端问?。卷三○四。列傳。范正辭》:「百官轉(zhuǎn)對,敕近臣閱視其可行者,類次以聞?!顾?。歐陽修 梅圣俞詩集序:「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
《漢語大詞典》:存目
保留書目。 清 初纂修《四庫全書》,以經(jīng)、史、子、集分類編次,凡觸犯時諱,不利統(tǒng)治,不合封建正統(tǒng)思想以及被認(rèn)為沒有價值的書籍,均不入四庫。其中一部分保留書名,略附提要,編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中,稱為“存目”,計六千余種。《四庫全書總目·凡例》:“至于其書雖歷代著録……經(jīng)圣鑒洞燭其妄者,則亦斥而存目,不使濫登。”
《國語辭典》:類編(類編)  拼音:lèi biān
1.依照性質(zhì)分類編錄?!睹魇?。卷一一三。后妃列傳一。成祖仁孝徐皇后》:「嘗采《女憲》、《女誡》作《內(nèi)訓(xùn)》二十篇,又類編古人嘉言善行,作《勸善書》,頒行天下?!?br />2.依照性質(zhì)分類編輯的圖書。如《類編草堂詩馀》、《駢字類編》、《篇海類編》。
分類:分類類編
《國語辭典》:類經(jīng)(類經(jīng))  拼音:lèi jīng
書名。明張介賓編。三十二卷。將《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十二類,易于尋檢?!陡綀D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條理分明,注解每有獨(dú)到之見。
《國語辭典》:日知錄(日知錄)  拼音:rì zhī lù
書名。清顧炎武撰,三十二卷。為其隨時劄記的讀書心得,內(nèi)容包括經(jīng)義、政事、史地、藝文、兵事、天象、術(shù)數(shù)等方面。積三十年始成。書中所提的研究方法,影響深遠(yuǎn)。
《漢語大詞典》:抓籬(抓籬)
即笊籬。用竹蔑、柳條、鐵絲之類編成的一種杓形用具,能漏水,用來在水中撈東西。亦用以喻漏洞。《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正是冬天買夏衣,那得閒錢補(bǔ)抓籬。”
《國語辭典》:分類廣告(分類廣告)  拼音:fēn lèi guǎng gào
報紙將各種廣告按其性質(zhì)分類編排,以便讀者依其需要尋找。
《漢語大詞典》:草緶(草緶)
亦稱“ 草辮 ”。 用麥稈之類編成的扁平的帶子,為制草帽、提籃、扇子等草制品的材料。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富民說:“至 中國 固有之利,除絲茶外,如牛革、羊毛、蔗糖、草緶、棉花、磁器、大黃等物,皆已運(yùn)往外國,亦宜隨時整頓?!?清 俞贊 《恤商論》:“出口湖絲三千六百餘萬,茶葉二千餘萬,棉花五百餘萬,皮貨二百餘萬,草辮一百八十萬……共七千零十萬?!?/div>
《漢語大詞典》:筆形(筆形)
(1).筆畫的形狀。如:“了”字的起筆筆形是橫折。
(2).四角號碼等檢字法,為便于歸類編碼而從漢字中劃出若干形體相同或相似的結(jié)構(gòu)部分,稱為筆形。如:“言”“主”“廣”等字有共同的筆形“亠”;“國”“目”“四”等字有共同的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