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真如內(nèi)薰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真如之法性由內(nèi)部而感化也。真如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凈心,諸佛之法身也。此法身在內(nèi)薰其妄心,又諸佛之報化二身垂教法由外薰之,配之于三大,則真如法身為體相二大,報化二身為用大。依此內(nèi)外之二薰,眾生漸生厭求之菩提心也。一切皆成佛之義,依之而成。起信論曰:「真如薰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薰習,二者用薰習。自體相薰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是體相薰習),備有不思議業(yè)作境界性(是用薰習),依此二義常恒薰習。以有薰習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fā)心修行?!?br />【佛學常見辭匯】
謂真如內(nèi)薰無明,生起凈化的作用。
真如法身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不空真如具無量之功德法,故云真如法身,又法身之體,真實如常,故云真如法身。
【佛學常見辭匯】
謂法身的體性,真實不虛和如常不變。
真如緣起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四種緣起之一。(參見:緣起)
【佛學常見辭匯】
言一切法皆依真如之體,因緣之用,而起生滅之相,若追溯其源,則真如不守自性,以一念無明,生起萬法,故名真如緣起。
真如實相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真如與實相,同體異名,約于假諦之妙有而曰實相,約于空諦之一如而云真如。此二不二之中道云法界。但真如有不變隨緣之二義。又實相其實為三諦之總名,故真如實相通于空假中也。觀佛三昧經(jīng)曰:「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雇斜驹唬骸干词强眨手^之真如實相??占词巧手^之相好光明?!?br />【佛學常見辭匯】
非假謂之真,不變謂之如,離虛謂之實。真如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亦稱為法身、如來藏、法性、佛性等。此真如自性,并非虛妄,乃系真實之相,故名真如實相,簡稱為如實。
真如相回向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十回向之一。
【三藏法數(shù)】
離妄曰真,不異曰如。謂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離,二俱無著,則真如相現(xiàn)。經(jīng)云: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惟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真如寂滅相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真如之體離一切之妄染,謂之寂滅相。是十真如之無染真如也。
【佛學常見辭匯】
真如的本體清靜而無妄染,故云寂滅相。
流轉(zhuǎn)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七真如之一。流轉(zhuǎn)于生死界之一切有情實性也。眾生雖流轉(zhuǎn)生死而其實性則真實如常,不動不改也。唯識論八曰:「流轉(zhuǎn)真如,謂有為法流轉(zhuǎn)實性?!?br />【三藏法數(shù)】
流轉(zhuǎn),即運動之義。真如者,真名不偽,如名不異也。謂諸眾生造作一切行業(yè),流轉(zhuǎn)生死,而真如之體,本無動搖,然亦不妨隨緣轉(zhuǎn)變。論云:一切行無先后性。是也。(無先后性者,謂于一切行業(yè),不離真如之理性故也。)
清凈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七真如之一。
【三藏法數(shù)】
清凈者,不垢不染之義。謂如來所說涅槃清凈寂滅之理,本無染污,是名清凈真如。論云:我所說諸滅圣諦。是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滅圣諦者,謂滅生死之苦,而證涅槃寂滅之樂也。)
最勝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十真如之一。于十地中第二離垢地所證之真如。是地持極凈之尸羅故。于證亦具無邊之功德,于一切法最勝,故名。
智自在所依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十真如之一。于第九善慧地證悟之真如。無礙智所依之真如也。在此地得四無礙智,自在得知,故有此名。
勝流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十真如之一。(參見:真如)
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語出于金剛經(jīng)之梵本,譯曰真如性),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够蛟谱孕郧鍍粜?,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zhí),后簡依他?;蛘嬉院営新┓翘撏?,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探玄記八曰:「不壞曰真,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后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后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觀曰:「此心即自性清凈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雇撟⑾略唬骸刚嫒缡侵T法正體?!菇绦行抛C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xiàn)報應化種種身也。」雜阿含經(jīng)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得真如法。」
【佛學常見辭匯】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恒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br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凈,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變隨緣二真如」又起信論疏云二真如:
一、不變真如 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清凈,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 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名不偽,如名不異。謂常以妙觀觀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顯發(fā),是名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如者,乃真實無妄之理,即法性土之體也。此清凈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無相,土亦如是,身土雖分,體原不二,故真如為體也。
【三藏法數(shù)】
離妄曰真,不異曰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萬法是真如真如是萬法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以大乘至極之義,說萬法之性相也。萬法指染凈之諸法,真如指離染凈之一味實體,真如之體如水,萬法之相如波,波之性即水,萬法之性即真如,水隨緣而生波之相,真如之體應緣而現(xiàn)萬法之相。凈名經(jīng)曰:「萬法即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菇疱C論曰:「故子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子信無情無佛性者。豈非萬法無真如耶?」
遍行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十真如之一。十地之中,在初地所證之二空真理也。此真理遍于一切諸法。故云遍行真如。
【佛學常見辭匯】
十真如之一。(參見:十真如)
十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菩薩十地所得之十真如也。一遍行真如,此真如為我法二空所顯,一法無所不在,故名遍行。二最勝真如,此真如具足無邊之德,于一切法為最勝,故名最勝。三勝流真如,此真如所流之教法極為殊勝,故名勝流。四無攝受真如,此真如無所系屬,非我執(zhí)等之依所取,故名無攝受。五無別真如,此真如無差別之類,非如眼等之有異類,故名無別。六無染凈真如,此真如本性無染,非后方為凈,故名無染。七法無別真如,此真如多數(shù)法種種安立無別異,故名法無別。八不增減真如,此真如離增減之執(zhí),非隨凈染而有增減,故名不增減。又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以若證得此真如已,現(xiàn)身相現(xiàn)國土自在故也。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于無礙解得自在,故名。十業(yè)自在等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于一切神通之作業(yè)陀羅尼定門,皆得自在,故名。真如之性,實無差別,今隨勝德而假立十種。菩薩于初地中已達一切而能證行,然猶未圓滿,故為使圓滿后后建立之。見唯識論十。
實相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十真如之一。
【三藏法數(shù)】
無虛妄相,故名實相。謂一切法中,無人、法二執(zhí)也。人執(zhí)者,于諸法中計著假名,執(zhí)以為我。法執(zhí)者,于五陰身執(zhí)為實法,計我所有。若能了此二執(zhí)皆空,即是實相真如之理也。論云: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是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梵語補特伽羅,華言人,又云數(shù)取趣。)
隨緣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如法相三論于權(quán)大乘,立真如凝然不作所法,謂萬物之本體,真實如常,不變不動,此不變不動之真如為所依,而因緣之事相安立也。然則真如為體,萬物為相,體與相,雖所依畢竟不離,然彼此本來各別,如合木與石也。如華嚴天臺,為實大乘,于真如立二相,一為不變真如。二為隨緣真如。不變真如之邊,雖如彼權(quán)大乘所言,然謂真如不止于不變之一邊,更有隨緣之用,應外來之緣而現(xiàn)森羅萬象,猶如不變之水,依外緣之風,而起千波萬波也。其所起之波,猶不失水之性,森羅萬象之事相,猶無變不變之真如性者,故萬法即真如,真如即萬法也。蓋真如有隨緣之德,故真如即萬法也。而真如又具不變之性,故萬法即真如也。起信論曰:「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雇x記中本曰:「一如來藏心含于二義: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也。(中略)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也?!菇疱C論曰:「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br />【佛學常見辭匯】
二種真如之一。(參見:二種真如)
【三藏法數(shù)】
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