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04,分67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杖牛
縛牛
牽牛夫
牽牛津
樸牛
毛牛
髦牛
牛被
牛表
牛產(chǎn)
牛臣
牛肚
牛頓
牛父
牛甘
《漢語大詞典》:杖牛
即打春牛。古時立春日以泥作“春?!?,用彩杖鞭“牛”,行“打春”的禮儀,以示春耕開始。 宋 韓維 有《立春觀杖牛》詩。參見“ 打春 ”。
《國語辭典》:打春  拼音:dǎ chūn
舊時習(xí)俗于立春日,州縣官府以鞭打春牛迎春,祈求豐收。宋。洪適 南歌子。閏歲饒光景詞:「閏歲饒光景,中旬始打春?!顾?。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jìn)春牛入禁中鞭春。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如方州儀?!挂卜Q為「鞭春」、「鞭?!埂?/div>
《韻府拾遺 尤韻》:縛牛(縛牛)
四分律藏時有比丘晝?nèi)胀⑻m若處有賊縛牛置中比丘左右不見人念言此于我有益即解牛牽去
《漢語大詞典》:牽牛夫(牽牛夫)
指神話傳說中的 牛郎 。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三:“ 張文潛 作《七夕歌》,為 東坡 所稱。詞云:‘……帝憐獨(dú)居無與娛,河西嫁與 牽牛 夫?!眳⒁姟?牛郎織女 ”。
分類:牛郎
《國語辭典》:牛郎織女(牛郎織女)  拼音:niú láng zhī nǚ
牽牛星與織女星。相傳織女為天帝孫女,長年織造云錦天衣。嫁給牛郎后,荒廢織事,天帝大怒。責(zé)令織女與牛郎分離,只準(zhǔn)兩人于每年七夕相會一次。見明。馮夢京《月令廣義。卷一四。七月令。日次。一年一會》引《小說》。后比喻分離兩地,難以會面的夫妻或情侶。
《漢語大詞典》:牽牛津(牽牛津)
指銀河。 明 陳子龍 《田家詩》之二:“夜望牽牛津,不見云電起?!?/div>
分類:天河
《漢語大詞典》:樸牛
(1).大牛。《楚辭·天問》:“恒秉季德,焉得夫樸牛?!?王逸 注:“樸,大也。”
(2).種牛。 章炳麟 新方言·釋動物:“説文:‘樸、特,牛父也?!?span id="i2ccsgo" class="book">《楚辭·天問》曰:‘焉得夫樸牛。’今 山西 謂牛父為樸牛。 浙 東移以言豬,謂豬父為樸豬。”
分類:種牛大牛
《漢語大詞典》:毛牛
(1).指祭祀用的活牛。禮記·祭義:“祭之日,君牽牲,穆答君,卿大夫序從。既入廟門,麗于碑,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 孔穎達(dá) 疏:“取牛毛薦之,故云毛牛。”
(2).即牦牛。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車如流水毛牛捷,韂縷黃金白馬良?!痹ⅲ骸懊#涿沟??!眳⒁姟?牦牛 ”。
分類:祭祀牦牛
《漢語大詞典》:牦牛(犛牛,氂牛)
反芻家畜。亦有野生者。毛多黑褐色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似帚,下腹、肩、股、脅等部密生長毛。耐寒,腿短,在崇山峻嶺間善馱運(yùn)。毛可制披衣、帳篷和繩索,絨可制氈。原產(chǎn) 亞洲 中部山地。是我國 青藏高原 地區(qū)主要的力畜。古人取其尾毛以為旌旄,后又以為帽纓。 明 郭登 《甘州即事》詩:“牦?;ナ蟹コ?, 宛 馬臨關(guān) 漢 使回?!?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牦牛:“牦牛出 甘肅 臨洮 ,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養(yǎng)之。狀如水牛,體長多力,能載重,迅行如飛,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長尺許。其尾最長,大如斗。亦自愛護(hù),草木鉤之則止而不動。古人取為旌旄,今人以為纓帽……山海經(jīng)云:‘ 潘侯之山 有旄牛,狀如牛而四足節(jié)生毛?!创艘?。” 郭小川 《春歌》之一:“ 西藏 的牦牛, 內(nèi)蒙 的駱駝,早像春風(fēng)一般巡視過高原和沙漠?!?br />犛牛:野牛。形狀毛尾全同牦牛,但比牦牛大。一說即牦牛。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東北百里,曰 荊山 ……其中多犛牛?!?郭璞 注:“旄牛屬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span id="miw8wky" class="book">《新唐書·吐蕃傳上》:“其宴大賓客,必驅(qū)犛牛使客自射,乃敢饋?!?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犛牛:“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狀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 唐 宋 西徼諸州貢之?!眳⒁姟?牦牛 ”。
