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3詞典 1分類詞匯 32
《漢語大詞典》:榮科(榮科)
對科考的美稱。 宋 曾鞏 《回人謝館職啟》:“第榮科於祕殿,蚤邁等倫;陞膴仕於本期,薦騰譽(yù)望?!?/div>
分類:科考
《國語辭典》:科第  拼音:kē dì
1.依科別考核以定其等第?!稘h書。卷九。元帝紀(jì)》:「詔丞相、御史舉質(zhì)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br />2.唐以來設(shè)科取士,因次第有甲乙,因稱科舉為「科第」?!段宕菲皆?。周史。卷下》:「自古用文武才略為輔佐者,怎盡由科第耶?」宋。蘇軾 和邵同年戲贈賈收秀才詩三首之三:「生涯到處似檣烏,科第無心摘頷須?!?/div>
《國語辭典》:天荒  拼音:tiān huāng
形容偏遠(yuǎn)尚未開發(fā)的狀態(tài)。漢。王充《論衡?;謬罚骸柑旎闹?,王功不加兵,今皆內(nèi)附,貢獻(xiàn)牛馬?!?/div>
《國語辭典》:破天荒  拼音:pò tiān huāng
天荒,本指從未開墾過的土地。語出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唐荊州衣冠藪澤,每歲解送舉人,多不成名,號曰:『天荒解』。劉蛻舍人以荊解及第,號為『破天荒』?!剐稳輳膩頉]有過的事,或第一次出現(xiàn)的事。《文明小史》第四五回:「中國人在香港充當(dāng)律師的,要算他是破天荒了?!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四回:「這局子向來的總辦,都是道班,這一位是破天荒的?!?/div>
《國語辭典》:遺才(遺才)  拼音:yí cái
1.雖有才華而考試落第的人?!端问?。卷一五五。選舉志一》:「是年及端拱初,禮部試已,帝慮有遺才,取不中格者再試之,于是由再試得官者數(shù)百人。」
2.舊時(shí)秀才考舉人時(shí),臨時(shí)核準(zhǔn)參加考試的人,稱為「遺才」?!毒劳ㄑ?。卷二六。唐解元出奇玩世》:「直至臨場,曹公再三苦求,附一名于遺才之末。是科遂中了解元。」
《國語辭典》:中才  拼音:zhōng cái
中等的才質(zhì)。《文選。司馬遷。報(bào)任少卿書》:「夫以中才之人,事有關(guān)于宦豎,莫不傷氣而況于慷慨之士乎?」《文選。陸機(jī)。辯亡論下》:「借使中才守之以道,善人御之有術(shù)。」
《國語辭典》:中式  拼音:zhòng shì
1.符合規(guī)格。漢。桓寬《鹽鐵論。錯(cuò)幣》:「吏近侵利,或不中式,故有薄厚輕重?!埂稏|觀漢記。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紀(jì)》:「又舊制上書,以青布囊素裹封,書不中式不得上?!?br />2.科舉時(shí)代考試及格?!睹魇?。卷七○。選舉志二》:「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xiāng)試。中式者為舉人。」《清史稿。卷八九。禮志八》:「順治初,會試中式舉人集天安門考試?!?/div>
《國語辭典》:中式  拼音:zhōng shì
中國傳統(tǒng)的式樣。如:「中式餐點(diǎn)」。
分類:中國式樣
《漢語大詞典》:一榜
(1).全榜,指科考錄取的全部名單。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七:“ 太宗 即位, 齊賢 ( 張齊賢 )方赴廷試,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悅,有旨:一榜盡除京官通判?!?br />(2).即乙榜。指舉人出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六回:“他本是個(gè)一榜,由揀選知縣,在 法蘭西 打仗那年, 廣西 邊防上得了一個(gè)保舉,過了同知直隸州班,指省到了 湖北 。”
《漢語大詞典》:三舉(三舉)
(1).三次殺牲備膳。舉,殺牲盛饌。《周禮·天官·膳夫》:“王齊日三舉?!?孫詒讓 正義:“王齊日,朝食蓋用大牢,日中及夕食,則或少牢或特牲,故云三舉?!?br />(2).謂哭泣三次。孔叢子·陳士義:“﹝ 郈成子 ﹞聞 寧喜 作難,右宰死之,還車而臨,三舉而歸?!?br />(3).三度舉事。新五代史·梁臣傳·敬翔朱珍等傳論:“蓋自 高駢 死, 唐 以 梁 兼統(tǒng) 淮南 ,遂與 孫 、 楊 爭,凡三十年間,三舉而三敗?!?br />(4).指三期科考。宋史·選舉志一:“﹝ 乾德 元年﹞定諸州貢舉條法及殿罰之式:進(jìn)士‘文理紕繆’者殿五舉,諸科初場十‘不’殿五舉,第二、第三場十‘不’殿三舉,第一至第三場九‘不’并殿一舉。”不,指文理不通。殿三舉,即指停止科考資格三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科場·預(yù)傳考官:“各省改遣京官主試,定於今上之乙酉,至辛卯則三舉矣。”
《漢語大詞典》:三科
