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老遼東
避遼東
遼東管幼安
布襦裙
管寧皂帽
短衣皂帽
皂帽遼東客
管寧投老
遼東漂泊
幼安漂泊
管寧棲遼海
相關(guān)人物管寧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管寧傳〉~354~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年十六喪父,中表憫其孤貧,咸共贈(zèng)赗,悉辭不受,稱財(cái)以送終。長八尺,美須眉。與平原華歆、同縣邴原相友,俱游學(xué)于異國,并敬善陳仲弓。天下大亂,聞公孫度令行于海外,遂與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遼東。度虛館以候之。既往見度,乃廬于山谷。時(shí)避難者多居郡南,而寧居北,示無遷志,后漸來從之。太祖為司空,辟寧,度子康絕命不宣。中國少安,客人皆還,唯寧晏然若將終焉。黃初四年,詔公卿舉獨(dú)行君子,司徒華歆薦寧。文帝即位,徵寧,遂將家屬浮海還郡,公孫恭送之南郊,加贈(zèng)服物。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傅子》曰:「寧在遼東,積三十七年乃歸?!棺詫幹畺|也,度、康、恭前后所資遺,皆受而藏諸。既已西渡,盡封還之。詔以寧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受?!渣S初至于青龍,徵命相仍,常以八月賜牛酒。詔書問青州刺史程喜:「寧為守節(jié)高乎,審老疾?頓邪?」喜上言:「寧有族人管貢為州吏,與寧鄰比,臣常使經(jīng)營消息。貢說:『寧常著皂帽、布襦褲、布裙,隨時(shí)單復(fù),出入閨庭,能自任杖,不須扶持。四時(shí)祠祭,輒自力強(qiáng),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遼東所有白布單衣,親薦饌饋,跪拜成禮。寧少而喪母,不識(shí)形象,常特加觴,泫然流涕。又居宅離水七八十步,夏時(shí)詣水中澡灑手足,窺于園圃?!怀嫁駥幥昂筠o讓之意,獨(dú)自以生長潛逸,耆艾智衰,是以棲遲,每執(zhí)謙退。此寧志行所欲必全,不為守高?!?/span>
簡釋
遼東帽:指清高,有操守;或喻隱居不仕。宋文天祥《正氣歌》:“或?yàn)檫|東帽,清操厲冰雪。”
典故 高名合作龍
成龍讓邴
交朋不成龍
相關(guān)人物管寧
華歆
邴原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華歆傳〉~402~
「歆為吏,休沐出府,則歸家闔門。議論持平,終不毀傷人?!鼓铣?#183;裴松之注引《魏略》:「歆與北海邴原、管寧俱游學(xué),三人相善,時(shí)人號(hào)三人為『一龍』,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span>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德行〉~2~
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魏志華歆傳》曰:「臣松之以為邴根矩之徽猷懿望,不必有愧華公;管幼安含德高蹈,又恐弗當(dāng)為尾。魏略此言未可以定其先后也?!褂忠榱良端氖钒l(fā)伏》九曰:「案時(shí)人號(hào)三人為一龍,其頭腹尾蓋以齒之長幼而定。考歆卒于太和五年。魏書云年七十五。寧卒于正始二年,年八十四。是歆長寧一年。邴原之年雖無可考,以時(shí)人之稱謂及寧傳中三人次序度之,原當(dāng)幼于歆,長于寧也。時(shí)人以三人相善而齊名,不當(dāng)即分優(yōu)劣,故以年之前后為定。松之乃云原不應(yīng)后歆,寧復(fù)勿當(dāng)為尾,誤矣?!?/span>
例句
往還誰是龍頭人,公主遣秉魚須笏。
班資冠雞舌,人品壓龍頭。
華表柱頭還有鶴,華歆名下別無龍。
典故割席管寧
華歆一擲
華不揮金
黃金鋤去
揮鋤管幼安
裂坐茵
管寧揮金
寧歆割席
相關(guān)人物管寧
華歆
《裴子語林》~3~
管寧嘗與華子魚少相親友,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揮鍤如故。與瓦石無異;華提而擲去。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德行〉~3~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魏略》曰:「寧少恬靜,常笑邴原、華子魚有仕宦意。及歆為司徒,上書讓寧。寧聞之笑曰:『子魚本欲作老吏,故榮之耳?!弧?/span>
典故 管寧坐穿
管寧床
坐穿木榻
穴藜床
木榻跪穿
相關(guān)人物管寧
華歆
參考典故管寧祭禮
《高士傳》卷下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靈帝末,以中國方亂,乃與其友邴原,涉海依遼東太守,公孫度虛館禮之。其后,中國少安,人多南歸,唯寧不還。黃初中,華歆薦寧。寧知公孫淵必亂,乃因征辭還。以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就。寧凡征命十至,輿服四賜。常坐一木踏上,積五十五年,未嘗箕踞。榻上當(dāng)膝皆穿。穿著布裙、貂裘,唯祠先人乃著舊布單衣,加首絮巾。遼東郡國圖形于府殿,號(hào)為賢者。
簡釋
管寧床:詠勤學(xué),或指行事端正。清葉燮《疊韻答學(xué)山侄》:“漂泊未歸元亮宅,支離合老管寧床。”
例句
管寧穿亦坐,徐孺去常懸。
扁舟不獨(dú)如張翰,白帽還應(yīng)似管寧。
管寧紗帽凈,江令錦袍鮮。
管寧雖不偶,徐韨儻相邀。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管寧傳》
寧常著皂帽、布襦?、布裙,隨時(shí)單復(fù),出入閨庭,能自任杖,不須扶持。四時(shí)祠祭,輒自力強(qiáng),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遼東所有白布單衣,親薦饌饋,跪拜成禮。寧少而喪母,不識(shí)形象,常特加觴,泫然流涕。又居宅離水七八十步,夏時(shí)詣水中澡灑手足,窺于園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8—241
【介紹】:
三國魏北海朱虛人,字幼安。少孤。與華歆、邴原相善。嘗與華歆同席讀書,有貴官過門,歆廢書觀之,遂與歆割席分坐。漢末避亂至遼東,山居三十多年,從者甚眾。后還鄉(xiāng)。魏文帝黃初中征為太中大夫,明帝以為光祿勛,俱不就。齊王曹芳正始初,朝廷安車蒲輪束帛加璧聘,會(huì)寧卒。
全三國文·卷二十四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避亂遼東三十七年。文帝時(shí)還,就征以為太中大夫,固辭。明帝及齊王屢征不出。正始二年卒,年八十四。有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