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白蓮社
【佛學大辭典】
(雜名)(參見:白蓮華社)
白蓮華社
【佛學大辭典】
(雜名)略曰白蓮社。亦曰蓮社。晉慧遠法師在廬山虎溪東林寺,集慧永慧持道生等名德,劉遺民宗炳雷次宗等名儒緇素一百二十三人,于無量壽佛像前,建誓而修西方之凈業(yè)。以寺多植白蓮,故名蓮社。又為愿求蓮邦之社團,故名。釋氏要覽上曰:「彼院多植白蓮,又彌陀國以蓮華分九品次第接之,故稱蓮社。有云:嘉此社人,不為名利淤泥所污,喻如蓮華,故名之?!拐滞ㄔ唬骸笀F結(jié)共事者亦曰社。」僧史略下曰:「晉宋間有廬山慧遠法師,化行潯陽。高士逸人,輻輳東林,皆愿結(jié)香花。時雷次宗、宗炳、張詮、劉遺民、周續(xù)之等,共結(jié)白蓮華社,立彌陀像,求愿往生安養(yǎng)國,謂之蓮社。社之名始于此也。」
白蓮社七祖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宋四明石芝曉法師,取異代同修凈業(yè)之高德,立蓮社之七祖。始祖廬山辨覺正覺圓悟法師(慧遠),二祖長安光明法師(善導),三祖南岳般舟法師(承遠),四祖長安五會法師(法照),五祖新定臺巖法師(少康),六祖永明智覺法師(延壽),七祖照慶圓凈法師(省常)。見佛祖統(tǒng)紀二十六。
白蓮社十八賢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白蓮社中,緇白之翹楚有十八人,稱十八賢:一東林慧遠法師,二西林慧永法師,三慧持法師,四道生法師,五曇順法師,六僧睿法師,七曇恒法師,八道炳法師,九曇詵法師,十道敬法師,十一覺明法師,十二佛馱跋陀三藏,十三劉程之,十四張野,十五周續(xù)之,十六張詮,十七宗炳,十八雷次宗。見佛祖統(tǒng)紀二十六,蓮宗寶鑒四。
西方齋社
【佛學大辭典】
(雜名)遠法師,與晉朝諸賢修凈土業(yè),結(jié)社白蓮。又與道安,雷次宗,劉遺民,共結(jié)西方齋社。
法社
【佛學大辭典】
(雜名)為修道所結(jié)之會社也。僧史略下曰:「梁僧佑曾撰法社,建功德邑會文?!?/div>
法會社
【佛學大辭典】
(雜名)寺院之異名,寺院為眾人協(xié)力所成,眾人之會所,故名法會社。見僧史略下。
社中
【佛學大辭典】
(雜語)凡結(jié)眾講磨道學者曰社中。見象器箋五。
社伽
【佛學大辭典】
(雜語)譯曰眾生。
社怛梵
【佛學大辭典】
(流派)Jata%vat,外道名。大日經(jīng)疏一曰:「社怛梵者,謂與知者外道,宗計大同。但部黨別異故,特出之耳。」
社得迦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Ja%taka,譯曰本生。十二部經(jīng)之一。
社得迦摩羅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Ja%takama%la%,贊頌名。譯曰本生鬘。貫集佛前生苦行而為贊頌者。寄歸傳三曰:「社得迦昔本生也,摩羅者即是貫焉,集取菩薩昔生難行之事貫之一處也,若譯可成十馀軸。」
和社
【佛學大辭典】
(地名)(參見:和尚)
