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社日  拼音:shè rì
祭祀社神的日子。立春后第五戊日為春社,立秋后第五戊日為秋社。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二月》:「社日,四鄰并結宗會社,宰牲牢,為屋于樹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燕子來舟中作詩:「舊入故園常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div>
《國語辭典》:中伏  拼音:zhōng fú
三伏的第二伏。指夏至后第四庚日。也稱為「二伏」。
《國語辭典》:中伏  拼音:zhòng fú
中了敵人的埋伏。如:「都怪我太不小心,不然我們也不會中伏!」
《國語辭典》:三伏  拼音:sān fú
1.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分別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督鹌棵贰返诎嘶兀骸改菚r正值三伏天道,十分炎熱?!埂都t樓夢》第六七回:「今年三伏里雨水少,這果子樹上都有蟲?!?br />2.三重伏兵?!杜f唐書。卷一二一。仆固懷恩傳》:「玚令高彥崇、渾日進、李光逸等設三伏以待之,賊半渡,伏發(fā),合擊而走之?!?/div>
《國語辭典》:末伏  拼音:mò fú
三伏的最后一伏。自夏至后第三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第三個十日稱為「末伏」。也稱為「下伏」、「終伏」。
《國語辭典》:伏日  拼音:fú rì
三伏之日。自夏至后第三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有三伏,共三十日,稱為「伏日」,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久之,伏日,詔賜從官肉?!挂沧鳌阜臁?、「三伏天」。
《漢語大詞典》:決期(決期)
舊指秋后處決死囚的日期。清史稿·刑法志三:“朝審秋決,係刑獄重典。朕必詳閲招案始末,情形允協(xié),令死者無冤。今決期伊邇,朝審甫竣,招冊繁多,尚未及詳細簡閲,驟行正法,朕心不忍?!眳⒁姟?決不待時 ”。
《國語辭典》:決不待時(決不待時)  拼音:jué bù dài shí
舊時對已判死刑的重刑犯,不待秋后而立即執(zhí)行。《明史。卷九三。刑法志一》:「強盜肆行劫殺,按贓擬辟,決不待時。」《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準律:殺一家非死罪三人者,斬加等,決不待時?!?/div>
《漢語大詞典》:逾秋
亦作“踰秋”。 過了秋天;秋后。 漢 王充 論衡·氣壽:“物或逾秋不死,亦如人年多度百至於三百也?!?span id="8gwedtb" class="book">《農政全書》卷十三引 宋 范仲淹 《上呂相公并呈中丞咨目》:“去年 姑蘇 之水,踰秋不退,某為民之長,豈敢曲阻焉?” 明 何景明 《武陵》:“辭家忽踰秋,適此萬里國?!?/div>
《漢語大詞典》:五戊
立春、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古時以此為春社、秋社之日。 元 郭鈺 《社日》詩:“甲子頻書入短篇,細推五戊卜春田?!?/div>
《漢語大詞典》:余暑(餘暑)
猶殘暑。指入秋后未盡的暑熱。 宋 林景熙 《溪行》詩:“風高餘暑盡,獨策興悠然?!?元 陳基 《通州》詩:“到州日停午,餘暑秋更虐?!?/div>
《漢語大詞典》:寒桃
秋后成熟的桃,如冬桃、霜桃等。晉書·食貨志:“ 惠后 北征, 蕩陰 反駕,寒桃在御,隻雞以給,其布衾兩幅,囊錢三千,以為車駕之資焉?!?span id="8aqxw13" class="book">《太平御覽》卷九六七引 晉 鄧德明 《南康記》:“ 南康 玉山 上有石狗,故老云古有寒桃,生於嶺巔,隱淪之士將犬取其實,因變成石焉?!?/div>
《漢語大詞典》:祀場(祀場)
古代祭祀地神的處所。多在立春或立秋后的第五日,設屋祭祀。新唐書·張文琮傳:“州尚淫祀,不立社稷, 文琮 下教曰:‘……社在于敬,可以致福。’於是建祀場,民悅從之。”參閱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 五代 丘光庭 兼明書·社日。
《國語辭典》:決不待時(決不待時)  拼音:jué bù dài shí
舊時對已判死刑的重刑犯,不待秋后而立即執(zhí)行?!睹魇贰>砭湃?。刑法志一》:「強盜肆行劫殺,按贓擬辟,決不待時?!埂缎咽篮阊?。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準律:殺一家非死罪三人者,斬加等,決不待時?!?/div>
《漢語大詞典》:六歲穰,六歲旱
1.春秋后期出現(xiàn)的一種農業(yè)豐歉循環(huán)學說。《史記。貨殖列傳》:"故歲在金,穰;水,毀;木,饑(據(jù)越絕書應為"康");火,旱……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歳一大饑。"《越絕書。計倪內經》:"太陰三歲處金則穰,三歳處水則毀,三歲處木則康,三歲處火則旱……天下六歲一穰,六歲一康,凡十二歲一饑。"太陰即木星,每十二年繞天空運行一周,木星運行至酉稱歲在金,為"穰",即大豐年;又六年運行至卯是歲在木,為"康",即小豐年;運行至子是歲在水,為"毀",即大荒年;隔六年至午是歲在火,又為旱年。這就形成所謂六年一穰,六年一旱或十二年一大饑的循環(huán)。這種主張反映了古人想掌握農業(yè)生產豐歉的規(guī)律,以便趨利避害,達到國富民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