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界地
指襯里,襯底。
《國語辭典》:世界地球日  拼音:shì jiè dì qiú rì
潔凈地球的宣傳活動日,定在每年四月二十二日。主要訴求在向世人呼吁過簡單和平的生活及還給下一代無污染的環(huán)境。最初由美國民眾發(fā)起,并獲得世界各國的響應(yīng)。簡稱為「地球日」。
《國語辭典》:界牌  拼音:jiè pái
在交界地方所立的分界牌。
《漢語大詞典》:洋涇浜(洋涇浜)
舊時 上海 租界地名。該地 華 人洋人雜處,語言混雜,一些人以不純正的英語跟 英 美 人交談(語法依據(jù)漢語,詞語來自英語),這種英語被譏稱為“洋涇浜”英語。亦泛指不規(guī)范使用的外語。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七:“上上下下都能講幾句‘洋涇浜’的 俄國 話-- 哈爾濱 人叫做毛子話?!?葉君健 《曙光》十四:“此人作為過去 上海 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個巡捕頭,雖然能講幾句洋涇浜英語,但不認(rèn)識英文字?!?/div>
《國語辭典》:洋涇浜英語(洋涇浜英語)  拼音:yáng jīng bāng yīng yǔ
洋涇浜,舊上海租界地名?!镐骸固囟ㄗx成ㄅㄤ。洋涇浜英語原指舊時在該地區(qū)的洋行職員、小販、人力車夫等混雜上海話的蹩腳英語。后泛指不純正的英語。如:「你以為會說幾句『開畢登』、『那摩溫』的洋涇浜英語,就了不起了?」也作「洋涇濱英語」。
《漢語大詞典》:陜甘革命根據(jù)地
又稱“陜甘蘇區(qū)”。在陜西北部和陜西、甘肅邊界地區(qū)。1932年至1934年間,在劉志丹、謝子長、習(xí)仲勛等領(lǐng)導(dǎo)下,先后開辟了陜甘邊和陜北革命根據(jù)地。1935年2月成立了以劉志丹、謝子長為首的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統(tǒng)一了對根據(jù)地的領(lǐng)導(dǎo)。同年7月粉碎了國民黨軍的第二次“圍剿”后,兩塊根據(jù)地連成一片,陜甘革命根據(jù)地正式形成。9月,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達(dá)陜北,與當(dāng)?shù)氐募t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隨后,陜甘革命根據(jù)地成為中共中央和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長征的落腳點。
《國語辭典》:界碑  拼音:jiè bēi
樹立在交界的地方,做為標(biāo)識用的石碑。如:「中、俄邊界樹立著許多界碑?!?/div>
《國語辭典》:界牌  拼音:jiè pái
在交界地方所立的分界牌。
界地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三界九地的簡稱。(參見:三界九地)
三界九地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區(qū)分三界為九地。(參見:九地)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下起地獄,上至他化天,其中眾生,因有淫食二欲,故名欲界。下起初禪,上至有頂,其中眾生,雖已斷欲,尚有色身,故名色界。再上則四空天,其中眾生,并色身亦無,故名無色界。九地者:欲界匯為一地,名五趣雜居地。色界有四地,即初禪名離生喜樂地,二禪名定生喜樂地,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四禪名舍念清凈地。無色界有四地,即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合為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