和尚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Upa%dhya%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馀多用尚字。本為印度之俗語,呼吾師云烏社,至于闐國等則稱和社,和阇(Khosha)等,和尚者其轉(zhuǎn)訛也。羅什三藏翻為力生,以依師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晉書佛圖澄傳曰:「法常與法佐對車夜談,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見澄,澄已知之。于是國人每相語曰:莫起惡心,和尚知汝?!拱?,此二字見正史之始也。魏書釋老志,浮圖澄為石勒所宗信,號為大和尚。大和尚又始見此。翻譯名義曰:「和尚外國名,漢言知有罪知無罪也?!辜臍w傳三曰:「言和尚者,非也。西方汎喚博士皆名烏社,斯非典語。若依梵本經(jīng)律之文,咸云鄔波馱耶譯為親教師,北方諸國皆喚和社,致令傳譯習彼訛音?!拱僖霍赡ヒ辉唬骸膏w波馱耶,譯為親教師。言和上者,乃是西方時俗語,非是典語?!剐?yīng)音義十四曰:「和尚菩薩內(nèi)戒經(jīng)作和阇,皆于闐國等訛也。應(yīng)言郁波弟耶,此云近誦。以弟子年少不離于師,常逐近受經(jīng)而誦也。又言鄔波陀耶,此云親教,舊譯云知罪知無罪名為和尚也?!够墼芬袅x上曰:「和上,按五天雅言和上謂之塢波陀耶,然彼土流俗謂之殟社。于闐疏勒乃云鶻社,今此方訛音謂之和上。雖諸方殊異,今依正釋。言塢波者,此云近也,陀耶者讀也。言此尊師為弟子親近,習讀之者也。舊云親教師者是也。」業(yè)疏三上曰:「中梵本音鄔波陀耶。在唐譯言,名之依學,依附此人學出道故。自古翻譯,多雜蕃胡。胡傳天語,不得聲實。故有訛僻,轉(zhuǎn)云和上。如昔人解和中最上,此逐字而釋,不知音本。人又解云:翻力生。弟子道力,假教生成。得其遠意,失其近語。真諦所譯明了疏,則云優(yōu)波陀訶。稍近梵音,猶乖聲論。余親參譯,委問本音,如上所述。彥琮譯云郁波弟耶,聲相近也?!姑夭赜洷驹唬骸柑祗煤羲撞┦吭粸跣?,漢家訛誤以烏邪為和尚。加以烏邪是俗儒之稱,而名道人,大誤耳。正可云拔底耶,天竺呼有智僧為人師者為拔底耶。拔底耶者,親教義也?!?br />【佛學常見辭匯】
吾師的意思,僧徒對其親教師的尊稱。
【俗語佛源】
古印度稱師長為Upadhyaya,音譯為鄔波陀耶或鄔波遮耶,省音為烏社、和尚等。意為親教師、博士等。古又意譯為近誦、力生。其義為弟子受業(yè)于師,經(jīng)常近隨于師受經(jīng)誦經(jīng),仗師之力而生法身、智慧功德。和尚有兩種:一是出家的受業(yè)和尚,俗稱剃度和尚;二是受比丘戒的壇上和尚,俗稱戒和尚或得戒和尚。若接某和尚衣缽法流者亦可稱他為法和尚或得法和尚。對女性和尚的稱呼與男性和尚相同,只在前冠一「尼「(梵語陰性詞綴-ni)稱作尼和尚以表女性?,F(xiàn)在有稱尼僧、尼和尚為尼姑。依據(jù)律制,和尚之尊稱原本限于僧,到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西域佛圖澄來洛陽,深受石勒、石虎敬重,號曰大和尚,這是國王公卿稱僧人為和尚之始。唐代有鑒真大和尚、不空大和尚的尊稱,是指傳戒和傳法和尚。漢地佛教叢林(僧團)里的職稱有嚴格規(guī)定,全寺僧人稱這個大僧團的住持一人為和尚,其余僧人則不能稱和尚。和尚任期已滿,則稱退居和尚,俗稱老和尚。由于佛教在中國歷史悠久,和尚一詞深入民間,一般俗人不知佛教內(nèi)部的稱呼,凡見僧人都一律稱作和尚,按其年齡大小稱小和尚、大和尚和老和尚。有些鄉(xiāng)村地方知其俗姓者,甚至冠以俗姓稱某和尚等,這是極不妥當?shù)?。(無名氏)
毗殺社缽利色迦羅
【佛學大辭典】
(衣服)Bhais!ajya-paris!ka%ra,比丘十三資具衣之一。百一羯磨十曰:「毗殺社缽利色迦羅,藥資具衣也。」
便社那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見便膳那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