(1).三品;三等。 漢 班固 《白虎通·壽命》:“命有三科以記驗(yàn),有壽命以保度,有遭命以遇暴,有隨命以應(yīng)行?!?span id="1brjzjx" class="book">《漢書·孔光傳》:“是博士選三科,高為尚書,次為刺史,其不通政事,以久次補(bǔ)諸侯太傅?!?br />(2).三個(gè)科段,三個(gè)段落。參見“ 三科九旨 ”。
(3).三次科考。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此人胸藏錦綉,腹隱珠璣,奈時(shí)運(yùn)不通,三科不第。”
元 雜劇用語。表示某種動(dòng)作重復(fù)多次。
《漢語大詞典》:三科九旨
漢 代《公羊》學(xué)家謂春秋書法有三科九旨。即于三段中寓九種旨意。有 何休 、 宋衷 二說。《公羊傳·隱公元年》“ 隱公 第一” 唐 徐彥 疏:“問曰:‘春秋説云:春秋設(shè)三科九旨,其義如何?’答曰:‘ 何氏 ( 何休 )之意以為三科九旨,正是一物。若揔言之,謂之三科,科者,段也;若析而言之,謂之九旨,旨者,意也,言三個(gè)科段之內(nèi),有此九種之意。故 何氏 作《文謚例》云:三科九旨者,新 周 、故 宋 ,以春秋當(dāng)新王,此一科三旨也。又云: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二科六旨也。又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內(nèi)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瘑栐唬骸?宋氏 ( 宋衷 )之注春秋説,三科者:一曰張三世,二曰存三統(tǒng),三曰異外內(nèi),是三科也;九旨者,一曰時(shí),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譏,八曰貶,九曰絶?!卑矗喝乐?夏 、 殷 、 周 ,三統(tǒng)指 夏 為人統(tǒng), 殷 為地統(tǒng), 周 為天統(tǒng);時(shí)、日、月,指記述的詳略;王、天王、天子,指稱謂的遠(yuǎn)近親疏:譏、貶、絕,指書法的輕重。
《漢語大詞典》:連中(連中)
館名。左傳·哀公二十六年:“冬十月,公游于 空澤 ,辛巳,卒于 連中 ?!?楊伯峻 注:“ 杜 注:‘ 連中 ,館名?!?沈欽韓 補(bǔ)注引《名勝志》云:‘ 連中館 在 空澤 后,遺址高二丈?!?br />(1).連續(xù)命中。漢書·東方朔傳:“上曰:‘善。’復(fù)使射他物,連中,輒賜帛?!币嘀高B續(xù)得到。 王邗華 等《民國名人羅曼史·沉怡夫婦新婚夜話》:“以后的數(shù)年中,居然一連生了五胎,五索未得男,連中五女?!?br />(2).謂科考連續(xù)中式。參見“ 連中三元 ”。
《國語辭典》:連中三元(連中三元)  拼音:lián zhòng sān yuán
1.三元,指解元、會元、狀元,分別為科舉制度下鄉(xiāng)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高B中三元」指接連在鄉(xiāng)試、會試與殿試中考取第一名。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三出:「玉帝敕旨:謫下文曲星君與馮商為子,連中三元,官封五世?!?br />2.比喻接連獲勝。如:「在益智問答比賽中,我連中三元,博得滿堂掌聲?!?/div>
《漢語大詞典》:士籍
(1). 魏 晉 南北朝 時(shí)門閥士族的名籍譜系。參閱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jié)。
(2).各地科考應(yīng)試士人的名籍簿。參閱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置士籍》續(xù)文獻(xiàn)通考·選舉一。
(3). 明 洪武 二十一年命進(jìn)士立石題名于太學(xué),以記載進(jìn)士名籍,稱士籍。 唐 代稱進(jìn)士登科記, 宋 代稱進(jìn)士小錄。參閱續(xù)文獻(xiàn)通考·選舉二。
《漢語大詞典》:科進(jìn)(科進(jìn))
謂通過科考取得進(jìn)士出身。 宋 范仲淹 《舉張諷李厚充青州職官狀》:“前御史臺主簿 張諷 ,文學(xué)懿瞻,履行純雅,未升科進(jìn),的有才稱。欲乞朝廷,采於清議,推以異恩,特賜召試,授一出身。”
《國語辭典》:武場(武場)  拼音:wǔ cháng
1.戲曲伴奏樂隊(duì)中的打擊樂部分。如京劇的單皮鼓、檀板、大鑼、小鑼、鐃鈸、水釵、堂鼓等。
2.清時(shí)考武科的場所。
《漢語大詞典》:充試(充試)
參加科考。 明 高明 《琵琶記·丹陛陳情》:“不想州司,謬取臣 邕 充試,到京畿,豈料蒙恩,叨居上第?!?/div>
分類:參加科考
《漢語大詞典》:云鰲(雲(yún)鼇)
指科考中高第者。 宋 羅燁 醉翁談錄·王魁負(fù)心桂英死報(bào):“天馬果然先驟躍,神龍不肯后蛟螭。海中空卻云鼇窟,月里都無丹桂枝。”
《漢語大詞典》:開選(開選)
指古時(shí)開科考選士人。后漢書·鄭弘傳:“ 弘 奏以為臺職雖尊,而酬賞甚薄,至於開選,多無樂者。”古今小說·趙伯昇茶肆遇仁宗:“喜聞 東京 開選,一心要去應(yīng)舉,特到堂中,稟知父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