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辭典】(物名)即數(shù)珠也,又以捻數(shù)珠而云。唐書李輔國不茹葷血,常為僧行。視事之暇,手持念珠。
【佛學常見辭匯】念佛時所使用的記數(shù)珠。
【俗語佛源】是佛教的法器,又叫做「數(shù)珠」,梵語Pasakamala。一般用香木制作,也有用玉石、瑪瑙、菩提子等制作的。用繩索把小圓珠貫穿成串,隨身攜帶,以便念佛、誦咒時計數(shù),調(diào)伏身心。一串念珠的數(shù)目,以一百零八顆為常見,其象征意義是破「百八煩惱」,證「百八三昧」。也有多至一千零八十顆或少至十四顆的?!?a target='_blank'>舊唐書·李輔國傳》載:「輔國不茹葷血,常為僧行,視事之暇,手持念珠?!箖敉磷趶娬{(diào)持名念佛,常用念珠計數(shù)。唐代飛錫和尚以出入息計數(shù)念佛,他說:「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于息。」(《
念佛三昧寶王論》)此外,在印度古代,貫穿三十顆黑白相間的珠子,用來計算日期。這可能是念珠的來源。在小說中引用如:魯迅《彷徨·離婚》:「兩個老女人也低聲哼起佛號來,她們擷著念珠,又都看愛姑,而且互視,努嘴,點頭?!梗ɡ蠲鳈?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