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天臺九祖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佛祖統(tǒng)紀于臺宗立東土之九祖:第一祖龍樹菩薩,第二祖北齊禪師,第三祖南岳禪師,第四祖智者禪師,第五祖章安禪師,第六祖法華禪師,第七祖天宮禪師,第八祖左溪禪師,第九祖荊溪禪師。龍樹菩薩雖生于印度,然北齊禪師,依其中觀論承其旨,故取之為高祖。
十祖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于上之九祖加道邃為十祖。是為荊溪尊者之弟子,日本傳教大師之師,日本天臺宗列之為祖。
元祖
【佛學大辭典】
(雜語)謂開一宗之元初祖師也。理惑論曰:「佛乃道德之元祖?!馆o行一之一曰:「以此因果,共為諸師所承元祖?!?/div>
五祖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華嚴之五祖。初祖終南杜順,二祖云華智儼,三祖賢首法藏,四祖清涼澄觀,五祖圭峰宗密也。華嚴宗唯立此五祖。蓋華嚴經至東晉覺賢三藏,始翻傳之,爾后世講解者雖多,然未立一宗。陳隋之世有杜順,著法界觀門,五教止觀等,始開華嚴宗之基。門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發(fā)揚無盡之宗義。然此二師,尚屬草創(chuàng)。賢首大師法藏,承智儼,興著述,大唱華嚴之宗教。后世稱此宗,號為賢首宗。法藏歿后有澄觀,亦盛撰述疏鈔,復興鴻業(yè),其功頗為偉大。宗密紹澄觀,依圓覺經弘闡華嚴大義。此二師所解,與法藏所說雖不無異同,然是即教界之思潮有轉化,又因所釋之大經不同,適殊其所明之方法,故或謂澄觀宗密,有違法藏所立,不可立為華嚴祖師,其見未免少偏。宋凈源于此五師,加馬鳴龍樹二師,謂為七祖。凝然加普賢,文殊,馬鳴,龍樹,世親,都為十祖。今就吾國而言,故惟立五祖也。八宗綱要卷下曰:「杜順已下,唯立五祖?!狗鹱娼y(tǒng)記等,亦唯舉此五師。(二)凈土之五祖:一曇鸞,二道綽,三善導,四懷感,五少康也。曇鸞初注解天親之往生論,又依龍樹之十住毗婆沙論,立難易二道之教判。曇鸞歿后,有道綽別立圣凈二門之教判,弘通念佛。善導承道綽,判本愿名號為正定業(yè),主唱凡入報土之義,大振凈土法門。懷感師事善導,依法相解說凈土之宗義。懷感后有少康,亦盛宣揚凈土,稱為后善導。此五師其所說不盡相同。又吾國弘通念佛之師不少。而唯列此五師者,據(jù)選擇集也。但彼集于此五師之上,加菩提流支而為六祖,以曇鸞曾就流支受觀經,又注解其所譯之往生論故也。(三)蓮社之五祖:一善導,二法照,三少康,四省常,五宗賾也。樂邦文類第三曰:「蓮社之立,既以遠公為始祖。自師歸寂,抵今大宋慶元五年己未,凡八百九年。中間繼此道者,乃有五師:一曰善導師,二曰法照師,三曰少康師,四曰省常師,五曰宗賾師。」省常結凈行社,宗頤建蓮華勝會,各興行蓮社念佛者?!居帧浚s名)禪宗東土之第五祖弘忍禪師?!居帧克翁I州五祖山之法演禪師,亦曰五祖。見續(xù)傳燈錄二十。
【佛學常見辭匯】
中國禪宗第五代祖師,湖北蘄州黃梅縣人,俗姓周,法名弘忍,十三歲拜謁四祖道信,隨從三十年而得法,主化于東山的東禪寺,傳法于六祖惠能,七十四歲圓寂,謚號大滿禪師。
五祖演
【佛學大辭典】
(人名)唐蘄州五祖山法演禪師,生于錦州之鄧氏,嗣白云之端和尚。端嗣楊岐之會,會嗣慈明之圓,臨濟下之九世也。嗣演之法者,為佛果之勤,佛鑒之勤,佛眼之遠,世呼曰三佛,宋徽宗崇寧三年寂。見續(xù)傳燈錄二十,稽古史略四。
六祖
【佛學大辭典】
(雜名)禪宗衣缽相傳凡六世。即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是為震旦六祖。正宗記:六祖慧能大師姓盧氏,新興人,辭母直造黃梅東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開東山法門,后歸寶林寺。一日謂眾曰:吾于忍大師處受法要,并及衣缽。今汝等信根純熟,但說要法,衣缽不須傳也。次年坐化,塔于曹溪,今南華寺是也。又,天臺宗荊溪湛然,自智者大師起,適當六代故亦稱曰六祖大師。
【佛學常見辭匯】
1。禪宗衣缽相傳共有六世,即初祖達磨,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2。指慧能大師,因慧能是禪宗之第六祖。
文殊為九代之祖
【佛學大辭典】
(雜語)法華經序品言:「往昔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有八子,聞父出家成道,皆隨之出家。時有一菩薩,名妙光,佛因之說法華經。佛入滅后八子皆以妙光為師,妙光教化之使次第成佛,其最后之佛名燃燈,其妙光即文殊也?!谷羰莿t文殊居八代之首,燃燈為釋迦之師,故文殊乃釋迦如來九代之祖也。
今師祖承
【佛學大辭典】
(術語)天臺三相承之一。又名今師相承。即以天臺智顗為宗師,而立其次第相承也。摩訶止觀一上所謂:「此止觀者,天臺智者,說己心中所行之法門?!乖圃?。止觀輔行一之一釋之曰:「此止觀以下,今師祖承也?!褂衷唬骸溉粢灾钦邽樗福瑧阅显罏楦笌?,慧文為祖師,龍樹為曾祖師。」即是。
