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麇鼯
亦作“麏鼯”。 獐子與鼯鼠。這兩種動物活動于荒蕪之地,故用以形容荒蕪。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壇羅虺蜮,階鬭麏鼯?!?宋 蘇軾 《到黃州謝表》:“投畀麏鼯之野,保全樗櫟之生。”
《漢語大詞典》:麇獐
亦作“麕獐”。 即獐子。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獐》:“獐,有牙而不噬,一名麕獐,見人懼,謂之章慴?!眳⒁姟?獐子 ”。
分類:獐子
《國語辭典》:獐子  拼音:zhāng zi
動物名。一種哺乳動物。形體似鹿象而較小,背面黃褐色,腹白色。毛粗無角。產于長江流域、福建地區(qū)。其皮可以制皮革。
《漢語大詞典》:白獐
色白的獐子。古代以為祥瑞。宋書·符瑞志中:“白麞,王者刑罰理則至?!?span id="yuwoggs" class="book">《北史·令狐熙傳》:“在州獲白烏、白麞、嘉麥,甘露降于庭前柳樹?!?span id="ywqgowy" class="book">《遼史·太宗紀上》:“己亥, 南京 進白麞。”
《漢語大詞典》:麇包
亦作“麏包”。 以白茅包的死獐子。語本詩·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唐 李嶠 《茅》詩:“麏包青野外,鴟嘯綺楹前。”
分類:白茅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