氂牛:即牦牛。體矮身健,毛長,色多黑、深褐或黑白花斑。耐寒,耐粗飼。尾毛蓬生,可作旌旄。漢書·郊祀志上:“ 泰一 所用,如 雍 一畤物,而加醴棗脯之屬,殺一氂牛以為俎豆牢具?!?顏師古 注:“西南夷長尾髦之牛也。” 唐 杜甫 《錦樹行》:“青草萋萋盡枯死,天馬跛足隨氂牛?!?/div>
《漢語大詞典》:髦牛
即牦牛。髦,通“ 牦 ”。史記·西南夷列傳:“ 巴蜀 民或竊出商賈,取其 筰 馬、 僰 僮、髦牛,以此 巴蜀 殷富。”參見“ 牦牛 ”。
分類:牦牛
《漢語大詞典》:牦牛(犛牛,氂牛)
反芻家畜。亦有野生者。毛多黑褐色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似帚,下腹、肩、股、脅等部密生長毛。耐寒,腿短,在崇山峻嶺間善馱運(yùn)。毛可制披衣、帳篷和繩索,絨可制氈。原產(chǎn) 亞洲 中部山地。是我國 青藏高原 地區(qū)主要的力畜。古人取其尾毛以為旌旄,后又以為帽纓。 明 郭登 《甘州即事》詩:“牦牛互市番氓出, 宛 馬臨關(guān) 漢 使回。”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牦牛:“牦牛出 甘肅 臨洮 ,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養(yǎng)之。狀如水牛,體長多力,能載重,迅行如飛,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長尺許。其尾最長,大如斗。亦自愛護(hù),草木鉤之則止而不動。古人取為旌旄,今人以為纓帽……山海經(jīng)云:‘ 潘侯之山 有旄牛,狀如牛而四足節(jié)生毛?!创艘??!?郭小川 《春歌》之一:“ 西藏 的牦牛, 內(nèi)蒙 的駱駝,早像春風(fēng)一般巡視過高原和沙漠?!?br />犛牛:野牛。形狀毛尾全同牦牛,但比牦牛大。一說即牦牛。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東北百里,曰 荊山 ……其中多犛牛?!?郭璞 注:“旄牛屬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新唐書·吐蕃傳上:“其宴大賓客,必驅(qū)犛牛使客自射,乃敢饋?!?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犛牛:“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狀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 唐 宋 西徼諸州貢之。”參見“ 牦牛 ”。
氂牛:即牦牛。體矮身健,毛長,色多黑、深褐或黑白花斑。耐寒,耐粗飼。尾毛蓬生,可作旌旄。漢書·郊祀志上:“ 泰一 所用,如 雍 一畤物,而加醴棗脯之屬,殺一氂牛以為俎豆牢具?!?顏師古 注:“西南夷長尾髦之牛也?!?唐 杜甫 《錦樹行》:“青草萋萋盡枯死,天馬跛足隨氂牛。”
《漢語大詞典》:牛被
即牛衣。南齊書·張融傳:“后 超民 孫 微 冬月遭母喪,居貧, 融 往弔之,悉脫衣以為賻,披牛被而反?!眳⒁姟?牛衣 ”。
分類:牛衣
《國語辭典》:牛衣  拼音:niú yī
牛只禦寒遮雨的覆蓋物。用麻草編成,如蓑衣之類?!稌x書。卷四一。劉寔傳》:「寔少貧苦,賣牛衣以自給?!顾?。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詞:「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挂卜Q為「牛被」。
《漢語大詞典》:牛表
元 曲中稱農(nóng)村少年子弟。 元 趙顯宏 《滿庭芳·耕》曲:“賽社處王留宰豬,勸農(nóng)田牛表牽驢。” 元 馬致遠(yuǎn) 《薦福碑》第一折:“則這寒儒,則索村居,教伴哥讀書,牛表描硃,為甚么怕去 長安 應(yīng)舉。”
分類:農(nóng)村
《駢字類編》:牛產(chǎn)(牛產(chǎn))
齊民要術(shù)作酪法牛產(chǎn)三日以繩絞牛項(xiàng)頸令遍身脈脹倒地即縛以手痛挼乳核令破以腳二七遍蹴乳房然后解放
《駢字類編》:牛臣
左傳吳子諸樊伐楚以報(bào)舟師之役門于巢巢牛臣曰吳王勇而輕若啟之將親門我獲射之必殪是君也死疆其少安從之吳子門焉牛臣隱于短墻以射之卒
《分類字錦》:牛肚
本草菘有三種牛肚葉最大厚味甘
分類:
《國語辭典》:牛頓(牛頓)  拼音:niú dùn
1.人名。(Sir Isaac Newton,西元1642~1727)英國大科學(xué)家。在數(shù)學(xué)上,發(fā)明二項(xiàng)定理、微分法及積分法。在物理學(xué)上,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原理,又發(fā)現(xiàn)運(yùn)動三定律,即慣性定律、反作用定律及運(yùn)動定律。在光學(xué)及天文學(xué)方面,也有頗多重要貢獻(xiàn)。
2.量詞。計(jì)算力的單位。為英語newton的音譯。使質(zhì)量一公斤物體,每秒增加一公尺/秒的速度所需之力,定為一牛頓。
《駢字類編》:牛父
左傳初宋武公之世鄋瞞伐宋司徒皇父帥師禦之耏班御皇父充石公子榖甥為右司寇牛父駟乘以敗狄于長邱
《駢字類編》:牛甘
崔伯易感山賦投芻生心文子之至喻牛甘必斗管堅(jiān)之所量