白蓮社七祖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宋四明石芝曉法師,取異代同修凈業(yè)之高德,立蓮社之七祖。始祖廬山辨覺正覺圓悟法師(慧遠),二祖長安光明法師(善導),三祖南岳般舟法師(承遠),四祖長安五會法師(法照),五祖新定臺巖法師(少康),六祖永明智覺法師(延壽),七祖照慶圓凈法師(省常)。見佛祖統(tǒng)紀二十六。
付法八祖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日本真言宗傳持八祖之對。以教法次第相承之八祖師。即大日如來,金剛薩埵,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慧果,空海也。
西天二十八祖
【佛學大辭典】
(術語)天臺于天竺定二十四祖之付法,禪家立二十八祖之傳燈。(參見:二十八祖)
二十八祖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臺家依付法藏傳,從摩訶迦葉至師子尊者,于西天立二十三祖,若加第三祖商那和須同時之末田地,則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師子尊者而窮盡也(止觀一)。然禪家于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說出于慧炬之寶林傳,成于明教之傳法正宗記。明教以達磨多羅禪經之達磨多羅為菩提達磨之別名,而證之以付藏傳為謬書可燒。二十八祖:傳燈錄一,傳法正宗記二曰:一摩訶迦葉、二阿難尊者、三商那和修、四優(yōu)婆鞠多、五提多迦、六彌遮迦、七婆須蜜。八佛陀難提、九伏馱蜜多、十脅尊者、十一富那耶舍、十二馬鳴大士、十三迦毗摩羅、十四龍樹尊者、十五迦那提婆、十六羅睺羅多、十七僧伽難提、十八伽耶舍多、十九鳩摩羅多、二十闇夜多、二十一婆修盤頭、二十二摩拿羅、二十三鶴勒那、二十四師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二十六不如蜜多、二十七般若多羅、二十八菩提達磨。是于付法藏傳之二十三祖加第七之婆須蜜與婆舍斯多已下之四人也,而四明之四教儀,以六義難之。
佛祖
【佛學大辭典】
(術語)佛與祖師也,祖者依各宗而異。又佛即祖也。
【佛學常見辭匯】
1。佛與祖師。2。佛教之祖,即釋迦牟尼佛。
【俗語佛源】
指創(chuàng)立佛教的釋迦牟尼。(Sakyamuni),約與中國孔子同時。他原名悉達多·喬答摩,是迦毗羅衛(wèi)國(Kapilayvastu,在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父名凈飯,母名摩耶。他結過婚,生過子。但他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等痛苦,乃于二十九歲時出家修道,尋求解脫。他最初訪問了當時著名的跋伽婆、阿蘭迦蘭和郁陀羅三位仙人,他認為他們所講的道理都不是究竟解脫的方法。于是他就進入苦行林中,修習苦行,企圖以苦行求得解脫。但是經過六年的努力,不但一無所獲,而且把自己的身體弄得虛弱不堪。在這種情況下,他自覺苦行亦非解脫之道,遂放棄苦行,到河中洗了一個澡,接受村女供養(yǎng)的乳糜,使健康逐漸恢復。于是他就于菩提樹下,端坐思惟:「不成正覺(佛),終不起此坐?!顾倪@一誓言,表示了他的堅強決心。經過七天七夜,終成正覺。從此以后,他就到處說法,宣傳他所證悟的四諦、十二因緣的道理。他的信徒越來越多,形成了教團(僧團)。二千多年來,演變成今天的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佛教。由于佛教是釋迦牟尼所創(chuàng)立的,故稱他為佛祖。佛祖兩字在小說中也有運用,如《紅樓夢》第四一回:「六姥姥聽了,搖頭吞吐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用于驚嘆。(無名氏)
佛祖通載
【佛學大辭典】
(書名)具名佛祖歷代通載。二十二卷(或作三十六卷),元念常撰。所載釋氏故實,上起七佛,下至順帝元統(tǒng)元年,編年紀載,于佛教之廢興,禪宗之授受,一一分明。見四庫提要。
佛祖統(tǒng)紀
【佛學大辭典】
(書名)五十四卷,宋志磐撰。天臺一家之正史也。等不等觀雜錄四曰:「宋僧志磐所作佛祖統(tǒng)紀,收入大藏,流傳已久。予閱之,覺其尊崇本宗,實有違乎佛祖之本意也。夫瞿曇舍金輪王位而作沙門,是棄世間之榮,而就山林之寂也。傳其道者,莫不皆然。而志磐立一派以為正宗,作本紀,尊之為帝王。近支謂之旁出,作世家,尊之為諸侯。遠支作列傳,等之于士大夫。佛祖世系表內之祖,十四祖以下,反同旁出,全是世俗知見。自迦葉受佛囑付而為初祖,歷代傳衣,至曹溪而止,此三十三代,皆從靈山會上一時印定。法身大士應運而出,主持正法也。今志磐以慧文大師遙宗龍樹一語,遂將后之十九祖判為旁出,稍知佛法者斷不出此。近聞臺家后裔欲續(xù)統(tǒng)紀,自四明以下,立一正宗,接至近代,以本紀尊之。無知妄作,至于如此,尚得謂之如來真子乎?」又曰:「其眨賢宗,則曰有教無觀。其眨慈恩,則曰立義疏闊。自口口以降,四明以還,其中平平無奇者,亦尊為正統(tǒng)?!乖圃?。
初祖
【佛學大辭典】
(雜名)一宗之開基也。多指禪之初祖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